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学会和精神病相处,是接下来整个内娱的课题(3/4)
新片要爆!
》 环球瞭望报:《《那些年》四国同步上映,海外票房超六千万!
天夏电影电影何以在海外大放异彩?
》 吴越晨报:《《那些年》征服东亚:成丞魅力冲击海外大银幕,高扬文化出海大旗!
》 中州晨报:《《那些年》席卷东亚,华语片逆袭,创近十年最大规模开画纪录!
》 羊城日报:《夺3个市场华语日冠,海外破6000万票房,成丞给国产片趟出了一条路》 时代镜像杂志:《《那些年》海外票房揭晓!
官媒反应如何?
外国人评价惊人!
》 文化探索:《《那些年》国际市场表现喜人,半岛第一,霓虹、泰兰德第二,成丞国际化成功!
》 不只是这些纸媒,微博上的官媒也一一下场,如兴华社、电影频道、天影集团、央视新闻、人日、天夏日报等等,也都发文夸赞了《那些年》。
一时间,清一色的蓝色大v,跟阅兵仪式似的,场面十分震撼!
其中,电影频道是这样发文的: “【#那些年海外票房超六千万#】
昨日,10月1日,成丞导演新电影《那些年》在天夏、霓虹、半岛、泰兰德四国同步上映。
首映日票房狂揽3.
51亿,不仅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更在海外三国上映中取得了超六千万的佳绩,为华语电影赢得了国际赞誉!
其中,《那些年》在半岛取得3400万票房,位列当日票房榜榜首,力压多部国际大片与本土热门影片,票房潜力之巨,已引发业界广泛讨论,有望冲击半岛2022年度票房冠军宝座。
而在霓虹与泰兰德,《那些年》同样表现抢眼,稳居当日票房榜次席,首日票房成绩超越98%以上影片。
我们为《那些年》的成功感到骄傲,更为华语电影的蓬勃发展感到自豪。
这不仅是对影片本身的认可,更是对华语电影人坚持创新、勇于探索精神的肯定。
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有更多像《那些年》这样的优秀作品涌现,为天夏电影走向世界贡献更多的力量!
(记者:高山)”
《那些年》的影迷全嗨了!
咱说了,什么是guan媒啊?!!
官媒承担着传播郭嘉郑策、宣传郭嘉形象、引导社会舆论等重要职责。
在天夏,官媒更是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其报道和评论往往对公众舆论和社会风向产生重要影响。
现在官媒都下场了,可见成丞的表现是有多扎眼,连官媒都坐不住了!
连官媒都侧目!
“牛逼!
连官媒都下场了!
蛙哥是真牛逼啊!”
“补充一下哈,官媒也觉得蛙哥牛逼,但官媒没有说清蛙哥到底有多牛逼,国内市场咱就不说了,多么牛逼一目了然,咱们说说其他三个市场。
半岛市场,目前,半岛影史票房榜第一是《新欢旧爱》,总票房是1369.
57亿韩元(8.
15亿元人民币),首日票房是76.
47亿韩元(4037万人民币),票房榜第三是《罪都3》总票房1313亿韩元(7亿人民币),首日票房是62.
47亿韩元(3300万人民币)。
而《那些年》的首日票房就介于两者之间!!
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那些年》作为一部华语电影,在半岛市场,已经挤进了半岛影史的第三名!
而且是坐三望二!
半岛电影市场,让我们一部天夏拿了影史前三,你说这多炸裂啊兄弟们?
半岛电影可是有无数的神作呢,但是票房表现全都不如那些年!
反正在此之前,我是不敢想象的!
然后是霓虹市场,《那些年》首日票房5.
73亿日元,对标去年的一部霓虹电影《哈酒》,首日票房是5.
56亿日元。
《那些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终票房估计跟《哈酒》差不多,能拿到68亿日元(3亿人民币)。
如果运气好的话,应该能进全年票房榜前三,在整个霓虹影史,也能进前50。
最后是泰兰德市场,《那些年》首日票房3119万泰铢,同样找到一部去年的电影《案件号》,首日票房3093万泰铢,总票房2.
37亿泰铢,妥妥的能进当年票房榜前十。
总结就是,《那些年》真的很强,特别强,强的离谱!
这种强,不是去跟过往的华语电影在海外的表现比,而是跟他们正在上映的,甚至是影视上的欧美大片、本土电影去比!
而且毫无疑问的,《那些年》已经刷新了无数的记录了,这次,《那些年》真不是闹着玩的,真的杀疯了!”
“省流版: 半岛市场:可进影史前三,可争夺票房年冠。
霓虹市场:可进影史前五十,可争夺年度票房榜前三。
泰兰德市场:可进年度票房榜前十。”
“恭喜蛙哥!!
祝贺天夏导演!”
“啊啊啊啊期待更多当代电影走出国门!”
“我真的他妈的有点想哭!”
“我也快哭了,太牛逼了,蛙哥威武!”
“真的,好看精彩的文艺作品没有国界的!”
“天夏:坏了,我成文化输出大国了!”
“纯华语电影,在国外能取得这个成绩,真的太强了!”
“我知道蛙哥牛逼,但没想到这么牛逼啊!”
颜苟儿的微博也沦陷了,下面的评论全是“啊啊啊恭迎国际女星啊啊啊”
、“老婆,你又升咖了!”
、“五十亿票房女主在前面向你挥手啊”
、“苟苟儿!
看完电影了!
你真的特别好看!
特别棒!”
、“老婆你太美了!!!
我好爱!”
、“请问一下,可以跟我谈恋爱吗?”
作为男主兼导演,成丞的评论区自然也是炸了,很多人在他的微博下面夸他,各种吹捧,各种彩虹屁。
成丞也没闲着,趁着这波热度高,发表了一篇微博: “感谢大家对《那些年》的支持,趁《那些年》大卖之际,很荣幸宣布一件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与沟通,我已经与业界领先的米哈游公司携手,正式成为他们匠心巨制——开放世界冒险游戏《原神》的全球总代言人!
请跟我一起踏入充满冒险的神奇世界吧~ ps:希望你们作为我的粉丝可以自觉一点,为我冲一下业绩,我现在想要一千万的下载量。
#成丞代言原神##成丞全球总代言人#”
嗯?
看到这条微博,很多小黑子觉得成丞的口吻不是很好: 希望你们作为我的粉丝可以自觉一点为我冲一下业绩?
我现在想要一千万的下载量?
这么说不太好吧?
这也太饭圈了吧?
而且,借着《那些年》的话题官宣代言也不合适吧?
感觉蛙哥有点变了,有点吃相难看。
但一想到《那些年》取得了那么好的成绩,小黑子们也就释然了: 算了,看在蛙哥成绩那么好的情况下,又为国争光的份上,就原谅他吧,毕竟蛙哥这个人做事一向跟常人不同,或许他本心并不是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