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章 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1/2)
“老方,你的意思是说……”
浓郁的烟雾缭绕在宋清风紧锁的眉宇间,饭后的倦怠被突如其来的消息冲散得一干二净。
他用力掐灭了手中的香烟,烟蒂在烟灰缸里发出一声微弱的滋滋声,如同此刻他心中翻涌的不安。
“小鬼子的科美集团,他们绕这么大一个圈子,费尽心思地搞什么文化交流,最终目的,居然是奔着我们萝北地下的那个石墨矿来的?”
宋清风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难以置信,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盯着方振国,试图从他脸上找到答案。
方振国缓缓点了点头,又连忙摆了摆手,神情略显紧张,“宋书记,这件事……其实不是我的推测,是陈阳发现的。”
他用手指了指桌面上那份略显褶皱的报告复印件,那是陈阳在京城做的石墨矿石检测报告。
“这小子,前段时间去了一趟京城,不知道怎么就搞到了几块矿石样本,还做了检测。”
方振国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佩服,“根据陈阳说,这是人家检测员跟他说的,根据检测结果和地质构造分析,说这萝北地下啊,应该藏着一大片石墨矿床,储量惊人!”
他加重了储量惊人几个字,仿佛要以此强调事态的严重性。
“我是不知道这是啥东西,但听陈阳说,这石墨矿的品质极高,甚至可以……”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宋清风的反应,然后才继续说道:“说什么能用在航天材料上,你想想,这玩意儿要是落到小鬼子手里,那还得了?”
宋清风脸色一变,他喃喃自语道:“航天材料?
这……这可是战略资源啊!”
方振国点点头,长舒一口气,感觉肩上的压力稍微轻了一些。
这件事暂时还不能上报,毕竟矿藏的存在只是陈阳的推测,没有确凿的证据。
万一汇报上去,最后证实只是一场空,岂不是自讨没趣?
思来想去,他决定先跟宋清风透个底。
宋清风的背景他一清二楚,深知对方不会做出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来,更何况他父亲也绝不会允许。
再者,宋清风和陈阳的关系也比较近,陈阳的师叔就是他弟弟,于情于理,把这件事告诉他并无坏处。
何况宋清风是政法委书记,并不负责矿产资源方面的工作,就算他知道了,也不会对事情的进展造成影响,反而还能多个人一起琢磨,说不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宋书记,你想想,这事有蹊跷呀!”
方振国身子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仿佛在分享一个惊天秘密,“陈阳,我那个女婿,他从那片荒地上,就是萝北云山林场那片荒地,跟乱石滩一样的荒地,他居然从那上面发现了这种石墨!
你想想,这得多离奇!”
方振国顿了顿,给宋清风倒了杯茶,又给自己续上,“这石墨到底能干啥咱们先不想,你想想,陈阳一个搞古董的,突然他说发现了矿产,这两件也不搭边呀!
而且他还去找来了石墨,送到了京城,人家说这地下,就在那片荒地底下,应该有一片巨大的石墨矿床!
矿床!
你明白吗?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小矿脉,是一整片矿床!”
方振国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而现在,小鬼子那个科美集团,他们像疯了一样,死活想要这片荒地建厂房?
我亲自给他选了两块江城的荒地,他们根本就看不上,说什么怕污染我们城市环境,这屁话您信吗?
我反正不信!
这荒地,除了石头,啥也没有,他们要建厂房?
糊弄鬼呢!”
方振国又拿起桌上的报告,在宋清风面前晃了晃,“萝北地理位置特殊,咱俩心里都清楚,这石墨矿要是真被小鬼子发现了,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我不得不多想啊!
这其中,肯定有猫腻!
我琢磨着,这小鬼子,多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宋清风听完方振国的话,也陷入了沉思,他轻轻地点了点头,事情确实太巧了。
这小鬼子的科美集团,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心里也开始犯嘀咕。
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一下,两下,三下……“老方,你说的这些,确实值得深思啊!
这科美集团,来者不善啊!”
宋清风抬起头,疑惑的看着方振国,“那你为什么不跟陈副书记说呢?
他可是主管这方面工作的领导啊!
你把情况跟他说明白了,让他上报,别让小鬼子把这么好的资源给占了!”
“我?”
方振国瞪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指着自己鼻子,说道:“宋书记,您是在开玩笑吧?
陈副书记?
他?
在省里负责什么工作,您比我清楚吧!
他根本就不负责经济建设,也不负责招商引资这一块啊!”
“今天找我谈话的,根本就不应该是他!
就算是省里领导因为科美集团的问题找人谈话,也轮不到他啊!”
宋清风听完方振国的话,眉毛一挑,意味深长地问道:“老方,你的意思是说……”
方振国点了点头,无奈地笑了笑,“宋书记,人家科美集团,那可是大企业啊!
来咱们江东省投资,那肯定跟上面有关系啊!
我这要是真跟陈书记说了,万一真能找出石墨矿,那还好说,这事算办了件好事。
可要是到时候我报上去了,结果什么都找不出来……”
方振国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那我这锅可就背大喽!
这责任,我可承担不起啊!”
听到方振国这么说,宋清风笑了,他伸手指着方振国,说道:“老方啊老方,你可是关大部长的亲家,你还在乎这个?”
方振国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宋书记,你可拉倒吧!
咱们这是哪?
这是江城!
县官不如现管!
真要给我扣个帽子,直接撸下去,我还真能去关大部长家里哭怎么着?
就算我能去哭,我不也下来了么?
这官丢了,面子也没了,得不偿失啊!”
“哈哈哈!”
两人相视一笑,办公室里充满了轻松的气氛。
笑过之后,方振国起身站了起来,“宋书记,我可不跟你这磨叽了,我回市委了,一堆事等着我呢!”
就在方振国起身收拾资料,伸手摸向那份石墨检测报告的时候,宋青云按住了。
“等会!”
宋清风看到方振国想把复印的报告收起来,伸手按住了报告,“这个给我留下,万一以后有什么事情呢!”
方振国想了想,便把报告留给了宋清风。
两人谁也没想到,这份报告在不久之后,竟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此刻,远在云山的宋青云心情愉悦,如同阳光洒满心头,一路哼着小曲儿。
他和马户、振丰三人再次踏上了收货之旅,古玩字画、瓷器玉器,都是他们寻觅的目标。
按照宋青云的计划,再收两天货就准备打道回府了。
因为京城的汉海和加德拍卖会即将开幕,而陈阳这次肯定无法抽身前往,上次见面时陈阳就已经跟他提过这事儿。
这次拍卖会,他和陈阳都有藏品送拍,他得亲自去现场坐镇,也好随时关注拍卖情况。
今天,宋青云带着振丰、马户正在另一个村里溜达着收老物件,突然,一位大婶手里的香炉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位大婶手里拿着一件铜炉,色泽古朴,造型别致。
宋青云心头一喜,快步上前仔细端详,虽然不是梦寐以求的宣德炉,但也是一件明代崇祯年间的冲天耳金片三足炉,这让他欣喜不已。
这件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入手便是一阵温润的触感,沉甸甸的,仿佛蕴藏着岁月的重量。
它直径约莫十二厘米,大小恰好可以盈握于掌心。
炉身三足鼎立,稳稳地支撑着浑圆的炉腹,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静默而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