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章 笑笑就好了(2/3)

你为什么不在家多呆几天。”

艾莉森神色自然的笑着说道:“我得回来盯着金球奖的那些人。

怎么样,现在出发吗?

BOSS。”

陈诺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点头道:“走吧。”

这一天,是陈诺和金球奖的导演组的第一次会议。

陈诺将和导演们一起商定本届颁奖典礼的整体风格和视觉基调。

定下这一点之后,接下来,编剧组、美术组和音乐总监才能开始工作,整个典礼的创意流程才能正式运转起来。

最终,在这次会面中,陈诺方与金球奖导演组的沟通非常顺利。

不仅是因为这里没有像奥斯卡那样,夹杂着一些不识趣的圈内二代混在创意层掺和意见,更是因为金球奖和奥斯卡在举办方式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奥斯卡的举办地是柯达剧院,论占地面积、座位容量、舞台规模,金球奖都难以与之相提并论。

金球奖自1961年以来,便一直固定在比弗利希尔顿酒店的国际宴会厅中举办,采取的是“宴会颁奖”

的形式。

舞台,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领奖台,宽度只有十米左右,深度大概五米。

相比奥斯卡那种能够容纳大合唱、集体舞台剧的规格,这里更像是一个“临时搭建的发言台”

,算上布景,领奖嘉宾多上去几个人的话,转身估计都有困难。

于是,在金球奖这个典礼上,主持人承担了几乎全部的“表演性”

任务,是晚会真正的核心与灵魂。

整场典礼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全都取决于主持人的表现。

不会有嘉宾演出,也不会有什么舞蹈表演,2个多小时里的唯一节目,就是主持人如何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句。

整场会议开的是无比顺利。

毕竟,现在整个美国上下都觉得——上次奥斯卡的成功里,他占了绝大部分的功劳。

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据说都是出自他本人之手。

这种风评在圈内早已流传开来,足以让全国范围内的晚会导演、编剧、单口喜剧演员们无不叹服。

说到底,这也是菲利普·加布里埃尔邀请他的关键原因。

如此一来,还说什么呢?

金球奖这边的导演、编剧们,自然是唯他马首是瞻。

不过话虽如此,讨论来讨论去,陈诺却总觉得,结果并不是他想要的。

两三个小时过去,唯一让他觉得还算有点收获的,恐怕只是拿到了一个主编剧的联系方式,方便日后直接沟通。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格外庆幸——艾莉森从加拿大赶了过来。

要不然,他身边连个能商量的人都没有。

他估计到最后只能视频连线。

否则他跟谁聊?

古丽娜扎吗?

他虽然叫对方出主意,可也没有报任何指望,这么多天了,女孩也没跟他说过什么。

令狐就更不可能的。

离开金球奖的办公楼,陈诺上了一辆贴着厚厚黑膜的埃尔法。

这车是他特地加价买的现车。

昨天才去车行提回来。

原因很简单:圣诞节之后,他家门口的警察撤走了,而那个偷水泥板的贼至今没抓到。

他心里实在不踏实,便想弄一辆空间大、便于躲闪的车。

毕竟要真有人搞事,埃尔法这种体型,最起码能让他在座椅间辗转腾挪一番——不像普通轿车,一枪过来,连躲的地方都没有。

车子启动,他第一时间问道:“艾莉森,你怎么看?”

艾莉森似乎早就料到他会问,看着他认真地说:“我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但是…我在会上看你那样子,你明显有别的想法。

所以,其实我更想知道你的意见。”

陈诺摸了摸鼻子,说:“我的想法就是很无趣。

你不觉得吗?

在希尔顿的那种乡村舞台上,说几句不温不火的笑话,你有没有觉得特别没有意思?”

艾莉森皱起了眉头,仿佛陷入了思索。

陈诺一脸认真等他回话。

但是,他这话其实一半真,一半假。

真的是——作为一个朝三暮四的渣男,他骨子里就喜欢新鲜感。

会上那些人不断提议让他延续去年奥斯卡的风格,他确实下意识抗拒。

假的是——即便他想重复,他也重复不出来。

那些人都以为他的语言风格就是那样子,幽默、自然。

但他们哪里知道,他去年那些段子,有不少都是改编抄袭的。

来源嘛,就是艾伦·德杰尼勒斯那一届奥斯卡——太经典了,他看了几十遍,把能用的都挑出来加工了下。

除了那届,他其实对其他颁奖典礼根本没研究过。

现在要再去找一个人抄,他还真找不着。

至于他自己的语言风格?

完全不是艾伦那种人畜无害的调侃。

他真正擅长的,是去年奥斯卡直播中那种面对面的,跟寡姐和哈维开的玩笑,有点杀人诛心的那感觉。

说起来,这风格也是事出有因。

他上辈子本来就是大卫·查佩尔在2020年重回喜剧界后的死忠粉。

瑞奇·热维斯去年因为毒舌而被大众和嘉宾批评,说他说话太难听。

那些人要是听过大卫·查佩尔2020年后在奈飞单口喜剧专辑说的那些段子,就知道什么叫真难听。

种族、性别、跨性别、残障、好莱坞、明星、宗教,全是拿来调侃开涮的对象,以“刺痛感”

打破认知惯性,把“冒犯的艺术”

的核心魅力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场听下来,你都怀疑他为什么没有被观众砍死。

这个问题赫然也是艾莉森想问的。

“你的意思是…你想要像瑞奇·热维斯那样?

你就不怕上台被人揍?”

艾莉森微微的跳了一下嘴角,“事实上,我前几天在加拿大,还在跟我的女儿开玩笑,说你准备的笑话是不适合她看,结果我没想到你真的要这么做。

不好意思,陈,我不得不阻止你。”

“哦?

为什么?”

艾莉森很认真地看着他说道:“因为这和你的形象不一致。”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立体的大众形象。

这个形象可以有多面,可以幽默,可以聪明,可以谦虚,也可骄傲…但是,不应该有让人感到不适的一面。

你懂吗?

我们不能让观众一想到你,就像瑞奇·热维斯那样,脑子里浮现出一些负面的、让人皱眉的画面。

那样一来,不仅会吓走赞助商,少了很多商机,还违背了我们一开始主持金球奖的初衷。”

好吧,艾莉森说得绝对没错,事实上,陈诺也不想像戴夫·查佩尔那样,爽是爽了,结果被彩虹群体恨之入骨,走哪都要带一堆保镖。

更别说,他那顶女权主义的帽子,如今戴得稳稳的,就跟小李子的环保斗士形象一样牢靠。

前两天圣诞节的时候,他还特意去参加了一个女权组织举办的圣诞慈善晚宴。

这个组织正是用当年他那一句“MeToo”

创立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