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7章 王嫣临沙村!赵氏的震惊!(2/4)

韩非也算是明白了嬴政的王者魄力了。

这血人参昔日韩非在韩时也曾经听说过,可谓是真正的价值连城之物,曾经甚至有他国君王求取,但都被秦国拒绝,而此刻作为秦王的嬴政竟然甘愿将此等至宝赐予一个臣子。

“秦王之魄力,天下君王皆不及。”

“王权在握,驾驭群臣,驾驭能将,更有百万雄兵供给驱策。”

“如此,天下怎能不在秦国凝一。”

“我算是彻底明白了。”

韩非心底蓦然感叹道。

“去办吧。”

嬴政对着赵高一摆手。

“奴婢领诏。”赵高当即退了下去。

“除了赵封之事外。”

“想必大王已经收到了消息了,晋阳已破。”

“我大秦锐士可继续向东进击,赵王就算再如何不愿,此番也要从燕国撤军了。”韩非又笑着说道。

“扶苏。”

“此番如若赵国自燕国撤军,你觉得燕国是否会派兵追击?”嬴政看着扶苏,带着几分考校之意。

听到此问。

扶苏也变得严肃,知道是自己父王在考校自己。

在沉默思虑了一刻后。

“在年前燕国就出使我大秦寻求支援,我大秦出兵为救燕,已经形成了同盟。”

“如若赵国自燕国撤军,燕国绝不会放过复仇的机会,定然会猛烈追击,痛击赵军。”扶苏大声的回道。

听到这回答。

嬴政却是失望的摇了摇头。

“父王,难道儿臣说的不对?”扶苏一愣,不解道。

“公子并非说的不对,而是将这同盟的关系看的太过简单了。”韩非这时开口说道。

“我大秦此番出兵师出有名,以救燕为名,若不是我大秦动兵,燕国只怕要被赵国所灭,这在燕国面前难道算不上同盟?”扶苏仍然有着自己的想法。

“公子太过单纯了。”

“国与国之间可不存在什么不破的同盟。”

“在我大秦援燕之前,大王与赵王也签订了盟约。”

“所谓盟约也是寄托在国之利益上,若是没有利益冲突,盟约可定,若是有利益之冲,盟约就是一张废弃布帛罢了。”韩非淡淡一笑。

对于扶苏的眼界,韩非此刻也算是明白了。

“长公子扶苏,被儒家影响太甚,甚至都影响了自身的眼界,他虽性格仁厚良善,但终究不是为君之人。”

“如若是一个没有内忧外患的国度,或可为一个仁德守成之君,但想要作为一个开疆拓土之君,乃至于抚平内乱之君根本不足以做到。”韩非心底暗道。

只是扶苏回答的这一话,韩非就明白了扶苏的能力。

“难道燕国要撕毁与我大秦的盟约不成?”扶苏眉头一皱。

“谈不上撕毁。”

“他们顶多是放任赵军从他燕国撤离,不会去阻碍,更不会去追击。”

“毕竟对于他燕国而言,我大秦是比赵国对燕国更大的存在。”

“如果真的让我大秦灭了赵国,他燕国将会每日难安。”韩非说道。

扶苏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整个脸上都在思虑。

许久后。

扶苏道:“多谢内史赐教。”

“韩卿。”嬴政忽然开口。

“臣在。”韩非应道。

“不知道你觉得扶苏的天分如何?”嬴政问道。

“这……”

韩非看了扶苏一眼,随后道:“公子天赋不错,但所学已然定型,与臣所学之道不同。”

嬴政一问,韩非这个聪明人自然是立刻明白了意思所在,显然是想要韩非教导扶苏,但韩非是何等聪明之人,立刻就委婉拒绝了。

如若答应教导扶苏,那以后就要卷入争储的漩涡之中,韩非可没有那么傻。

他之所以还活着,之所以会为秦国效力,就是为了赵封所言,难道不想看到一统的华夏是何等场面。

见此。

嬴政看了韩非一眼,也没有强求:“如此,那也可惜了。”

“公子有淳于越太傅教导,想必也会学有所成。”韩非立刻笑着道。

……

咸阳,王府!

距离王嫣临盆已经过去了数月了。

此刻她已经下床,并且也还在院子里坐着。

在她身边有着一个小床,放着她的一儿一女。

“大宝,二宝。”

“你们已经两个月了。”

“再过几个月你们就可以走路了,到时候你们的爹爹说不定就会回来了。”

王嫣逗弄着自己的一双儿女,脸上也挂着母性的关怀。

从生下了一双儿女开始,王嫣已然成为了人母了,与曾经不同了。

“嫣儿。”

“你要的护卫都给你找好了。”

“现在可以说你要做什么了吧?”王氏缓步走来,看着王嫣说道。

“娘。”

“我准备去赵封的家乡一趟,去见见他母亲和妹妹。”王嫣温柔的回道。

“那娘陪你一起去。”王氏想了想,说道。

“娘。”

“家里还有离儿呢,你还是在家陪着他吧。”

“沙丘郡虽然不近,但有护卫护送,还有我大秦律法森严,这也并不算难。”王嫣笑着回道。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回来?”王氏又问道。

“看情况吧。”

“赵封已经很久没有回去了,我正好带着大宝二宝去陪陪他娘。”王嫣转过头,温柔似水的看着自己一双儿女。

“好吧好吧。”

“那你一路小心,到了之后立刻派人送信回来。”

王氏也只能无奈的点头。

“放心吧娘。”王嫣乖巧的一笑。

随后低着头,看着一双儿女笑道:“很快你们就要见到祖母还有姑姑了。”

时间一晃!

沙丘郡,沙村!

对于这小村子而言,外面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影响到村子的安宁。

只不过相对于曾经,如今的沙村繁荣了许多。

整个大秦许多地方都知道了赵封之名,知道了大秦最年轻主将之名。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