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015章 罗爷的故事(1/2)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陈阳万万没想到,罗爷怕自己怕到这个地步,怪不得今天这幅缂丝图他看起来一点都不感兴趣呢,原来是怕自己又蒙他!

“罗爷,今天这是真的,我没懵你!”

陈阳示意罗爷坐下来心平气和说说,物件就摆在这,自己整个捡漏过程他都看在眼里,又有姜老作证,这物件绝对是真品。

要不是自己想写本书,自己还不想将这东西转手呢,这不是求到罗爷了么?

姜玉梅在旁边也表示,这次陈阳真没骗他,这缂丝图确实不错,三万块合适。

“就这么大一幅缂丝图,咱们不说十万块,找到合适的主,你转手六七万出手,非常轻松。”

姜玉梅在旁边喝着茶水笑了一下,“我就是没钱,要是有钱,三万块我都想要了。”

缂丝这东西,不怕揉、搓、洗,生蚕丝作经线,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而熟蚕丝作为纬线,又不贯穿全幅作品,增加了缂丝的柔软度,可以历经千年不坏。

这也是为什么宋代书画家,喜欢将自己的作品,制成缂丝的主要原因。

“你像咱们国家博物馆里收藏的南宋沈子蕃的一幅缂丝《梅鹊图轴》,以十五六种色丝装的小梭代笔,巧妙搭配,画面色泽和谐,很好地体现了原画稿疏朗古朴的意趣,画面生动,清丽,典雅,是其为数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更是南宋时期缂丝工艺杰出的代表之一。”

宋青云起身走到了柜台前面,看到后面柜子上的鞋拔子,老是憋不住笑,翘着嘴角向罗爷说道,“罗爷,你留着行。

这玩意你只要找到合适的客户,倒手就挣好几万,比你这些官窑的小碗、小盘子可值钱多了。”

“咱不说别的,就您这对光绪矾红红蝠齐天盘,一对也就四五百块钱,就算你能宰到大头,一对都卖出去,顶多也就卖个千数来块钱,你想想你得卖多少钱能挣好几万,合适!”

被几人这么一说,罗爷心动了。

其实刚才自己听姜玉梅鉴定完之后,罗爷心就动了,可自己被陈阳懵了两次了,抱着不花钱就不吃亏的想法,干脆就不看了,怕自己一看再上当,现在几人这么一说,罗爷心活了。

心里虽然活了,但罗爷嘴上可没服,把嘴一撇,“姓宋的,别看你是会长,但你也不是啥好人!”

“你当我不知道呀,你和陈阳经常把这官窑卖到好几万、甚至都上十万了,凭啥我就得卖几千、几万,万一碰到大客户,我也能一口吃个胖子!”

“哎呦,罗爷你要是这么想,您留着慢慢卖吧!”

宋青云冷哼了一声,“您也不看看,我和陈阳那都是什么客户!”

宋青云表示,来自己这买物件,那都是给高官送礼的,甚至有的人想去京城拜访高官,没有门路,他在自己这里买古董,自己还能给他指点一二,人家不是冲着自己店里古董来的,是奔着问路来的。

还有,陈阳是什么身份,是市委书记的女婿,有一部分根本就不是来买物件的,就是来送钱攀关系的。

现在他老丈人又跟关部长成了亲戚,以后那物件卖便宜了,估计都没人敢买!

“您呢,守着卧佛寺,平日里来的,都是一些知识分子、古董爱好者啥的,”

说道这里,宋青云苦笑着摇摇头,“罗爷不是我看不起您,您也得有,能拿得出这么多钱的客源呀!”

“我......”

罗爷用手摸了摸自己大光头,抬头看看宋青云,又看看陈阳,“不是,古董的生意.....

还能这么做?”

陈阳在旁边嘿嘿嘿一笑,“罗爷,这古董生意,自古就包罗万象。

经济社会,人情关系,自然也包括在里面。

等日后拍卖起来了,那水就更深了!”

说道这里,陈阳突然想起来了,“罗爷,我明年在京城准备开一家拍卖行,您今天要是帮了我,日后您卖不出去的物件,只要送到我那,我一定让你挣个好钱!”

“咱们都是古董门的人,哪有解不开的冤家,您说呢?”

罗爷上下瞟了陈阳两眼,“又出书又开拍卖行的,你咋不上天呢!

不够你嘚瑟的!”

陈阳抿嘴一乐,“您呀别管我是要上天,还是要入地,您就说行不行吧?

要是您心里的疙瘩真解不开,那我现在卷起这幅缂丝图,转身就走!”

说着话,陈阳伸手就准备将缂丝图卷起来,罗爷狠狠拍了他手一下,发出啪的一声,“手怎么那么快呢,我又没说不行。”

随后眉头一皱,表示自己知道的事情也不多,别到时候自己说了,陈阳在把缂丝拿走。

“这样,咱们先说缂丝,三万不能给你,这样,给你一万四,你也不亏!”

一万四?

陈阳和宋青云对视了一眼,这价还的,怎么还有零有整的?

“为啥是一万四呢?”

陈阳好奇的问道。

“你第一次用鞋拔子懵了我六千,第二次用我的玉懵了我一万,这是一万六,我在给你一万四,这不正好三万么!”

罗爷白了一眼陈阳。

我去,你TMD是这么算的!

“两万!”

陈阳把嘴一撇,心里默默想了一下,东西我可以不卖,但我不能让你出去说,坑你又被你收回去了,你要面,我也得要脸呀!

“行就行,不行我也不问你了,回去自己蒙头自己编去!”

说着话,陈阳又要把缂丝卷起来。

“你等会!”

罗爷按住了陈阳的手,低头抿嘴想了半天,最后点点头,表示两万就两万,但陈阳不能反悔。

为了以防万一,自己先给陈阳转钱,之后再说事情。

一切都忙活完了,陈阳收到了钱,罗爷也将缂丝收了起来,几人重新坐下来,罗爷问陈阳到底想知道什么。

陈阳表示自己就是为了写故事,罗爷啥跟自己说啥就行,其余的回去自己编去。

罗爷抽了一口烟,“我爸呀,当时在那边,按照军衔来说,是少校,听他说,那些年江城这地方......”

“罗爷,你等会!”

陈阳把本子打开都准备记了,听到罗爷说他爸,急忙拦住了罗爷。

他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他爸才多大呀!

怎么会有他爸的事呢?

至少得是他爷爷呀!

罗爷听完咧嘴笑了,“哼,我过了年都四十五了!”

“啊!”

陈阳吃惊的看了一眼罗爷,这家伙看起来也就是三十出头,往多了说也就是三十五六,一点都不像四十五的人!

转头看看姜玉梅,姜玉梅看起来得快五十了。

这么说,姜玉梅的父亲和罗爷的父亲,在年龄上倒是对的上了。

姜玉梅白了陈阳一眼,“看我干啥,我过了年四十七了!

咋的,他看着年轻我老呗!”

“不是,不是,”

陈阳笑着摆摆手,“您老也年轻!”

明年罗爷四十五,也就是说他是50年生人,他爸三十岁才有他,也就是说他爸是1920年的出生,这年纪倒是对上了。

那时候江城这边最开始就被小鬼子给占了,情况也是非常复杂,各方人马纷纷都聚集在这片土地上,他父亲当时就派到了这里搞情报工作。

“记住,我父亲当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搞情报,而不是护宝,”

罗爷强调了一遍,“只是在工作中,参与到了护宝行列中。”

那个时候,满洲国推行的是奴化教育,小鬼子将他们的人移民到这片黑土地上生活,并且配备武器,说是为了保护我们,好对抗老毛子。

江城那个时候,小鬼子移民过来的人,要比华夏人高一等,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是来解救我们的,我们必须对他们感恩,所以好东西要先给他们用,好吃的要先给他们吃,好地方要先给他们住。

“那时候咱们华夏人是不能吃大米的,只能玉米面,大米只能小鬼子吃,一旦私自吃大米,就会被判为经济犯,你吃下去了也要开膛破肚,给你从肚子里拿出来!”

罗爷说着,陈阳攥紧了拳头。

小鬼子自大,占了三省之后,他们就开始大量移民,根本就没想过有一天会失败。

正因为这样,沈城故宫里有不少东西还没来得及运回他们国家,全国抗战就爆发了。

当时的江城情况很复杂,老毛子、外国人、小鬼子、特务、国军等等,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在机缘巧合下,罗爷的父亲当时曾不止一次,帮着护宝队将国宝运出三省。

“当时除了沈城故宫的物件以外,还有大帅府的、各个地区军政要员家里、知名人士,还有遗留在民间的等等,”

罗爷抽着烟,回忆着父亲跟自己说的,“小鬼子曾派出几支队伍,在暗中搜寻各种古董,不但是在民间的,还有墓里的,他们也不放过,甚至有几只队伍都去到了内蒙。”

“甚至有时候他们在关外发现的国宝,都要先运送到沈城,之后在运往他们国内,而当时两党都有一支这样的队伍,在暗中跟小鬼子较力!”

罗爷打开了话匣子,说了不少关于护宝队的故事,但没有陈阳想知道关于牛头山的故事。

差不多一个小时过去了,自己知道的说的差不多了,罗爷微微叹了一口气,“其实凭着我父亲做的这些事,到最后不至于落个那种下场,就算不去海对面,也完全可以离开江城这里。”

“直到1946年4月28日的时候,江城最早解放了,这时候我父亲做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