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四章 常家闹鬼(1/2)

第六百六十四章 看得出来这宗祠修建的年头不长,木头上的漆还很新,看着气派无比。

这里并非常氏大门的真正入口。

门坊后头是一条以大小相同的白玉铺就的大道,道路遥远的另一端,可见一片巍峨的建筑群。

红墙黄瓦,已经逾越礼制。

伍次平一见常家屋舍,顿时如被捏住了脖子的鸡,不发一语。

早在入城之时,打出了常家的名号后,常家似是已经得到了消息,此时有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站在宗祠牌坊的入口处,等待着众人的到来。

余灵珠本来准备令马车直接越过长道进府,此时看到有人来接,便只好让苗有功缓慢前行,将车队指引着停靠在宗祠前。

她看着远处的屋舍,表情有片刻的震惊。

赵福生不动声色看她,问了一句: “怎么了?

有什么发现吗?”

“不——”

余灵珠先是本能的摇头,接着回过神,听清她的话后,又偏头靠近赵福生,小声的解释: “这屋子不对。”

走在最前方的苗有功等人已经到了,后头的车辆还没靠过去,她指了远处的房屋,对赵福生道: “福生,你看这房子,当年常家是接收了镇魔司的捐助——”

说到此处,余灵珠语气一顿,她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镇魔司便如貔貅,向来只进不出,只有别人捐钱给镇魔司的,却少有镇魔司往其他人手里捐钱的道理。

当年她才驭鬼不久,春风得意,又一心想报答常家恩遇,竟半点儿没觉得这一切有什么问题。

如今一旦醒悟,便像大梦初醒。

余灵珠定了定神,接着又道: “当年总共筹钱六百七十万,建了这栋宅子,初时定红墙绿瓦,修到后来,又觉得绿瓦不适合,最终改成了黄瓦。”

黄瓦本该是汉皇室才能用的颜色,可大汉朝气数将近,礼仪崩塌,如今天下一些富贵人家也逐渐放开了礼制,朝廷无力管束,便唯有听之任之。

余灵珠道: “后耗时七八年时间,这东宅才修完,修完不久,老太太搬了进去,那会儿我记得是大汉朝207年末,”

她顿了顿,看了赵福生一眼: “也就是董富贵犯案的时候,但就在来年的年中,也就是老太太出事前的一个月,这东府遭了大火。”

火灾后,常家找了高人看风水,经人指点,说是他们暂时压不住黄瓦,建议改为黑瓦。

“以五行来说,黑为水,水生财,能灭火,因此后来又耗费了两年时间,将黄瓦撤换为黑瓦,折腾了好大一阵子才尘埃落定。”

孟婆叹了口气: “真是劳民伤财,区区一个地方豪强,竟因风水之说,折腾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建出这样的豪庭。”

余灵珠沉默了片刻,接着又道: “总而言之,这房子在三十多年前改过,可眼前分明就是没改前的样子,也不见火烧后的痕迹——”

她说到此处,顿了顿,又勉强补充: “不过兴许隔得太远了,我也没看清。”

“火烧的痕迹看不清楚,但是黄瓦却一眼分明,这房子有怪异。”

赵福生道: “仿佛时光逆流,回到了你所指的老太太出事前。”

她的话令得余灵珠心惊肉跳,不由自主抬头看她——只见赵福生目光深邃,似是意有所指,不知这话是无心之说,还是她已经猜出了什么,话中带话。

余灵珠与她视线交汇,随即匆忙又将头别开,含糊应了两声。

赵福生道: “到了,先下车再说。”

话音一落,常家人一窝蜂似的涌了上来。

为首是两个身材富态的男人,约五十岁的年纪,穿了一身淡绿的锦袍,脸色发灰。

两人疾步走上前来,一大群人浩浩荡荡跟在他们身后,阶级分明。

还有一些人留在原处,不敢上前,从打扮、神态看来,像是职位较高的管事一类。

“灵珠,是灵珠回来了吗?”

那两个男人一上前,便欢喜的喊了一声。

“嗳——”

余灵珠先是本能答应,但话音一落,突然打了个寒颤。

她想起了百里祠的村祭,当时鬼祭一开始,便是叫谁谁应,随即会被鬼剥皮。

不知为什么,余灵珠再看熟悉的‘亲人’时,只觉得说不出的满身寒意。

她这一害怕,脑子竟前所未有的清醒,看着车下两个肥胖的男人,强作镇定: “我才进城不久,怎么哥哥们这么早就得到了消息。”

两人就笑道: “自家人,心有灵犀。”

说完,又看向车队,异口同声道: “这一次你带了这么多随扈回来,莫非是准备长住一段时日?”

余灵珠犹豫半晌,接着点头: “正好回来有桩要事。”

“要事?

可是跟公事有关的?”

一个男人问了一声,另一人就拉扯他: “好了二弟,灵珠办事,你问那许多做什么呢?”

那人讪笑了一声。

“灵珠回来了这么多人,本该专门修个居所,可惜南园还没有开工,不然单独住着也清静。”

常大道。

余灵珠再看二人时,心乱如麻,又怕又惧又生防备,她强笑了一声: “都是自己人,住哪里都可以,只是我们这一行人不要分开,都是我用惯的人,得和我住到一起——”

常大点头: “是是是,那就暂住在一个园子里,我现在就让你大嫂派人去收拾。”

余灵珠道: “大嫂让人收拾也行,但大嫂不要走,跟二嫂留下来,稍后陪我说说话。”

她话音一落,常大、常二的脸上不由自主露出关心的神情: “灵珠,你回来得突然,又心不在焉的,我瞧你脸色苍白,神情不对,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余灵珠没料到他如此敏锐,吓得一个激灵,随即不由自主的扭头去看赵福生,却见赵福生神色如常,饶有兴致的盯着常家人打量,似是不惊不怕的。

她定了定神,这才道: “是发生了一些事,不过稍后再说吧,我这一路赶来也疲惫了,想先洗漱一番,稍后再跟两位哥哥说话。”

常大听闻这话,松了口气,笑着说道: “行,你先洗漱歇息,换身衣裳,娘她老人家久不见你,真是想得很呢。”

余灵珠此前已经从伍次平口中得知常老太太没死——可此时又听常大神色如常提及这句话时,一股恶寒突然从她心中生出,令她胆颤心惊。

“…好。”

半晌后她咬牙答应了一句。

常大听她应答,心中欢喜,又连忙示意她上车,甚至上前亲自要替马车牵马。

他富贵后身宽体胖,走了几步便汗水涟涟,忙不迭的又从袖口掏出一方帕子,擦拭额头。

余灵珠看他脚步蹒跚,喘得很是吃力,虽说对他已经生出防备,可见此情景,又难免有些心疼,跟着要下车: “我回常家也不是去别处,两位哥哥何必劳师动众回回都来接?

这么远的路——”

“如今我们看你一回也不容易,要不是老太太身体不舒服,早早跟我们一起来了。”

常大憨厚笑道。

常二也道: “老太太还不知道你回来之事,否则她肯定要骂我们不知礼数,没去城门口处迎接你。”

赵福生冷眼旁观余灵珠与常家两兄弟有说有笑。

在常家兄弟后头,是一群女人,她粗略一数,大约有七八人,其中两人上了年纪,五六人年轻些,而在这些女人的左侧,则站了好些中年男人,这些人面容大多与常大、常二相似,兴许是二人的子嗣。

这些人后,则是更年轻的一代,年长的十五六,年幼的两三岁,或被家仆抱着、牵着跟在后头。

赵福生的目光看过去时,另外有人也在盯着马车队看。

伍次平缩了缩脖子。

赵福生察觉到他的动作,扭头往盯着他看的人看去,就见到一个身穿青袍的年轻男人。

那人目光与她对视,愣了一愣,接着将头低了下去。

伍次平嘴唇动了动,见余灵珠正跟常大、常二说话,便没有出声。

就在这时,赵福生突然道: “常老太太病了吗?”

她突然插话,常大、常二的脸色便沉了下去。

二人表情一阴沉,所有常家人便都肉眼可见的惊恐不安。

天色倏地阴了下去,仿佛天边飘过来了一朵云,挡住了太阳,常氏宗祠的门坊前瞬间冷冷清清。

余灵珠一见不妙,立即打圆场: “这是我的好友,也是帝京镇魔司的人,此次陪我回来办事。”

常大听闻这话,立即露出笑意: “原来如此,是我失礼。”

他这一笑,所有人俱都跟着松了口气。

“老太太其实不是病了,她身材硬朗着呢,就是常浩那小子,他好像中了邪——”

余灵珠听到这里,有些急了: “常浩怎么了?”

常大身后一个女人就忍不住了,她疾步往前走了两步,正要说话,另一个女人突然伸手拉了她一把,她立时清醒,又退回原位置。

赵福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由此猜测:常家阶级分明,若是有人逾越礼数,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她正思索间,常大回道: “不知道,他前些日子突然半夜抽搐,大喊有鬼,喊完后便不吭声了,像是一个哑巴似的,无论家里人怎么哄,也不肯出声,已经找人找了大夫,但医治了好几回,也没什么效果,老太太心疼曾孙,把他带到自己房中,亲自陪同,已经好些天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