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822章 陈阳到底看出了什么?(1/2)

老罗的目光扫过众人,试图捕捉到一丝购买的意愿。

老马首先表态,他轻轻摇头,仿佛这件珍贵的永乐青花盘在他眼中如同凡物一般。

老马心中暗想,这玩意儿虽然漂亮,老领导家里虽然没有这种一束莲纹饰的青花盘,但其他样式的青花盘已经有好几件,再多一件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算不上雪中送炭。

其余几人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老罗的心渐渐沉了下去。

看来这第一件宝贝算是流拍了,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朝身旁的年轻人示意。

年轻人立刻心领神会,将一个用报纸包裹的物件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桌面上。

报纸被缓缓揭开,露出一件光彩夺目的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盘。

盘口如半开莲瓣,敞而不张,弧形鼓腹犹如盛满珍馐的酒盏,圈足压低却不失端庄稳重;铜胎材质厚实细腻,通体呈现出一股莹润的质感。

口沿之上,那錾刻的拐子龙纹宛如谪仙游云,盘旋其间,细节精致到每一块龙鳞都清晰无比,在细微处展现匠师的鬼斧神工。

内壁撒上一层如翡翠般透明的绿色珐琅釉,它带着轻微的波纹,仿佛一汪清澈湖水静静卧于盘内。

盘身镶嵌填涂的蓝色珐琅绚丽夺目,色彩如同夏空般深邃迷人,而那缠枝莲花纹的掐丝细密如秋日编织的金网,将盘面映衬得犹如瑶池仙器。

莲花纹间隐现出四块圆形开光,宛如天穹间四轮明月,每一块开光内都掐丝填绘着“万寿无疆”

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字迹工整而遒劲,气势如虹,寓意着对长寿的期盼和祝福。

凡是裸露的铜质部分都被通体鎏金处理,那鎏金厚如玉脂,色泽淳黄似暖春晨曦,整体光辉流溢,一如灿烂金穹直洒人间。

盘底赫然刻有“子孙永宝”

四字款识,字形遒劲沉稳,每一笔都如金声玉振,这不仅是一件器物的标志,更是一段希望传承的祝福。

整盘表现出的艺术气息既沉淀岁月的厚重,又具备乾隆朝的华美风范。

绘画艺术与珐琅工艺在这器物上堪称珠联璧合,那掐丝的技法以绝世之精湛呈现,每一根金丝纤毫必究,若隐若现的掐线完美平衡了密与疏的美感。

而釉彩运用丰盈饱满,色泽纯正如朝露染霞,洁净得仿佛从未经过数百年的岁月侵蚀。

据传,类似的盘器与其相关的碗、碟组合,均专为乾隆八旬大寿的寿筵而定制,这盘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制作工艺无一不以极致标准衡量,鎏金的纯厚与色泽的鲜亮,淋漓尽致地彰显了乾隆朝御用器物的卓越水平。

八旬寿筵,是清朝宴席史上的巅顶之作,而这样的瓷器,则是其中极具象征意义的珍宝,非俗世所能匹及。

这件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盘再一次童老板的目光,他摩挲着盘身,随后他与老罗开始了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如同两位武林高手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童老板时而压低价格,时而抬高身价,老罗则不慌不忙,稳扎稳打,两人面带微笑,在袖子中颤斗一番,好一番热闹。

最终,童老板以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价格将这件珍品收入囊中。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件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盘用绒布包裹好,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拱手对众人说道:“各位老板,不好意思,我先开张了。”

老罗也面露喜色,总算打开了今天的局面。

他引着童老板进入里屋,想来是去完成交易了。

陈阳趁此机会,不动声色地用眼神示意许汉民。

许汉民心领神会,偷偷在桌子底下用手势比划了一个数字给陈阳。

“二十万!”

陈阳心中暗自惊呼,那件永乐青花缠纸纹花卉一束莲大盘开价二十万!

虽然这个价格在陈阳的预料之中,但真正听到这个数字时,他还是感到有些意外。

更让他疑惑的是,如果真的以二十万成交,这钱款该如何交付呢?

陈阳环顾四周,在场的各位买家都没有携带大额现金的迹象。

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交易达成,老罗该如何收取这笔巨款呢?

就在陈阳思考之际,老罗和童老板有说有笑地从里屋走了出来。

童老板拱手向老罗告别,转身欲走,却被老罗一把拉住。

“童老板,这就走了?

不再看看其他宝贝了吗?”

老罗笑眯眯地问道。

“不了不了,”

童老板摆摆手,笑着说道,“这件宝贝已经让我心满意足了,你们忙,我先走一步。”

“这可不行!”

老罗一只手搭在童老板的肩膀上,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童老板,你应该明白我们这行的规矩。

大家一起来,就要一起走。

如果你现在离开,万一我这里出了什么问题……”

老罗说到这里,冷笑一声,另一只手不动声色地摸向后腰,“到时候你可就说不清楚了。”

童老板见状,心中一惊,连忙解释道:“罗老板,规矩我懂!

您放心,我出去后绝对不会乱说。

我若是乱说,对我自己也没好处啊!”

“呵呵,”

老罗并没有放开童老板,搭在他肩膀上的手微微用力,“童老板,我不担心你出去乱说,我只是担心你出去之后,其他人就进来了。”

“这样吧,您再看看,等大家都看完,我们一起离开,您看如何?”

老罗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哎呦哟!”

童老板感到肩膀一阵剧痛,连忙点头答应,“好好好,罗老板,我在旁边再看看,您轻点,轻点。”

说话间,那年轻人取来另一件物件,并非寻常的布包,而是一个做工精巧的木盒,红木纹理细腻,隐隐散发着幽香。

木盒表面光滑如镜,盒盖上雕刻着繁复的花纹,隐约可见祥云瑞兽,更添神秘之感。

年轻人将木盒稳稳地放置在桌面中央,然后缓缓打开盒盖,如同揭开一层神秘的面纱,盒内柔软的丝绸衬垫上,静静地躺着一只青花瓷碗。

这瓷碗造型精巧圆润,宛如一位温婉的女子,散发着秀气婉约的气质。

瓷碗的底部呈卧足式,这是成窑高端器皿的独有形制,彰显着它的高贵身份。

明成化 青花外海石榴纹内梵文卧足碗 瓷胎轻薄坚致,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碎裂,却又蕴含着强大的韧性。

釉水明丽厚润,如同凝脂一般,散发出柔和的光泽。

碗心书写着神秘的梵文,如同天书一般,令人捉摸不透。

外壁环绕着精美的套勾海石榴纹,采用双线勾勒填色的技法,笔触细腻纤巧,展现出工匠的精湛技艺。

内外青花发色淡雅柔和,如同水墨画般,荡漾着一股阴柔隽秀之气,给人以清新悦目、超逸脱俗之感。

碗底的青花双圈内,书写着“大明成化年制”

六字楷体款识,字体中锋运笔,藏锋写出,于稚拙之中自见笔力雄劲。

碗心所书梵文,在场的人都不认识,更增添了这件瓷碗的神秘色彩。

碗中心梵文 陈阳的目光触及到那只青花瓷碗的瞬间,心头猛然一震,仿佛有一股电流窜过全身。

他几乎一眼就认出了这件珍品——明成化青花外海石榴纹内梵文卧足碗。

脑海中迅速浮现出这件瓷碗在拍卖市场上的辉煌战绩:1995年汉海春拍,成交价格200多万;1996年汉海秋拍,成交价格300多万;2004年汉海,又一件同样的瓷碗出现,成交价格600多万;2011年京城宝利,同样的瓷碗,成交价格1100多万;2024年京城宝利,2011年那件瓷碗,最终以3500多万的成交价格,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价格的飙升,简直令人咋舌。

陈阳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凉气,心跳也随之加速,这可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啊!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瓷碗,贪婪地欣赏着它精美的纹饰和温润的釉色。

与此同时,坐在他对面的老马眼中也闪过一丝精光,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他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这件青花梵文瓷碗。

来之前,他就已经得到了消息,知道老罗手里有这么一件宝贝。

此刻,亲眼见到这件梦寐以求的瓷器,他怎能不激动?

就在陈阳准备伸手去仔细端详的时候,老马却抢先一步,一把将瓷碗拿在了手里。

陈阳抬起头,与老马的目光交汇,从对方的眼神中,他立刻明白了,老马此行就是冲着这件瓷碗来的。

老马将瓷碗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中,眼神中流露出藏不住的欣赏之情。

他缓缓转动瓷碗,视线仔细地从碗口扫过到碗底,而后轻轻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赞叹与笃定:“这青花梵书碗,磬口扁腹,圈足内卧,器底微拱如馒头,古人称之为‘馒心’。”

“修坯利落挺立,器壁纤薄如蝉翼,握在手中虽轻如鸿毛,却能感受到它质地的坚韧与不俗。

重心自然汇聚于底部,使得全器持握之间极为合宜,简直可以说是融古人的智慧与巧思于一体。”

说罢,他将瓷碗微微倾斜,仔细观察釉色在灯光下折射出的乳浊光泽,“周身施釉明丽,釉色润如凝脂,脂白均匀无暇,通体光华流溢。

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抚于掌间,更是手感极佳,温润如玉,令人爱不释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