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2章 合作前提,归还文物(1/2)
陈阳缓缓从内袋取出一个鳄鱼皮名片夹,那是从意大利定制的顶级皮具,在欧洲贵族圈子里代表着身份和品味。
他的动作极其优雅,从里面掏出一张名片,然后轻轻放在茶几上,声音平静而坚定:“夫人的提议欧洲古董联合拍卖会,我非常很感兴趣。”
冯·霍恩海姆夫人听到这话,那张保养得当的贵族面容上瞬间绽放出满意的笑容,她那双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胜利的光芒,以为这个年轻的华夏人已经被欧洲的奢华和财富所征服。
然而,她的唇角刚刚扬起一个得意的弧度,就听见陈阳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冷静:“但合作必须有个前提条件。”
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夫人心中的狂喜。
她感到有些不妙,那种贵族天生的直觉告诉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能会超出她的预料。
陈阳的手指轻抚过鳄鱼皮名片夹的纹理,然后,他缓缓推开名片夹,动作慎重得像是在揭开某个沉睡已久的宝藏。
名片夹下面露出了一张泛黄的纸张,那种古朴的质感和岁月留下的痕迹,瞬间让整个房间的氛围变得庄重起来。
羊皮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中德双语清单,每一行字都工整规范,显示出制作者的严谨和专业。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十二处用朱砂圈出的文物名称,鲜红的颜色在泛黄的羊皮纸上格外刺目,仿佛是用鲜血写成的控诉书。
陈阳的声音依然平静,但每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目录上的东西,希望夫人能帮我们寻找,如果找到了,必须通过正当渠道无条件交还给华夏。”
冯·霍恩海姆夫人伸出那双戴着价值不菲钻戒的手,颤抖着接过了纸张。
她的脸色已经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得意逐渐转向了震惊和不安。
她认真地看了起来,那双原本充满自信的蓝色眼睛现在却透露出一丝恐惧。
随着她看着纸上的内容,她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凝重,眉头也皱得越来越紧,好像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突然,她猛地将纸重重放到了桌面上,巨大的动作,让身边的红茶杯都被震倒了。
滚烫的红茶瞬间泼洒在那块路易十四时期的刺绣桌布上,珍贵的古董织物瞬间被染上了褐色的污渍,但此时夫人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她的手指颤抖着指向纸上的图片,声音中带着愤怒和震惊:“荒谬!
这简直是荒谬至极!”
冯·霍恩海姆夫人发出一声闷响,然后用颤抖的手指指着上面的内容,声音变得尖锐起来:“陈,你知道吗?”
“你这纸上的东西,先不说能不能找到,就算有幸找到一件两件,那可都是全世界收藏家和博物馆都垂涎三尺的绝世珍宝!”
说着,冯·霍恩海姆夫人的声音越来越激动,她的贵族修养在这一刻似乎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她再次指着纸张上的图片,眼中闪烁着近乎疯狂的光芒:“陈,你知道么,光是这幅敦煌石窟的《飞天》壁画在国际黑市上值多少钱吗?”
“我告诉你,曾经有一个神秘的中东买家,他出价整整八百万欧元!
而你现在竟然要求我们无偿归还?
你凭什么——”
“凭它们来自莫高窟第 17 窟!”
陈阳的声音突然淬了冰,每个字都像是从冰川深处传来的回音,“1908 年,战车国的测绘队,用五十块银元从王道士手里骗走了整整二十六箱经卷。”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如刀,仿佛能看穿历史的迷雾,“您知道吗,夫人?
那个王道士叫王圆箓,一个目不识丁的道士,守着人类文明的瑰宝却不知其价值。”
“斯坦因就像一个文雅的强盗,带着翻译官蒋师爷,用甜言蜜语和区区几十块银元,就让那个愚昧的道士心甘情愿地交出了千年的文明积淀。”
陈阳的声音越来越冷,“二十六箱经卷,夫人!”
“里面有《金刚经》的世界最早印本,有唐代的绢画,有梵文、藏文、回鹘文的珍贵文献。
每一卷都是无价之宝,每一页都记录着华夏文明的辉煌。
可是现在,它们躺在国外博物馆的库房里,被当作战利品展示!”
陈阳脸上的面容瞬间冷了下来,整个房间的温度都降了几度,阴影笼罩了贵妇人精致的面庞。
他缓缓起身,身形在灯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夫人,需要我背诵《斯坦因考古笔记》的具体章节吗?”
他的话音刚落,就开始用流利的英语背诵起来:“'1907 年 3 月 12 日,我终于说服了那个道士。
他告诉我,洞窟里还有更多的珍宝。
我给了他四锭银子作为对寺庙的捐赠,他便允许我挑选一些经卷带走。
'这是第一卷第三章的内容,夫人。”
陈阳顿了顿,声音更加冰冷:“还要我继续背诵吗?
'王道士显然被我的学者身份所打动,他相信我是玄奘法师的信徒,愿意让这些经卷回到印度——它们的故乡。
多么天真的想法!
'这是斯坦因亲口承认的欺骗,夫人!”
冯·霍恩海姆夫人听完微微愣了一下,她的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茶杯在托盘上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随后深吸一口气,胸口剧烈起伏,蓝宝石项链在灯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她努力保持着优雅的姿态,但声音中已经带着一丝颤抖:“陈,我希望你能明白,商业合作讲究互利共赢。”
“陈先生,强迫收藏家归还合法购得的古董,这不符合市场规则。”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似乎连她自己都不太相信这些话:“而且如果这样做,我们就需要大量的现金作为储备。
这会让整个欧洲的古董市场陷入混乱,没有人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不符合规则?”
陈阳微微笑了一下,那笑容比哭泣更加让人心寒。
他缓缓伸手拿过纸张,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仪式感,进行一场庄严的控诉。
他翻看着上面的内容,手指在每一张图片上都停留了片刻,然后指向一张黑白照片,“这套商周青铜编钟,1860 年被联军从圆明园抢走时,钟架上还沾着守殿太监的血。”
他的声音变得更加沉重:“夫人,您或许没看过当时的照片。
但我看过当时这张照片,照片是当年F国军官拍摄的。”
“照片上清晰地记录着编钟被搬运时的场景,您能看到那些斑驳的血迹吗?
那是一个名叫李福的老太监留下的,他为了保护这套编钟,被刺刀捅穿了胸膛,但直到死都不肯松开抱着编钟的双手。”
夫人涂着丹蔻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眯起眼睛,注视着陈阳:“陈,战车国私人收藏的华夏文物超过十万件,你该不会天真到以为靠道德谴责就能——”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她看到陈阳脸上浮现出一丝莫测的笑意。
“夫人,”
陈阳放下茶杯,轻松的笑了一下,“让我说些你们知道的事情。”
“战车国文物部门的内部备案清单,显示您名下登记的华夏文物共计四百七十三件。”
冯·霍恩海姆夫人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你怎么可能——”
“别急,还有更精彩的。”
陈阳嘴角轻轻翘了一下,“这是您丈夫生前的私人珍藏,其中包括一尊汉代玉马,投保金额三百万欧元。
问题是,这匹玉马在我们的失窃文物档案中,编号为 TW-1892-C41。”
夫人的手开始微微颤抖,“这...
这不可能...”
“夫人,根据我们华夏相关部门的报告,欧洲市场,每年至少两场顶级拍卖会专场。”
陈阳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依然锁定着夫人,“华夏新贵对回流文物溢价 30%起拍,去年港城苏比'永乐大典'单页拍出 890 万港币。
但夫人您知道吗?”
陈阳放下茶杯,声音中带着某种危险的暗示,“如果这些拍品的来源遭到质疑,如果有人在拍卖现场公开质疑其合法性,那么拍卖行的声誉、买家的信心、甚至整个欧洲文物市场的稳定性,都会受到冲击。”
“您在威胁我?”
夫人的声音带着颤音。
“不,我在跟您谈生意。”
陈阳微笑着重新拿起平板,“看,这是去年伦敦某拍卖行的一场风波,一件据称来自华夏的青铜器,在拍卖前夕被华夏方面提出异议,结果整场拍卖会都被取消,拍卖行损失超过两千万英镑。”
说到这里,陈阳声音突然放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夫人,如果你和我配合好,将会有大笔的交易,在您的罗勒比庄园进行。”
“到时候随着大量华夏古董进入拍卖,你会有大量的资金补充进来。
而且......”
他停顿了一下,“我们会确保所有交易都是干净的、合法的、无争议的。”
“什么意思?”
夫人紧张地问道。
“很简单,”
陈阳放下平板,双手交叠,“我们会提供完整的文物来源证明,确保每一件拍品都有清晰的传承脉络。”
“同时,我们还会安排华夏的收藏家参与竞拍,确保价格达到预期水平。
这样的话,您既能清理掉那些'有问题'的藏品,又能获得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