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964章 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1/2)

这场轰动一时的艺术造假案在皮埃尔的曝光后迅速发酵,越来越多曾经在诺勒画廊购买过所谓“大师真迹”

的收藏家纷纷站了出来。

经过专业机构的严格鉴定,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浮出水面:这些价值连城的艺术品竟然全都是赝品!

这个横跨二十年的惊天骗局,最终牵连出超过六十名富豪受害者,造假金额之巨大令人咋舌,竟高达八千余万美元。

这一事件不仅动摇了整个艺术品市场的根基,更是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艺术品收藏与鉴定的每一个环节。

这起轰动全美的艺术诈骗案很快惊动了 FBI,他们调集了精英探员组成专案组,以闪电般的速度展开调查。

在短短两周内,专案组就顺藤摸瓜,挖出了三名关键人物。

主谋卡洛斯是个圆滑世故的中年男子,为人八面玲珑;女销售主管罗萨莱斯则是个精明强干的职场女性,这对搭档配合默契,将诈骗计划执行得天衣无缝。

令人意外的是,第三名嫌疑人竟是一位来自华夏的老艺术家钱陪深,这位看上去憨厚老实的大爷,画技精湛得令人叹为观止。

FBI 很快查明,卡洛斯和罗萨莱斯负责运作销售环节,而钱陪深则是这些精妙赝品的创作者。

只是这场轰动一时的大案最终却出人意料地收场。

精明狡猾的罗萨莱斯在 FBI 收网时束手就擒,她的豪宅、跑车等财产被悉数没收,本人也被判处 9 个月监禁。

而老奸巨猾的卡洛斯早已察觉不妙,携款潜逃至西班牙。

他在当地聘请了一位能说会道的律师,以“身患重病”

为由成功躲过引渡,FBI 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这个狡猾的家伙在西班牙逍遥自在,过起了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

而最令人唏嘘的是钱陪深的遭遇。

这位技艺超群的老画家,在 FBI 的调查中被认定是整个骗局的受害者。

原来他只是单纯地接受委托创作,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高价售出。

在卡洛斯和罗萨莱斯的精心设计下,这位老人成了他们手中的一枚棋子,替他们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赝品,却分毫未得,因为未从中接受利益,那自然就没事。

钱陪深的故事要从 1979 年元旦那个寒冷的清晨说起。

那天,沪上少年宫的展厅里人头攒动,一场规模空前的民族画展正在举行。

展厅的墙壁上挂满了油画和水彩画,每一幅都诉说着作者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在众多作品中,有一组画作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出自钱陪深之手。

他笔下的世界既有传统水墨的灵动,又融入了西方油彩的厚重,这种大胆的跨界尝试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

展览开幕不到半天,参观人数就突破了四位数。

人们在钱陪深的画作前驻足良久,窃窃私语中透着惊叹。

甚至连一些德高望重的画坛前辈也被吸引而来,他们凝视着这些作品,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

“这小伙子不得了啊,”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画家感慨道,“他打破了我们对艺术的固有认知。”

这场意外的成功彻底改变了钱陪深的人生轨迹。

他和其他几位参展画家很快成为了媒体追逐的焦点,被誉为“新时代艺术的开拓者”



钱陪深的画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大胆的表现手法,在画坛掀起了一场小型革命。

那些评论家们争相解读他作品中蕴含的深意,称赞他为“打破传统桎梏的先锋人物”



然而,成功并没有让钱陪深止步。

相反,他愈发感到自己的不足。

每当他站在画布前,总觉得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探索。

经过深思熟虑,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远赴漂亮国深造。

在他看来,只有到艺术最前沿的地方去,才能真正突破自己的局限。

带着这份雄心,他收拾行囊,只揣着区区 50 美元就踏上了漂亮国的土地。

这点钱在繁华的扭腰连塞牙缝都不够,但对于当时的钱陪深来说,已经是全部积蓄。

与他同行的还有后来声名显赫的陈丹青大师,两人都怀着对艺术的赤诚之心,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困境。

在扭腰,钱陪深过着近乎苦行僧的生活。

他的“豪华午餐”

就是廉价泡面,晚上还得省着吃,生怕哪天连这点果腹之物都买不起。

可即便如此艰难,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梦想。

每天早出晚归,在图书馆和美术馆之间奔波,努力汲取着西方艺术的精髓。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光靠泡面根本无法维持学习所需的开销,钱陪深不得不开始寻找各种谋生手段。

他先是在餐馆后厨刷盘子,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却连最基本的工资都收不到。

后来又被一个所谓的“华人中介”

骗走了好几周的劳动所得,这些经历让他明白了社会的残酷。

最终,他选择了在街头画肖像这条路。

这不仅能糊口,还能让他保持对绘画的练习。

每天,他都会带着画具,站在繁华的街头,等待着可能的顾客。

虽然收入微薄,但至少能让他继续追逐艺术梦想。

就这样,在纽约街头画了整整三个月肖像画的钱陪深,终于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人物——卡洛斯。

那是个阴沉的午后,钱陪深正在时代广场附近支着画板,手中的铅笔在纸上飞舞。

卡洛斯站在他身后静静观察了许久,眼中闪烁着不易察觉的精明光芒。

他走上前,假装随意地称赞钱陪深的技艺,却暗中观察着这个年轻画家的神情变化。

看到钱陪深身上略显褪色的衣服和憔悴的面容,卡洛斯心中已有了计较。

他故作热情地表示非常欣赏钱陪深的画功,提出了一个诱人的建议:如果能为他临摹出大师级的画作,一幅就给 60 美元的报酬。

对于每天只能靠泡面果腹的钱陪深来说,这简直是天降横财。

他的眼睛因为兴奋而发亮,甚至没有多想就欣然答应了。

在他看来,60 美元足够他吃上好几天像样的饭菜了,别说这个数目,就算只给 10 美元,为了改善生活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接受。

然而钱陪深并不知道,他此刻已经走进了卡洛斯精心设计的陷阱。

卡洛斯这个老狐狸深谙人心,他没有立即让钱陪深直接临摹名画,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他进行“艺术创作”



他清楚,如果操之过急,可能会打草惊蛇。

卡洛斯暗自盘算着,若是直接让钱陪深临摹大师作品,这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说不定会察觉到其中的猫腻。

毕竟,如果他清楚了自己的办法之后,他自己临摹完直接去画廊销售,岂不是更容易获利?

于是他改变策略,让钱陪深以“二次创作”

的方式,模仿大师们的独特风格。

他特别看中了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

因为波洛克的作品极具个人特色,充满着难以捉摸的神秘感,普通画家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精髓,更别说模仿出相似的效果了。

正常人看来,那不过是随意泼洒的颜料,但真正要画出神韵,却需要深刻的艺术造诣。

令卡洛斯没想到的是,钱陪深对波洛克的理解远超他的预期。

这位来自华夏的年轻画家,早在国内时就对波洛克的作品进行过深入研究。

虽然谁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一个东方画家能够如此准确地把握住波洛克的精神内核,但事实就是如此——钱陪深交出的作品,完美地复制了波洛克那种充满张力与激情的艺术表现力,让卡洛斯惊喜万分。

上面是真品,下面是仿品,我觉得我也可以仿 因此,两人都完成了彼此的目的,双方达成协议,一幅油画,卡洛斯付给钱陪深 60 美刀,并且卡洛斯要求,让钱陪深用自己给他提供的颜料作画。

这些颜料有着特殊的质感,在画布上呈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古典光泽,钱陪深每次接过那些陈旧的颜料盒时,总能从中嗅到一丝岁月的气息。

钱陪深心里有过疑惑,但转念一想,也许这是富人的某种癖好,毕竟艺术圈里怪人多得是。

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合作愈发紧密,卡洛斯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仿佛找到了艺术界的一颗明珠。

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从最初的 60 美刀,转眼间涨到了 600 美元,卡洛斯表示这是对他创作的认可,这让钱陪深内心充满了自豪感。

就在他渐渐习惯这种创作节奏时,卡洛斯却突然将报酬提高到了惊人的数字。

听说最后直接一幅油画给到了 3000 美刀的价格,这笔意外之财让钱陪深欣喜若狂,一夜之间自己就从贫困艺术家变成了中产阶级。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