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冒充身份(1/2)
第四百八十九章 张传世不满的念叨,但谢先生却像是脾气很好,‘呵呵’笑了两声,没有与他计较。
赵福生本来说完话后便将注意力若隐似无的落在了这边,见谢先生没吭声,这才转头看向刘义真: “义真,你去敲门。”
范必死神情动了动,目光落到了门上暗红的圆圈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这门上的暗红图腾带着一种煞气——兴许是某种属于厉鬼的印记,与门神烙印相似,用来御鬼的。
范氏兄弟、武少春等如今都属于驭鬼者,一旦碰触这样的图腾极易引发鬼印之力。
刘义真却与众人不同,所以他敲门最合适。
这一点刘义真也明白。
他听到赵福生说完这话,便点了点头,大步上前,手握成拳重重擂了门两下。
“谁?”
大门被刘义真巨力推得‘哐哐’作响,门内突然传来警惕中夹杂着惊恐的喊声。
“想在清正坊内投宿的人。”
刘义真答了一声。
他一说话,便意味着门外的是人非鬼。
众人听到一大声庆幸的喘息,接着骂骂咧咧的声音中,有人似是翻身坐起,‘悉索’的披衣声响中,‘哒哒哒’的走步声靠近。
不多时,内里传来门拴被拉开的声响,一个阴沉着脸的老头儿重重的将门拉开。
“早不来、晚不来,狗日的偏要晚上来,这怕是嫌命长了,敢在这个时候——”
他的目光落到门外,看到站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昌平郡众人时,一下愣住,骂声也咽回了肚子里。
“怎么这么多人?”
老头儿喃喃问了一声。
他一开门之后,范无救便不用再顾忌门上鬼印。
他以手肘将门撞得更开,伸出的大掌如蒲扇一般猛地一推老头儿肩膀,推得老头儿‘蹬蹬’后退,踉跄之中甚至掉了一只鞋子,范无救才道: “你骂谁呢?
不知死活的东西,嫌命太长了是吧?”
恶人自有恶人磨。
范无救一凶,老头儿的气焰顿时被打压了下去。
“诸位是哪里来客,莫非不知道我们上阳郡清正坊规矩吗?”
他急走了两步,将自己陷进烂泥中的鞋子重新穿上,这才双手交握,不停作揖: “我是一时情急说错了话,大人们不要跟我一般计较才好。”
“不瞒大人说,清正坊夜里可不兴乱走,要遇事的。”
老头畏缩的道。
赵福生上前一步: “有鬼?”
老头儿目光闪了闪: “那是哪来的传闻?
贵客们既然来了,之后的规矩,自然是有人教的。”
他说完这话,又嬉皮笑脸的问: “诸位是从何处来的?
郡中可有熟悉的人?”
赵福生与刘义真目光对视了一眼,接着她说道: “我们从徐州来的,要进帝京,途经上阳郡,打算歇息两天,采买些物品。”
她说完这话,老头儿脸上露出迟疑之色: “进上京?
…”
说完这话,他顿了半晌,又问: “可、可有人介绍?”
说完,面露为难之色: “不瞒你说,如果无人介绍,我们清正坊可没法接待你。”
赵福生听闻这话,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作势欲掏袖口: “我明白、我明白——”
“不不不。”
老头儿摇头: “不是钱的问题。”
赵福生本来也只是作势一掏,一听他这样一说就笑了: “还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老头儿的脸上露出傲色的神情: “钱在上阳郡自然是有用的,但在清正坊内则未必。”
他此时仿佛都忘了先前范无救凶神恶煞的样子,抬起右手,四指紧握,拇指一竖,手肘弯折,拇指对着自己身后的方向一指: “咱们这清正坊内,住的人非富即贵,谁都不缺银子。”
范必死听不惯他这装模作样的语气,冷笑了一声: “那你缺不缺?”
老头儿装着没听到他的话,没有吱声。
“不要银子,那要什么?”
赵福生问。
“得看你们是哪号人,在这里有没有联络的驻点,”
老头儿勾了勾手: “就是证明你们身份的牌证。”
“什么样的牌证?”
赵福生好奇问道。
老头儿叹了口气,伸手摸披在身上的外套口袋,不多时,从内里掏出各式各样的牌子。
这些牌子约巴掌大,形态各异,有圆、有方,约三分厚度,有木头的、有石块的,甚至也有一些看着贵重的似是铜样式的牌子。
赵福生想伸手去摸,老头儿将手往里一缩: “这样的身份牌子,只要往我这一交,吃住自然是有人安排。”
在来上阳郡的路上,钱忠英曾提及清正坊内银子未必好使,当时众人还不太明白他话中之意,如今听这老头儿一说,这才理解钱忠英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说——”
赵福生有些不敢置信,又有些生疑: “只要给你这样一个牌子,就能在城里白吃白喝?”
“怎么是白吃白喝?!”
老头儿瞪大了眼: “这东西是身份牌位,你有这东西,事后自然有人拿着牌子去找相应的人付代价的。”
这个代价未必是钱,有可能是其他可以交易的东西。
赵福生恍大悟。
她果断道: “我明白了!
我们是大有来头的人,先安排我们进坊,替我们找个地方住下,这身份牌位明天你来拿。”
说完后,又道: “我们初来乍到,东西又多又杂,一时不好找,明儿一准给你。”
老头儿开始有些不信,但见刘义真面容俊秀,身材高大壮硕,背了个可怖的黑棺,一看就非寻常人; 范氏兄弟长得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只是一个肤色略白,一个黑些,眉眼带煞,不像好人。
丁大同、陶立言及胡容看着也不太像好惹的,同时武少春也身强力壮。
这群人人多势众,且青壮年太多,一副‘一言不合便会被打’的架势,老头儿沉默半晌,仍是信了。
“那也行,后续你可要将东西补上来,否则大家都吃不了要兜着走的。”
识时务者为俊杰。
他将门拉开,示意众人快些入内: “天马上要黑了,夜间巡夜的神快到了,还是尽快找个地方住下吧。”
“你安排就是。”
赵福生示意众人快速进坊,同时对着老头儿点了点头。
这一次留在清正坊内的人还不少。
仅仅昌平郡镇魔司便有八人,除了丁大同等三个驭鬼者外,还有五名随行活下来的普通令使。
万安县七人也齐齐整整,又有厉东平、陈多子二人新加入之外,同时卢家人因为陈多子的缘故,也跟着同行。
老头儿看着这浩浩荡荡一行人,立即有些犯难: “这么多人,城里一般的客栈可住不下,现今唯一还能住得下的,就只剩定安楼能接待这么多人。”
他犹豫道: “可是定安楼不接一般客人啊——”
“定安楼?
楚王府的定安楼?”
赵福生顺口接了一句。
老头儿眼睛一亮:“呦,还是位识货人。”
他问道: “这位大人也知道定安楼?”
“宝知县有个定安楼,去年有点事,还借过这楼一用呢!”
赵福生点头应道。
“哎哟,既是能借定安楼的,那就非同一般人,大人如果早点这样说,我又何必愁呢?
我亲自领诸位过去。”
老头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