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二章 爱的自杀,再问供养(2/3)

她很鄙夷的翻了个白眼,“什么竞选大统领,不过就是想蹭点新闻热度。

运气好的话,能在共和党初选前混个名头,然后用‘退出竞选’交换点条件,比如商业合同、政治资源或者债务豁免,这些他才是真正在意的。

说到底,这一切,全都是为了赚钱。”

“不过,最有趣的其实是,听听这个…”

罗芮拖动了一下进度条,而后把笔记本声音放大了一点。

“唐纳德,你说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事,不过我听说,你跟诺陈的关系不错。

你如果成功。

你准备怎么处理你跟他之前的关系?”

唐纳德果然是个天赋型选手,脸上一点尴尬也没有,手掌一张一合的说了一番话。

他的答案,不仅让罗芮大笑,也让在一旁一起看的齐云天,古丽娜扎一同笑了起来。

陈诺跟着一起笑。

一边笑,一边脑子里的思绪却宛如天外飞仙,浮想联翩。

假如老唐真的走上跟前世同样的这一条路,那么,估计这个问题会在未来被记者们问上无数遍。

就像是问这是什么bgm一样。

而老唐,会不会也是最开始很认真,然而后来…就“爱的供养,再问自杀?”

说起来,有机会倒是可以介绍大蜜蜜跟老唐认识认识。

都是自信的人,应该会很谈得来吧。

2011年12月5日,银河映像老板兼导演杜琪峰在铜锣湾的福临门酒楼,设宴招待前来香港筹备电视剧的内地大明星和美国最大的流媒体平台奈飞代表一行人。

这绝对是让香港的狗仔们为之沸腾的一桩盛事,新浪微博上的娱乐营销号们,也又一次迎来了流量的狂欢。

不到4点,酒楼对面的马路,就架设好了一个个大炮。

随后,一个个大明星大导演的到来,也让这里堪比金像奖现场,使得微博上“半个香港娱乐圈”

都去了的热搜词条,感觉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不像跟其他时候一样,是在吹牛逼。

造成这样的情况,原因有很多。

最关键的是,早在二个多月前,焕新联合奈飞将在香港拍摄一部网剧的事情,就在港娱圈内有风声了。

而后越传越离谱,越传越夸张,在TVB一部电视剧顶天投资一千万港币,而财大气粗的寰亚投资一部电影,也顶天三千万到五千万港币的情况下,一部10多集的电视剧,平均每集几千万港币的制作费,这听上去就特么跟聊斋似的。

但后来从银河映像那里传出来的消息,还真的就是神话照进现实,这一下,这几年香港死气沉沉的影视圈子,就像被丢进了一个大炮仗,各种神仙鬼怪全都跳了出来。

陈诺在宴会上见到了不少新朋好友。

像是刘嘉玲,曾志魏,陈可新,徐克,包括正在筹备一代宗师,忙得不可开交的王嘉卫也来了,但只呆了十多分钟,跟他聊了一会儿之后就匆匆离场。

除此之外,跟他聊的最多的,还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已经已经打过好几次电话,并也已经正式签署合同,担任本剧监制的杜琪峰。

让杜琪峰出任监制,并不是因为他借了银河映像的王牌编剧,欠了一个人情,而是因为杜琪峰真的很适合这个职位。

什么是监制?

在内地很多电影电视剧里,监制只是一个挂名头衔,更多是为了拉投资或抬高项目身价。

但在真正的好莱坞制片体系中,这个角色却是贯穿制作始终的核心决策人之一,甚至有时候比导演更重要。

监制是艺术总指挥,是创作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负责协调整个团队,确保导演的创作理念既能落地,又不超预算、不误工期,还要在后期剪辑与音画调校中把控最后的艺术品质。

说一句是灵魂人物也不为过。

这次焕新香港分公司的核心班底,正是当年那批参与了华纳兄弟《盗梦空间》制作流程、从头学到尾的“实习生”

团队。

他们在那次项目中学到了真正的好莱坞工业流程,如今终于有机会学以致用,自然想要原汁原味地套用好莱坞的制作模式来拍这部剧——而在这种体系下,监制的权力和重要性被大幅度提升,陈诺也不得不亲自拍板。

他反复斟酌后,才最终拍板选择了杜琪峰。

不仅是因为这个人在港圈的江湖地位,或者从一开始,银河映画的韦佳辉和游乃海就参与了剧本创作,这让双方的合作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作为监制,需要对整部剧集的风格进行把控,而杜琪峰的美学体系非常契合他心目中的《老鹰捉小鸡》。

《枪火》、《黑社会》、《PTU》里那些冷峻、克制、群像化的镜头语言与氛围塑造,非常像有着原版《鱿鱼游戏》的风格。

当得知杜琪峰早在八十年代便在TVB执导过电视剧,熟悉剧集制作流程后,他打消了犹豫——放弃了陈可辛,徐克,王嘉卫和吴宇森,转而选择了杜琪峰。

说实话,还是有点让他心疼的。

陈可辛的人文主义叙事,徐克的天马行空,王家卫的诗意与迷离,吴宇森的暴力与浪漫,其实都很让他好奇。

要是让他们来执导,拍出来的东西,一定会让他耳目一新。

但为了保险起见,陈诺还是不得不忍痛割爱,选择了杜琪峰。

随后他亲自拨通电话,报出每集100万港币的监制费,杜琪峰也很耿直,直接在电话里应承下来。

有了杜琪峰的加盟,剩下的事情就顺利了不少。

在杜琪峰的推荐下,摄影指导最终敲定了曾担当《暗战》《无间道》摄影师的黄志明。

服装设计则是曾在《风声》中与他们有过合作的朴若木。

虽然朴老师因为民国服装拿过金马,而现在换做现代服饰,其实才是他的拿手好戏。

美术指导在张叔平和《无间道》美术总监TonyAu之间二选一,最终还是决定选张叔平。

寄希望于这位“港片美学教父”

那种将老香港气质与现代都市感兼容并蓄的风格,营造出更具沉浸感的氛围。

音效总监则邀请了曾凭借《色,戒》《英雄》走红的雷颂德来把关整体听觉呈现。

最终成型的核心班底,几乎囊括了整个香港影视业的顶尖力量。

也正因如此,陈诺才有底气在罗芮·艾斯纳面前说出那一句:“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当杜琪峰找他聊天的时候,他还以为是杜监制准备跟他聊聊演员试戏的事,结果没有想到,杜琪峰却神色凝重的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你是说,全香港都找不到适合我们的摄影棚?”

杜琪峰苦笑道:“现在就是这样。

我们这部剧要求的是至少3000平方米、顶棚高度10米以上的隔音摄影棚,可是TVB旗下的室内影棚面积最长只有1500平方米,邵氏旧厂房更是早就停用了。

我也想过到将军澳工业区去租大型仓库改建,但香港的审批效率很低,报建、验资、环评一整套走下来,审批流程就得三个月起步,还不算后续施工时间。”

“丢。”

陈诺忍不住看了一眼罗芮·艾斯纳。

只见这位迪斯尼暴君的侄女,在这种场合之下,简直是如鱼得水。

一头金发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手里的红酒杯在她纤细的手里拿着,宛如油画里举杯的贵族少女,让现在跟她聊天的几个年轻演员,像是余文乐啥的,明显是有点目不暇接了。

“那现在怎么办?

解决方案是什么?”

陈诺回过头来,直截了当的问道。

杜琪峰道:“实在没有现成场地的话,我们可能只能自己搭。”

“在港九交界的新蒲岗有一块空置的旧工业地皮,交通很方便。

我们可以在那里临时搭建一个超大型摄影棚,专门为这部剧服务。

但估计搭建下来得三千万港币,比租赁要贵上近一倍。

再就是时间,最快也得三个月筹建期,恐怕会影响原定的拍摄计划。”



陈诺嘴唇蠕动,说了一句话。

杜琪峰问道:“诺仔,你说咩啊?”

“爱的自杀,再问供养…开玩笑的。

明天一起去看看。”

“好嘢。”

第二天,陈诺带着整个团队,开了三辆车,亲自跑了一趟,转遍了全香港,实地查勘了杜琪峰所说的几处场地。

很快就发现,杜琪峰确实没骗他。

全世界其实再没有人比他清楚,他想要的是什么。

哪怕彭浩翔韦佳辉,其实说到底也只是把他心目中的构想执笔写出来罢了。

他是那种大棚小棚都进过的人,不需要杜琪峰多加解释,一看就知道——要达到他心中的要求,现在香港现成的摄影棚确实不行。

要么太小,要么太旧,真的是可能二十年都没有升级过了。

那么,怎么办?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