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27章 公共事业上市公司收藏家(1/2)

郭德胜说这句话的时候,就说明他已经决定放弃针对九龙巴士的收购了,接下来,目标自然是盯向中华巴士。

两者的差距不算大,能拿下中华巴士,总比这次的收购行动彻底失败要好!

“那么,咱们商议一下双方的股票互换,如何?”

林浩然笑着说道。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拿下新鸿基地产持有的九龙巴士股分了。

一旦拿下这部分股份,他持有的股份便会超过九龙巴士如今的最大股东雷觉坤先生。

虽然还不一定拿得下控股权,但是也已经是大股东了,只要再收购多些,就能够彻底入主九龙巴士,成为九龙巴士的新任老板了。

而郭德胜,既然已经决定好了,显然也不愿意继续在九龙巴士上浪费时间了。

“我出个提议,咱们以各自吸纳股份的原价,出售给对方,如何?”

郭德胜微笑着说道。

相互换股,这本身就是一个双赢的计划,没必要说要赚对方什么钱。

郭德胜主动提出这个提议,其实比较吃亏了。

毕竟他们新鸿基地产在九龙巴士身上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反倒是林浩然的环宇投资公司,针对中华巴士的收购,不过是临时性的抉择。

结果,也仅仅是派了几个人,仅仅是一个交易日的时间,就已经吸纳了足足4.

82%的中华巴士股份。

当然了,其主要原因还是天时地利人和。

中华巴士的交易量非常低,倒是挂盘远远大于交易量。

仅仅是吸纳市场上的挂单,就能吸纳很多了。

反倒是九龙巴士的股票,竞争激烈,基本上股价在不断上涨,买单不比卖单少,结果成本自然就持续上涨。

“郭老先生果然是爽快之人,那就这么说定了,不如咱们今天就把这件事情搞定,如此一来,咱们明天便可以各自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了。”

林浩然笑着说道。

“当然!”

郭德胜点头应允。

“郭老先生,请借电话我打一下,我联系一下我的证券负责人过来。”

林浩然起身说道。

“丙湘,带林先生过去隔壁办公室打电话吧。”

郭德胜示意一旁的郭丙湘。

“林先生请跟我来!”

二十多分钟后,苏志学急匆匆地带着资料赶到了新鸿基总部。

“郭老先生,合作愉快!”

等苏志学代表环宇投资公司与对方搞定股份转售的事情之后,林浩然与郭德胜握手说道。

“林先生,祝你顺利拿下九龙巴士!”

郭德胜爽朗地笑道。

“当然,也祝你们顺利拿下中华巴士!”

林浩然也笑着回应道。

这一刻,仿佛两家公共事业上市企业,都已经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了。

事情搞定之后,林浩然与苏志学便与郭德胜、郭丙湘道别,回去万青大厦。

“老板,咱们的九龙巴士股份,已经达到31.

33%了,我认为,可以先发制人,正式宣布收购九龙巴士,令第三者知难而退,新鸿基已经不再是竞争对手,对咱们而言,就是一个好消息,最大的竞争对手没了,但是鹰君集团肯定还在,而且我们不清楚他们掌握了多少的股份!”

林浩然的办公室里,苏志学对老板提议道。

在林浩然成为九龙巴士的第一大股东前,实际上九龙巴士的第一大股东是雷觉琨,持有22%左右的九龙巴士股份。

不过雷觉琨并没有担任九龙巴士的董事会主席,仅仅是担任公司一名董事,他们的重心主要是放在以地产业为主的九龙建业上。

而董事会主席是由另一名九龙巴士创始人邓兆坚担任,但是邓兆坚先生实际上持有的股份并不算多。

九龙巴士的几名创始人及后辈,都算是比较团结,雷觉琨家族、林明勋家族、邓兆坚家族、谭焕堂家族等共持有接近35%的股份。

所以,林浩然如今虽然已经成为第一大股东,可凭借31.

33%的股份,实际上还不足以让他抢夺九龙巴士的控制权。

也就是说,林浩然想要彻底入主九龙巴士,最低程度都要让自己持有的股份超过他们这个九龙巴士创始人联盟。

林浩然思考了一番,很快便有了决定,现在实际上再增持几个点,就能彻底掌控九龙巴士了。

既然如此,倒也不急着直接公布。

雷觉琨家族虽然持有22%的九龙巴士股份,但是他们家族的重心并没有放在九龙巴士身上,而是放在九龙建业身上。

毕竟,现在大家都知道,房地产业才是最赚钱的。

而且,雷觉琨还涉及电影行业,手中掌握的丽声院线,也是香江四大院线之一,仅次于邵氏院线和嘉禾院线。

所以,如今九龙巴士股票涨得这么高,他们是肯定不可能继续投钱增加股权了。

其他持有股份不算多的创始人家族,就更不用说了,让他们增持股份,他们也不一定能拿出多少资金。

如果想增持股权,多年前他们就增持了,何必等到现在。

“这样,明天股市开盘之后,你给我直接在股市上大肆收购,先不用公布,至于股价上限,你来做决定,总之,我要看到明天股市收盘前环宇投资公司所持有的九龙巴士股份要超过36%!”

林浩然直接说道。

36%的股份,基本上已经做到入主九龙巴士了,只不过还不算稳,之后随时有可能被联合起来夺取控股权罢了。

想更稳,后面只需要慢慢增持。

如此一来,九龙巴士的股票自然就炒不上去了。

大肆吸纳,肯定会导致九龙巴士的股价上涨的速度更快,可仅仅几个点的股票,没必要拖延时间。

否则,拖延得越久,股价也会上涨得越高,最终成本也会增加。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速战速决,学习置地集团的“破晓突击”

的收购风格,一举拿下九龙巴士。

如果是放在十几二十年后,这种办法肯定是不行的了,那时候有股票举牌制度。

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的香江股权制度其实还不是很完善,漏洞百出,正是暗中吞并这些上市企业的最好时机。

像此前香江多次并购战战,实际上大都是暗中吸纳够一定程度的股份,才公开。

而有些暗中吸纳,不小心被泄露消息了,也不得不公开。

比如李加诚,前两年就暗中吸纳九龙仓的股份并且达到了18%左右的持股率,结果一不小心被泄露了。

经过怡和洋行一系列的针对性举措之后,在确定无法收购九龙仓之后,李加诚最终不得不将九龙仓的股份卖给包裕刚,换取对自己有利的条件。

“好的老板,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苏志学恭敬地回应道。

既然老板决定的事情,他听从就行了。

第二天,也就是5月14号上午九点半,股市如期开盘。

苏志学在股市开盘之前,将九龙巴士项目组成员组织起来召开了一次会议,同时将刚刚成立便要撤销的中华巴士项目组拉进了九龙巴士项目组。

今天,他们要全力出击,对九龙巴士股票加大力度吸纳。

林浩然直至中午时分,才前往万青大厦。

刚到公司,公司的员工都去大厦的饭堂吃饭了,不过苏志学却是在公司里,此刻他正在办公室内研究上午交易数据。

“你不去吃饭吗?”

林浩然惊讶地问道。

“我已经喊同事帮我打盒饭回来了,不碍事。”

苏志学浑不在意地回答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问道:“上午的吸纳情况如何?”

如今,掌握九龙巴士在即,即便是林浩然,也非常重视。

毕竟,如果成功了,那么他手中便会再次增加一家上市企业。

而且九龙巴士的市值也不算低,在香江一直都是上市企业前三十名的存在。

一旦把九龙巴士收购了,那么他手头上便拥有三家公共事业性质的上市企业了,包括港灯集团、中华煤气公司、九龙巴士!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