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七章 金马之殇(2/4)

“哈哈,开个玩笑,再见啊李导,什么时候你去美利坚去大陆,跟我说声,我做东请你吃一顿。”

挂了电话,陈诺看到身边刘艺霏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你想啥呢?”

刘艺霏迟疑道:“陈诺,你这么做你就不怕?”

“怕什么?

怕台蛙咬我?

我最喜欢吃什么菜你又不是不知道。”

刘艺霏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虽然出于女孩子的谨慎小心,她觉得对方这样做,实在是太得罪人了。

不过,不得不说,这种做法又真的很解气。

你小家子气给我发个双黄蛋,那我直接不要了,你们留着自己玩吧。

关键对其他人来说,拿到金马奖影帝绝对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就是那种印在电影海报上会特意提醒,都会加粗加重的荣誉。

但是,对他而言,这份所谓的荣誉,在他过往的历史里,连前五都排不上。

就像他刚才说的,他得到的奖杯,陈列柜里都放不下。

再说了,无论李安还是侯孝贤,包括台湾省的这些人,就算不喜欢他,又有什么关系?

反正他又不缺喜欢他的人。

这么一想,刘艺霏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

看着陈诺打完电话,又低下头开始发短信的侧脸,蓦然升起一种男人放弃原本的荣誉,选择跟她一起同甘共苦的感觉,心理不禁有些甜滋滋的。

而陈诺呢,也一样的。

当他好不容易把文咏杉,范缤冰,高媛媛,佟莉娅,夏野禾,还有全度妍,彩花彩夏,艾玛·斯通,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艾伦·佩吉等国际友人关心的短信挨个回复完——他也不知道怎么消息传这么快,居然国际友人们都知道他这点屁事了——而后当他抬起头来,看到旁边的女孩子嘴角挂着一丝甜蜜的笑意,心里也是不禁升起了一丝柔情的。

“累了吗?

为什么不早点睡?”

“没事,想跟你聊聊天嘛。

明天又要分开了。”

茜茜嘟着嘴说道。

“唉。

聊吧。”

躺在了床边,陈诺叹了口气,伸出手,熟练的探进了对方宽松的浴袍里,问道:“日本那边什么时候拍完?”

老夫老妻了,刘艺霏自然没有阻止陈诺手的意思,反而她还觉得挺舒服,想了想,回道:“1月20多号吧,正好能赶上过年。”

陈诺突然问道:“欸,我说你有没有发现,你胸变大了一点?

这是不是我的功劳?”

刘艺霏噗嗤一下笑了,“怎么可能,是我大姨妈快来了,胸涨。”

“啊?

之前怎么不这样?”

“之前也这样啊。

只是你不在。”

说着,刘艺霏的嘴巴又嘟起来了,“陈诺,你说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过这种日子?”

“什么日子?”

“聚少离多。”

陈诺叹了口气道:“哦,这个没办法,这就是我们身为演员的宿命….

说点开心的吧。

嗯,这次你没能拿到影后,伤心吗?”

“原本有一点点的,现在还好了。”

刘艺霏脸有点红红的,都怪陈诺的手,不仅揉,还在乱捻。

她强忍着悸动,慢慢的说道:“金马奖这么对你,那我也不稀罕它了。

你看张一谋导演,他拿最佳导演的时候,也没有多高兴啊,不是吗?”

不仅仅是张一谋。

陈诺搞了那么一出之后,之后领奖的人都不大高兴。

就在陈诺揉完上面揉下面,之后就开始和茜茜两个讨价还价,要求今天的福利活动的的时候, 徐帆冯小刚接到了王宗军的道喜电话,但是。

两个人都没啥喜色。

“…别说了,王总。”

徐帆没精打采的对着免提电话说道,“采访的时候,记者全都在问陈诺的事。

除了陈诺,我感觉围着刘艺霏的人比我还多。

我这个影后啊,就跟路边捡来的似的,跟我没人稀罕。”

王宗军在电话里呵呵道:“没关系,总归是金马影后,以后提起来,那都是杠杠的。

明天回京城,我给你们庆功。”

冯小刚插嘴道:“宗军啊。

说真的,庆功宴就别搞了。

真没意思。”

电话里沉默了一会儿,王宗军道:“真他吗的,那小子,遇到他就没好事。

刚子,我听你话里的意思,是觉得这事小不了?”

冯小刚冷笑一声,“呵呵,台湾省的人啊,都喜欢儒家那一套,宁愿吃亏也要脸。

要我是侯孝贤,我他妈就算是跪着给他磕两个,也得让他把奖杯拿走。

而现在好了,这他妈跟退奖有什么区别?”

“呵呵,等着看明天新闻吧,反正现在大陆香港是把他们骂成傻逼了,就看看台湾的这些媒体明天会不会给他们撑腰。

要是真的墙倒众人推,以后的金马,估计就不是之前的金马奖了。”

“撑金马,就是撑台湾,就是撑我们自己!”

蔡松林斩钉截铁地对着电话说道。

作为台湾最大的娱乐集团董事长,下辖三立电视、三立都会台、以及台湾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自由时报》,他的声音在台湾娱乐圈几乎无人敢忽视。

“管他是谁,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同仇敌忾,不能落井下石。

陈诺不是什么完人,他那一声谢谢,是不是太过傲慢嘛?

对我们台湾影坛来说,简直是一种羞辱。”

“这个事情,几百万台湾民众都在电视机前看到了,很多人在网上都表露不满,我们要和他们站在一起!

标题我这里有一个,你就参照这个风格来。

《陈诺把金马当儿戏,台湾电影尊严何在》?

廖主编,你明白了嘛?”

电话对面的《自由时报》主编廖正元说道:“好蔡董,我明白了。”

“嗯!

今晚辛苦你们了,加个班,明天见报!”

“好,我知道了。”

蔡松林挂了电话,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先通过《自由时报》大肆渲染一番,把陈诺塑造为与台湾影坛对立的形象,激发岛内民众对本土电影的“捍卫欲”



再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用三立电视和三立都会台再配合报纸的舆论导向,邀请各路所谓的“影评人”

和“业内人士”

上节目,对陈诺展开口诛笔伐。

让这个话题持续发酵,热度居高不下。

而在这过程中,不仅自己旗下的娱乐产业会成为岛内民众宣泄情绪的主要阵地,吸引更多的流量与关注度。

同样,也能让高涨的“本土情怀”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