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11章 合成终成(1/3)

姜昆反应也很快。

脑子一转,立马琢磨过来。

观众们当真事听了!

可不嘛,姜昆一回想,刚才从他掉进老虎洞的那一刹那,几乎每个人的神经都紧张起来,眼巴巴地瞪着他。

现在一看,那架势,甭说观众不乐,那个氛围,连他都不敢乐了。

可现在已经演上了,甭管怎么样,总得继续演完。

“这老虎一蹬我,我脑子激灵一下,‘蹭蹭蹭’涌现出许多英雄形象!”

“嘿!

还英雄形象!”

“我抬头一看,上面好些人看着我呢,咱们是时代的青年,当着这么多人掉到老虎的嘴边儿上,不能给青年人丢脸!

过去你们听那京戏《武松打虎》好不好?”

“好哇!”

“好?

那是假的!

今天哥们儿在这儿练真的!

实打实让你们诸位开开眼!”

“哦,要打虎,你还真行。”

“行什么?”

“想得不错。”

“想得是不错,腿可得站起来啊!”

“腿都软了!”

“当时我是这么考虑,咱们都进行过法制教育。”

“那是。”

“有个‘动物保护法’您知道吗?

谁打死老虎,判刑两年呐!”

“你这法制观念还挺强。”

“你说这是谁定的这个法啊?

合着我打老虎犯法,老虎吃我白吃?”

“那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

“妇女儿童你保护,那野生动物虎背熊腰的,你保护它干吗?”

“那也要保护。”

“我这儿正琢磨呢,上边儿可乱了。

这个喊:‘来人呐!

快点救人呐,有人掉老虎洞里了!

’ 还有人给我打气:‘哎,哥们儿,挺住!

’ 我一听:‘什么?

挺住?

这是什么地方?

我挺得住吗!

你们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们下来挺一个我看看!

’”

“人家不是为你着急吗?”

“那也不能这么乱呀!

一个老大爷跟我喊:‘孩子,打虎得有个家伙,来,把我这拐棍儿扔给你!

’”

“拐棍啊?”

“有个大嫂跟我叫:‘兄弟,要刀吗?

大嫂这儿有水果刀儿!

’”

“嘿!

您瞧这两件武器。”

“这个出主意往里扔砖头让我踩着往上爬; 那个出主意说扔一根儿烟让我抽一口先提提精神。

一位老大娘心眼儿真不错,心地善良,眼泪都出来了,趴在边儿上跟我喊: ‘孩子,给你一支钢笔,有什么话你先写下来!

’”

“哎哟,这位老大娘真是有意思。”

“您听听这份乱!

也没人出来组织组织。

哪怕先成立个虎口救人临时小组呢!”

“那哪来得及啊?”

“那扔这水果刀、拐棍儿管用吗?”

“这两件武器打虎是差点儿。”

“老虎正犯懒呢,我干什么呀,我拿拐棍儿捅老虎?”

“哎,别介,那非把老虎捅精神了不可。”

“再说上边那老头儿,你什么眼神儿呀?

你看你拐棍儿扔这地方。”

“什么地方?”

“正扔老虎屁股后头!

我一够,再揪老虎尾巴上!”

“哎哟,你可别乱动啊!”

“.”

姜昆和唐杰忠俩人声嘶力竭地演完这么一场。

让他和唐杰忠欣慰的是,现场的掌声还行。

不过姜昆也明白,这掌声恐怕不是因为他的相声可乐,而是因为老虎最后没吃他,所以都在为他的“绝处逢生”

感到庆幸。

“怎么会这样呢?”

姜昆有点儿诧异。

这部《虎口遐想》,绝对的好相声啊,虽然是“一头沉”

的相声段子。

“一头沉”

就是说逗哏台词和表演分量较重,捧哏分量相对较轻,不跟“子母哏”

似得,逗哏和捧哏台词量相当。

虽然《虎口遐想》是“一头沉”

,但这相声的重点不是叙述故事情节,而是逗哏来模拟掉进老虎洞里的青年工人。

那种自言自语、浮想联翩,观众们看着就非常的亲切、生动。

捧哏的唐杰忠呢,就运用些蹬、谝、卖、踹的辅助手法,来配合他逗哏,最后表述某些青年人腹内空空、嘴硬心虚的心态。

通过这么一段荒唐出了圈儿的故事,让这出惊险奇诈的场面,变成使人哄笑的喜剧。

在姜昆看来,江弦写的这么一出相声,绝对算是相声创作中的“另类”

,也是相声的一个新品种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