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72章 《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2/2)

众所周知,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接替王濛担任《人民文学》主编职务的正是刘鑫武。

而刘鑫武在《人民文学》任职主编仅仅不到一年时间便被免去了职务。

包括在后世。

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刘鑫武这个名字,听的最多的,也是因为他在《百家讲坛》的时候在红学、在《红楼梦》上做出的一些造诣。

他的文学已经不被提起了。

而刘鑫武又是80年代身处文学最中心的一个角色,是文学明星般的存在,像余华、苏童这样的后来者在后世都鲜为人知,他在后世怎么就边缘化了呢?

理由很简单。

总而言之,刘鑫武自己作死,江弦可不陪着,从他上任起就一直盯防着这部的出现,这次一送上来,他便雷霆手段,立刻拿下。

而刘鑫武哪里知道另一条时间线上的故事。

此刻,江弦这一番话,如同冰水浇在他的心头。

他明白了江弦不是没看这,而是带着一套完全不同的标准在看,在他看来,江弦有一套与他以及几个审稿编辑乃至高行健所理解的“艺术性”

都截然不同的标准。

嗯,他之前绕开崔道怡、王朝垠直接找周明终审的“小聪明”

,在江弦这个层级面前不堪一击。

而所谓“程序不合理”

的暗示,更是被江弦轻描淡写地忽略了 ——他是主编,他有这个权力。

刘鑫武张了张嘴,想辩驳江弦对内容和作者动机的曲解,想质问难道展示文化差异和苦难反思就是“不合拍”

、“有风险”



甚至想吼出来“你这样只会扼杀真正的创作!”

.

但看着江弦那副不容置疑的神情,听着他口中流出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刘鑫武忽然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和悲愤。

你江弦当年就没触碰过敏感题材?

什么意思?

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撕烂别人的伞?!

王一地和徐德霞早已眼观鼻,鼻观心,不敢有任何小动作。

至于刘鑫武,他深深地吸一口气,再重重地呼出来。

“等中国文学只剩下你的儿童故事,你就得偿所愿了!”

撂下这么一句狠话,刘鑫武也不再争辩什么,猛地转身,“砰”

地一声带上了主编办公室沉重的门。

办公室里,王一地和徐德霞都懵了。

这么大脾气?

到底江弦和刘鑫武谁年纪更小啊,怎么感觉江弦做事儿一套一套的,刘鑫武就那么冲动.

而且说的那叫什么话?

等中国文学只剩下你的儿童故事,你就得偿所愿了?

王一地寻思那也太爽了!

要是中国文学都是《小王子》这种水平的,那这文学实力,不说超越法国文学、俄国文学,至少也够和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拼一下肌肉了。

咋想的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