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945章 就这么定了(1/2)

听到王翔这么说,大家纷纷笑了起来,会议室内一时间充满了刻意的嘲讽笑声。

笑声此起彼伏,像是一场精心排练的合唱,每个音符里都带着对陈阳这个“外行人”

的不屑。

王翔得意地环视四周,脸上挂着胜利者的微笑,好像已经看到陈阳在港城出丑的场景。

有几位年轻干部甚至掩嘴轻笑,眼神中闪烁着看热闹的期待。

王翔的话外之音大家都听出来了,那种讽刺的意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如同一把无形的刀,锋利地切割着陈阳的专业形象。

意思就是在说陈阳是个暴发户,是个只懂得用钱砸人却不懂文物价值的土豪,是个站在文化殿堂外的俗人。

王翔那一番话里,把陈阳刻画成了一个挥金如土、不知天高地厚的暴发户形象,好像陈阳去港城参加研讨会,就如同乡下人进城,不懂规矩又自以为是。

在这些专家眼中,陈阳去港城去买人家视为国宝的东西,就好比一个毫无文化底蕴的土豪,就会买买买,就跟要把城门楼子买下来搬回家一样荒谬可笑。

这样的笑声中,充满了圈内人对圈外人的排斥和轻视,把陈阳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贬得一文不值。

笑声在会议室内回荡,已经预判了陈阳在港城的窘迫和失败。

有人甚至幻想着陈阳在国际场合出丑的样子,那种幸灾乐祸的心态昭然若揭。

薛院长脸色阴沉如墨,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不悦的火光,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耿老也是满脸不悦,嘴角下压,眼神凌厉如刀,随时准备开口反驳。

朱老则是微微摇头,眼中流露出对这种偏见的失望与无奈。

这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对于王翔这种赤裸裸的嘲讽和对陈阳的不公正评价,显然是心生不满的。

在他们眼中,陈阳虽然是商人,但却是真正懂行的人,是真正热爱文物、尊重历史的行家。

他们看不惯这种以身份论英雄的偏见,也不赞同这种不加掩饰的嘲笑。

薛院长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得更急促了,眼神中的怒意几乎要溢出来。

耿老深吸一口气,在压抑自己的情绪。

而朱老则微微向前倾身,准备发言为陈阳辩解。

这种明显的不满,在哄笑声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宛如寂静湖面上的涟漪,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反击。

等大家笑声逐渐减弱,最后几声干笑消散在空气中,会议室内短暂地陷入了一种尴尬的沉默。

王翔还沉浸在自己的幽默中,却没注意到几位老专家的不满神色。

这时,朱玉洁率先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不高但异常清晰,像一把利剑切入了这令人窒息的氛围中。

“如果能有人,愿意自掏腰包,将那些洋鬼子从我们手里抢走的物件都买回来,那也是大功一件!”

她的话掷地有声,每个字都像是敲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上,尤其是那些刚才还在幸灾乐祸的人。

这句话不仅为陈阳正名,更是提醒了所有人文物回归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力量在这一过程中的价值。

朱玉洁话音刚落,会议室内的气氛骤然变化,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

目光都像被磁铁吸引一般,齐刷刷地看向了朱玉洁,那眼神中有惊讶、有思考、也有一丝被说中心事的尴尬和不安。

有些人开始低头沉思,有些人则交换着眼色,似乎在评估朱玉洁话中的分量。

王翔的笑容僵在脸上,眼神中闪过一丝困惑和不自在。

朱玉洁面对众人的注视,表情从容不迫,她缓缓侧头,目光如炬,看向了坐在首位的马部长。

马部长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眉头微皱。

朱玉洁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多年专业积累的自信和权威,“马部,我跟陈阳这小子打过几次交道,这小子的本事,不是随便说说的。”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会议室内的每一个人,“他的眼力不能用刁钻来形容,可以说独到!”

朱玉洁的语气中充满了对陈阳能力的肯定,这种肯定来自一位资深专家,让人无法轻易忽视。

“而且陈阳这年轻人,跟其他年轻人不同。”

朱玉洁继续说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种对真才实学的尊重,眼神中闪烁着欣赏和期待,“他不但有眼力,不但能一眼看出文物的真伪,还能道出其中的历史渊源和艺术价值。”

朱玉洁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似乎在强调自己话语的重要性,“他有相当厚的文化作为根基,他对历史的了解、对艺术的感悟,都不是一般的商人能比的。”

朱玉洁的评价掷地有声,不带任何个人情感,纯粹是从专业角度出发的判断,这让她的话更有分量。

“所以……”

朱玉洁的声音微微提高,目光再次扫过在座的各位,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她目光中的坚定和期许。

室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而又充满期待,仿佛大家都在等待着她最后的结论。

朱玉洁微微地点点头,那动作虽然轻微,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从专业角度来讲,我个人希望这趟港城研讨会,陈阳可以参加。”

她的话语铿锵有力,字字句句都表达着对陈阳的肯定和支持,也在暗示这次研讨会需要像陈阳这样既有专业眼光又有实际行动力的人参与。

她的发言结束后,会议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消化她的话,思考着陈阳参加研讨会的可能性和意义。

耿老听到朱玉洁这么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也在旁边缓缓点点头。

他抬起布满老年斑的手,轻轻抚摸着桌面,“马部啊,陈阳是怎么一步步成长到现在的,大家心里都清楚,那就是硬实力。”

“这小子的眼力和胆识,在我们这一行里,那是绝对一流的。

你们可能不知道,就在上个月,他还在一堆破旧的字画里,一眼就认出了一幅宋代名家的真迹。

这种火眼金睛的本事,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马部,陈阳这个人的能力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耿老语气坚定,目光如炬,“这孩子不但有真才实学,而且胆大心细。

先不说这次港城研讨会他能不能帮上忙,我个人认为,让这样的青年才俊去世界舞台看看,开开眼界,是很有必要的。”

“你们想想,那些洋人凭什么对我们的国宝趾高气扬?

那就是觉得我们好欺负!”

耿老说到这里,声音微微发颤,“让陈阳去看看,让他亲眼见识见识那些人对我们是什么态度,这对他以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说不定哪天,就是他替我们找回场子呢!”

“说起来啊,”

耿老眯起眼睛,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我这把老骨头,这些年见过太多天才陨落,也见过太多庸才得志。

但像陈阳这样既有真才实学,又懂得韬光养晦的年轻人,却是不多见啊!”

王翔听不下去了,在旁边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耿老,您这话说得可就偏心了。

我们部门下面可有不少年轻人,各个都是科班出身,学历比陈阳高得多。

您怎么能说他们就比不上一个半路出家的商人呢?

要说去开眼界,他们哪个比陈阳差了!

那是不是都要出去看看呀?”

“你!”

耿老猛地站起身来,脸上的皱纹都因为愤怒而抖动,狠狠地瞪了一眼王翔,“你这是存心跟我抬杠是不是?”

他气得手指都在发抖,“这说的不是废话么?

你所谓的那些青年才俊,谁能在一堆破纸堆里认出价值连城的宋书?

谁能发现稀世珍品的李唐绢本?

他们要是有陈阳这么大的本事,我第一个支持他们出去看看!”

马部长默默地看着这一幕,不动声色地抱着肩膀点点头。

耿老和朱老都是这个圈子里的老前辈了,既然他们对陈阳如此推崇,那这小子的能力应该确实不一般。

这时候,曾院长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马部,我们这次是出国,一旦踏出国门,我们代表的可就不是自己,而是国家啊。”

曾院长皱着眉头继续说道,“现在如果贸然让陈阳参加这次研讨会,到时候他要是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那可就不好收场了。

我们丢人事小,给国家丢脸,那可就是大问题了。”

“就是,就是,”

王翔立刻抓住机会,连连点头附和着,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马部,既然是出国,那考察的标准就得全方位了。

光有能力可不够,这礼仪风度、教养涵养,哪一样都不能少。

要是在国外给咱们丢了脸,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薛院长在旁边静静观察着几人的神情变化,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之后从那厚实的文件夹最底层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被妥善保管的纸,轻轻递到了马部长面前,神情中带着几分胸有成竹;这是临开会前,老谋深算的宋老早已料事如神,特意让心腹送到自己手中的机密文件,上面详尽记录了陈阳的教育背景、专业成就和为国争光的点滴事迹,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这位年轻人非同一般的才华与担当;显然精明如宋老早已洞察先机,预见到了会议上这些心怀鬼胎的人,不会轻易让陈阳这匹黑马参加这趟意义重大的港城之行,便未雨绸缪地准备了这张足以扭转局势的底牌。

“马部,这是关于陈阳的资料,您过目。”

薛院长神色郑重,双手将那份装订整齐的文件递到马部面前,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

马部接过文件,翻开第一页,目光顿时被那一串串惊人的履历吸引。

只见上面详细记载着陈阳为国家寻回的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件背后都有着惊心动魄的故事。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两件失落多年的华夏九州鼎,这可是连考古界泰斗们都一筹莫展的国宝级重器。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