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章 棺中死人(2/2)

“你这个——”

她眼中寒光一闪,手掌握拳,但她想起王令曾对她毕恭毕敬,那提起的拳头僵在半空。

赵福生冷眼旁观。

余灵珠性格中的优劣在这一短短对话、举动之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生于戏班,自小听戏文长大,信奉忠孝节义,重义气、爱护短。

王令是她下属,供奉她,同时也受她庇护。

彼此关系相互联系紧密,形成特殊的枢纽,于是这群有了顶头上司关照的驭鬼者竟连基本的办案能力都丧失了,王令的意念恐怕从‘提升实力、办理鬼案’转变成:讨好余灵珠。

这样一来,余灵珠自然会惠及于他,不忍真的打骂、教导,形成畸形关系。

由她与王令之间的关系,不难推出她与常家之间。

“养不教,父之过。”

赵福生摇头。

她这话没头没脑,可是孟婆、陈多子等人却听出言外之意了。

余灵珠也听明白了她话中意思,她正欲反驳,但嘴唇动了动,最终转头看了王令一眼,心中一股寒意涌上了心头。

“你还不快去看看。”

余灵珠无奈的放下手: “正如苗有功所说,亡羊补牢还不晚——”

王令满脸惊恐: “大人,我一个人去吗?”

“难道要我陪你去吗?”

余灵珠咬牙切齿。

赵福生摇头: “算了,多查一间不多,少查一间不少,这村子诡异,暂时先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不过王令此人贪生怕死,没有完成赵福生的交待,她并不准备将此事轻轻揭过——否则之后的武清郡之行,兴许好多人都会对她阳奉阴为,她的威信会大幅下降。

“你且等着,稍后如果有事,你一个行动,将功补过。”

赵福生冷冷道。

她的话令王令如坠冰窖。

“大人——”

他看向余灵珠,这会儿心中后悔非常。

赵福生话中之意,是指稍后如果有危险,将派他出行。

如果早知是这样的结局,还不如在村舍查探时,认真搜索,也比稍后面对未知危险强得多。

他后悔已经晚了。

余灵珠这会儿心情复杂,不想理睬他。

但这两年王令的殷勤服侍涌上她心头,她再度念旧,最终不忍道: “有我的鬼印庇护,你怕什么?

赵大人说得对,你还不愿意将功赎罪吗?

你当年也是地方大将,怎么连万安县的令使也不如?”

余灵珠恶狠狠斥了一声。

王令羞愧的低下头。

正说话的功夫间,武少春等人也陆续回来了。

他们多耽误了一会儿功夫,回来之后迳直走向赵福生这边,回复道: “大人,村舍里没有活人了。”

范必死先说结果,接着才道: “我跟无救去的村舍共房屋四间——”

厨房、客堂、起居室及连通后门的杂间还有背后的茅房也一并搜查过。

“水缸空的,已经起了蛛网、尘灰,积了厚厚一层,至少五年之内无人居住。”

他详细道: “后头有个茅房,但未搭尘板,灶里没有柴灰,灶前的灰槽内压得严严实实,”

这些都是没有住人的证明。

“茅坑内点火看过了,只有一些积攒污水,兴许是下雨积累的。”

武少春与刘义真探查的情况也差不多。

有了万安县的人做对比,余灵珠越发不快,王令大汗淋漓。

好在苗有功办事也算利落。

他很快将帝京随行的驭鬼者、令使们全部集合起来了,回来覆命: “大人,前期入村的十人除开死者游洪之外,我找到了六人,经我询问,有三人跟随王、蒋两位大人去查探宗祠了。”

而这剩余的六人此时正站在篝火正中。

他们不明就里,但从驭鬼者们大阵仗的动作以及凝肃的气氛猜到了可能有大事发生了,此时俱都瑟瑟发抖,面无人色。

“让他坐好,其他的普通令使坐中间,驭鬼者坐外头,静待天亮——”

赵福生说到这里,顿了片刻,又玩味道: “或是看武家兵他们回不回来。”

余灵珠有些担忧: “你真的觉得还会天亮吗?”

她的话令得苗有功浑身一抖,可此时却不敢出声。

赵福生道: “天不亮,鬼也会出现,总不可能将我们困死在这村中。”

她想了想,笑了出声: “如果天不亮,鬼也不出现,那么我们就歇息一会儿,主动出击,再照原计划,从鹰嘴崖经过,进武清郡就行了。”

在这样人心惶惶的夜晚,她指令清晰,有目标、有方向,令得众人心中不由一松,顿时觉得心头大石都落了地。

孟婆也道: “就是有鬼,我们这么多驭鬼者怕什么?”

余灵珠也莫名觉得安心: “说得也是,进了武清郡,我们跟其他驭鬼者会合,也就安全了。”

她安慰自己。

可在说完这话后,没有得到赵福生的回应,她不免又有些忐忑。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脚步声响——是去村里宗祠查看泥塑的王、蒋二人带队回来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