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735章 陈老板,我发现个大家伙(1/2)

陈阳耸耸肩,继续说道:“可不是嘛!

这位波普博士,用一件青花云龙象耳瓶作为参照物,又跑到艾斯迪尔寺博物馆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对比研究了一堆咱们的青花瓷,最后写了两本书,这才算是给元青花正了名。”

“等等等等,”

廖振山打断了陈阳的话,“这听起来怎么这么玄乎?

咱们自己就没研究过?

这元青花到底是怎么认定的?”

陈阳解释道:“波普博士以至正十一年款的青花瓷为标准,凡是类似的、景德镇在元代生产的成熟青花瓷,都被他划归到了‘至正型’元青花旗下。”

“至正十一年?”

廖振山挠了挠头,“这又是哪一出?”

“至正十一年是元顺帝的年号,”

陈阳解释道,“波普博士认为,这一年的青花瓷代表了元青花的最高水平,所以就以此为标准了。”

廖振山还是觉得不可思议:“这也太儿戏了吧?

咱们老祖宗的东西,凭什么让一个老外来定标准?”

陈阳叹了口气:“山哥,这说来话长。

其实啊,元青花在咱们的历史记载中,几乎找不到什么踪迹。”

“啊?”

廖振山下巴都快掉地上了,“这怎么可能?

明青花都有记载,元代比明代还早,怎么可能没记载?

难道元代皇室不用这玩意儿?”

陈阳摆摆手:“也不是完全没有,只是资料少得可怜。

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里倒是提了一句:‘近世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

’”

“啥意思?”

廖振山听得一头雾水。

“就是说,在元末明初那会儿,青花瓷和釉里红都被认为是俗物,”

陈阳解释道,“那时候的人以宋代的单色釉瓷器为尊,觉得青花瓷太花哨,上不了台面。”

“这审美也太奇葩了吧?”

廖振山忍不住吐槽。

陈阳笑了笑:“时代不同嘛!

其实啊,青花瓷不受重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蓝色在古代华夏的地位不高。”

“怎么说?

那明青花可都值老钱了,怎么能说地位不高呢?

皇室都用呢!”

廖振山更加疑惑了。

“山哥,你那是以今天的眼光去看,”

陈阳说道,“青花瓷之所以起初不受重视,是因为蓝色在我国早期文明中并不被重视。

象征皇权的是黄色,象征高贵的是紫色,相比之下,蓝色就显得普通多了。

因此,关于元青花的记载自然也就非常少了。”

陈阳的解释让廖振山听得连连点头,他脑中灵光一闪,仿佛抓住了什么关键信息。

虽然自己对古董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一些基本的常识还是知道的。

就像老百姓日常用的那些粗瓷碗碟,即便年代久远,也值不了几个钱。

真正的古董,那得是皇室用过的,还得有史料记载才值钱!

皇家御用的东西,那才叫一个珍贵!

他想起以前听说的一个故事,说是某个皇帝用过的夜壶,都能卖出天价!

这元青花,要是皇帝不用,那指定记载就少!

陈阳刚才说的没错,皇室用瓷,不都得是金灿灿的黄色吗?

象征着皇权的尊贵!

那史料记载肯定也以皇家用瓷为主。

这么一想,元青花的记载少也就不奇怪了。

廖振山心里一下就亮堂了,就像解开了个谜题一样,顿时觉得心情舒畅。

“陈老板,那元代皇家用的瓷器,也是黄色的吗?”

廖振山好奇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求知欲。

陈阳闻言,笑着摇了摇头,同时弯腰从身旁的土堆上拿起一只元青花净水碗,一边仔细端详着碗上的纹饰,一边解释道:“不,不,廖大哥,你有所不知啊,元代皇家御用的瓷器,可不是黄色的,而是以白色为主!”

“真的假的?”

廖振山瞪大了眼睛,表示难以置信,“黄色不是代表皇权吗?

那白色又是什么意思呢?”

“对,黄色确实象征着皇权,但这主要是汉族王朝的传统。”

陈阳将净水碗轻轻放回土堆上,继续解释道,“而元代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他们的文化和习俗与汉族有所不同。”

陈阳打了个响指,补充道:“蓝色和黄色这两种颜色,其实都不是蒙古人特别喜爱的颜色。

在他们的文化中,最受尊崇的颜色,是白色!”

“白色?”

廖振山略感惊讶。

“没错,就是白色!”

陈阳肯定地回答道,“在元代官方用瓷中,最被广泛认可和使用的一种白瓷,叫做枢府瓷。”

他顿了顿,又说道,“在蒙古文化中,白色象征着纯洁、正直和美好。”

“哦,原来他们喜欢白色。”

廖振山不禁感叹道。

“可不是嘛!”

陈阳笑着说道,“在蒙古语中,白色被称为‘查干’。

在蒙古人看来,白色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代表着好运和祝福。”

“所以,在逢年过节、喜庆场合,或者举行一些重要的仪式时,蒙古人通常都会穿着白色的服装,赠送白色的礼品。”

陈阳继续解释道,“而且,白色的丝织品更是蒙古族礼节中最高贵的礼物,代表着最崇高的敬意和祝福。”

“就比如我们现在都很熟悉的哈达,是不是白色?”

陈阳说完呵呵一笑。

众人一边听陈阳侃侃而谈,一边小声讨论着补充,廖振山听着,脑子里的疑惑像拨云见日般豁然开朗,他反复琢磨着陈阳的话,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原来是文化差异惹的祸!

汉人尚黄尚紫,而蒙古人却独爱白色,这审美差异导致元青花在历史记载中被忽略了。

更要命的是,元青花和明青花都使用了钴料,这简直就是双胞胎啊,难怪后人都傻傻分不清,把元青花当成了明青花。

“所以说,”

陈阳看看廖振山扔到地上的木头,“在民国时期,小鬼子是将元青花当成了明青花,做下了记录。”

“艹!”

廖振山将烟头狠狠扔到地上,“咱们国家的玩意,还得外国人来认定,这叫什么事呀!”

众人说着话,手里夹着烟,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不知不觉间一根烟燃尽,休息了一阵之后,大伙儿又拿起工具开始继续清理起来。

随后的发现并不多,挖出来的也都是些瓷器碎片,众人情绪不高,眼看着土堆快要被清理出来的时候,劳杉在旁边用手扒拉着泥土,突然停下了动作,他眯起眼睛,从旁边拿起手电筒,照向刚刚扒开的地方,昏黄的光线下似乎有什么东西,劳杉心头一震,连忙飞快的将周围的土扒开。

“哥!

哥!

你快过来!”

劳杉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又夹杂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

他一边用手飞快地扒拉着泥土,一边扭头冲着陈阳的方向大声喊着。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