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98章 本王见你也要排队!(1/3)

扁舟轻摇,缓缓驶入荷花渡,在一片绿意盎然中穿行。

目光所及,尽是亭亭如盖的荷叶,高低错落,密密匝匝地铺满了整个水面。

在这无边的碧色之中,点缀着无数娇嫩的荷花。

阳光透过叶间的缝隙洒下,在墨绿的水面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晶莹的水珠在荷叶上滚动,如同珍珠般闪闪发光,随着小舟驶过带起的细微涟漪,水珠倏忽滑落,荡开一圈圈小小的波纹。

扁舟压过荷叶,偶尔发出咯吱的动静。

太阳晒的人懒洋洋的,许靖央也许久没有......

风雪在荒原上卷起千层沙砾,吹过废弃矿场的铁门,发出如鬼哭般的呜咽。

那道斗笠身影缓缓站起,炭笔落地,碎成两截。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铜铃,轻轻一晃,铃声低沉幽远,竟与数百里外归心岭上的童问钟遥相呼应,只是频率微偏,像是刻意模仿却又暗藏异调。

“她以为烧了钟谱、毁了谐心仪,就能斩断‘音’的传承?”

那人冷笑,声音嘶哑如锈铁摩擦,“可声音不在器中,而在人心深处对安宁的渴望。

只要这世道还有痛,还有乱,还有人不愿承担自由的代价……我们便永远不会消亡。”

他将铜铃收入袖中,转身走入矿洞深处。

洞壁潮湿阴冷,却刻满了密密麻麻的音律符号,与《控言录》残篇中的记号如出一辙。

每隔十步,便有一具枯骨盘坐于地,双手交叠置于膝上,仿佛临终仍在修行某种冥想之法。

这些是“静语书院”

的遗徒,十七年来隐姓埋名,以命续音,只为等一个重启之日。

洞底尽头,是一间封闭石室。

墙上悬挂着一幅褪色画卷:九座高塔环立一座巨钟,钟下跪伏万千百姓,头顶皆有细线牵连至钟体,宛如提线木偶。

画旁题字??

**“九镇归流,万籁俱寂”

**。

斗笠人点燃三支香,插于石案之上,而后跪下,低声诵念:“师尊徐景和,弟子周承业幸存至今,未敢忘志。

今虽身残形毁,心火不灭。

谐心仪虽毁,然十二共鸣石已散入民间,化作十二‘安魂器’,藏于市井之间。

一为茶壶鸣音,二为绣鞋踏板,三为书斋挂铃……皆以日常之物为壳,摄心之律为核。”

他顿了顿,抬手揭开斗笠,露出整张被烈火焚毁的脸??

左眼早已失明,右眼却亮得骇人,瞳孔深处似有波纹流转,竟与黑玉片上的纹路隐隐相合。

“我曾是你母亲最信任的乐师。”

他对着虚空低语,“她教我辨惑笛的真音,却不知我也听懂了镇妄钟的伪律。

当她说要毁去钟谱时,我便知道,真正的秩序不能靠一人良知维系,而需千万人自愿沉睡。”

他起身,推开石室暗门。

内里赫然陈列十二具小型音器,形态各异,却皆能发出极细微的共振波。

其中一具形如婴儿摇床,正是近日南方某富户家中所用之物,已有三名幼童夜夜啼哭不止,直至精神涣散;另一具则是京城贵妇流行的熏香炉,点燃后香气与特定音律结合,令人渐生顺从之意。

“阿七啊阿七,你以真实之音唤醒世人,殊不知真实太过锋利,割得人心流血。

人们终将厌倦追问,终将渴望闭眼。”

他轻抚那具熏香炉,嘴角再次扬起,“我会让你亲眼看着,他们如何主动戴上沉默的枷锁。”

与此同时,京城思辨学堂结业典礼刚散,街头巷尾仍回荡着孩童齐诵《问心录》的清亮之声。

阿七乘轿返回府邸,途中忽觉耳畔一阵刺痒,似有极细的嗡鸣钻入颅内。

她猛然掀开轿帘,四顾无人,唯有街角一名卖糖人的老翁正悠悠吹奏竹笛,曲调平和,却让她心头莫名发紧。

“停轿。”

她低喝。

侍卫立刻围拢。

待逼近那老翁时,老人已收笛入袖,笑呵呵递上一支糖龙:“小姐面善,送你一支甜头,愿你一生无忧。”

阿七盯着他袖口露出的一线青布,纹样竟是波浪形,与黑玉片如出一辙。

她不动声色接过糖龙,指尖却悄然弹出一根银针,刺入糖中。

片刻后,银针变黑。

**有毒?

不,是药引**。

她猛地攥紧糖龙,厉声道:“搜他!”

老翁神色不变,只叹一声:“你们总以为毒在口中,却不知最深的毒,在耳朵里。”

话音未落,两名侍卫突然抱住头颅跪倒,口中喃喃:“好安静……真舒服……什么都不用想了……”

其余人亦脚步踉跄,眼神渐趋空洞。

阿七立即取出黑玉片贴于额前,鲜血渗入纹路,一道破音骤然激荡而出。

众人如梦初醒,冷汗涔涔而下。

再看那老翁,已然倒地气绝??

舌根含毒,自尽身亡。

“这不是普通人。”

慧觉法师赶来查验尸体,眉头紧锁,“他耳道深处植入了微型共鸣珠,能将特定音律放大百倍传入脑髓。

这是‘听蛊者’,专门用来播撒驯化之音的活体容器。”

阿七望着手中融化的糖龙,寒意直透脊背。

敌人不再依赖大型装置,而是将思想控制化整为零,藏于贩夫走卒、市井小民之中,甚至借“善意”

之名传播毒音。

“他们已经开始反向渗透。”

她沉声道,“用‘安神’之名,行‘灭思’之实。

下一步,必会针对思辨学堂下手。”

果然,三日后,南方三所学堂接连发生“学生疯癫”

事件。

调查发现,所有发病孩童均曾在课后收到一本免费赠送的《童谣集》,书中配有简易笛谱,名为“安眠曲”



经辨惑仪检测,该曲调每二十四拍便嵌入一次潜意识指令音,长期吹奏会导致判断力衰退、情绪麻木。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批书籍均由“慈幼联合会”

捐赠??

一个成立五年、专事赈济孤贫的慈善组织,其会长竟是先帝御赐“贞节牌坊”

的沈家远亲,沈老太太柳氏!

阿七亲自带人查封会馆,在密室中查获大量未寄出的童谣书,以及一份名单:上面列有全国一百零八所思辨学堂的负责人姓名、家庭住址、子女信息,标注着“可感化”

“需监控”

“宜清除”

等字样。

“柳氏……”

沈昭明闻讯赶来,脸色铁青,“她是母妃的表姑,早年守寡,一直低调奉佛,从未惹是生非。

怎会……”

“因为她不是一个人。”

阿七翻开账册最后一页,赫然记载:“每月初七,归流堂金主齐聚‘静心庵’,以香火为掩,行议事之实。

资金来源包括盐铁走私、私铸铜钱、海外贸易,年入白银逾百万两。”

她抬头看向沈昭明:“你以为周文渊是幕后主使?

错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