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88章 顶牛(2/3)

据理力争,这电影最后能不能顺利上映都是问题。

“王老师,我听明白了。”

江弦道。

现在的问题其实就是金鸡、百花两大奖为《芙蓉镇》一部电影在和‘华之俏’顶牛。”

金鸡、百花的结果没办法轻易改变啊。

金鸡奖还好说,是专家评出来的,可以稍微“灵活”

一点。

但百花奖就不行了,这可是观众们亲手一票一票投出来的奖!

是人民群众一票一票投出来的!

“华之俏”

就算是一向作风强硬,怎么的,你还要和人民群众对着干啊?

所以现在是百花奖和金鸡奖两奖与“华之俏”

顶牛。

局势就这么僵住了。

这个卡住是双向的。

不仅百花奖和金鸡奖被“华之俏”

给拦住。

另一边,“华之俏”

也同样因为现在的局势陷入两难,无计可施。

“我听说有人给他出了个招。”

王濛一脸玩味的笑笑,“有人给他解难,想出了一条计策,说索性把金鸡奖、百花奖合二为一,就一个电影评奖,这样的话,《芙蓉镇》从客观层面上其实就得了一个奖,这样影片得奖的影响也多少能消解一些。”

“这还真是个鬼才”

江弦无语。

就因为见不得《芙蓉镇》好,连把金鸡奖、百花奖合二为一的提议都搬出来了?

“不过电影界反对这么干的呼声也很大。”

王濛说,“影协的书记罗艺军和张清两个人联合起来个人署名给相关部门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坚决的反对意见。

当然了,这俩人肯定不足以让他死心,后面我听说又征求了好几家有关单位的意见,因为没得到多少人的支持,最后这才作罢。”

“金鸡奖可是让专家们评的,谁愿意就因为这种事儿轻易的把话语权交出去。”

江弦吐槽说。

“我最近听说又有人想了个主意。”

王濛笑了笑,“是影协书记罗艺军给我讲的,说他家里那天去了一位客人,给他讲,百花奖评选结束都这么多个月了,结果一直没有公布,《大众电影》有大批读者来信质问,不好答复。

另一边,金鸡奖的评选也不能启动,电影界许多人都在打听原因,外界也在议论纷纷。

影协这么继续和领导顶牛也不是办法,而且老这么下去容易被动。

于是这人给老罗建议说:如果影协给主管部门打个报告,说,说1986年金鸡奖、百花奖的评选暂停一年,领导肯定马上就会批复同意。”

“这是个啥狗屁方案?”

江弦毫不留情的骂个一句。

“百花奖是在他老人家提议下办起来的,金鸡奖和百花奖一样,这都是老一代电影人经过多年努力才创建起来的,是老一代留给下一代电影人们的宝贵文化财富。

就算是影协,也只有责任把双奖办得更好,有什么资格说停办?

停办一年都不行。”

“罗艺军也是这个态度。”

王濛道:“影协大部分人,和罗艺军的立场还是相同的,都不同意。”

和王濛聊了半天,江弦才告辞坐进自己的车里,回想着王濛说的那些话。

就因为一部《芙蓉镇》,金鸡、百花又是要合并,又是要停办。

江弦有点无语。

这都干的是人事儿么?

这是把他当日本人整啊?

贝托鲁奇是丝毫都不磨叽,《末代皇帝》马上就进入到拍摄状态。

电影第一场拍的戏是在北影厂里仿清建筑群之中,就是为了拍《骆驼祥子》搭的那条“明清风情街”



江弦顺道儿去看了看北影厂的另一道街,为了筹拍87版《红楼梦》,斥巨资重现出的《红楼梦》“荣宁府”



这会儿还没建设完全,像是贾母院儿这些地方仍在施工之中。

“头儿。”

陈皑鸽身披甲胄,屁颠屁颠找到江弦,“您快帮我瞧瞧,我这句词儿到底怎么念的?”

陈皑鸽是个e人,跑来只为了看看老外是怎么拍电影的,转头凭借超强社交能力勾搭上了贝托鲁奇,头一夜跟贝托鲁奇商业互吹了大半宿,喝得眼睛都肿了。

“你不是学过英语么?”

“害,我那水平忒次了,再说了,这诏书上生词儿也太多了,也太长了。”

“.”

江弦给这厮辅导一番。

还真不是大导英语水平次。

陈皑鸽演的情节是半夜带兵闯入醇亲王府,向溥仪的父亲宣读慈禧的诏书。

这段台词儿是英文的,很长就不说了,更要命的是,那个诏书不是一般的英文,尽是些稀奇古怪的生僻单词。

贝托鲁奇认为,只有以非口语化的皇室腔调和措辞撰写,才符合宫廷诏书的韵味。

所以组里专门的语言专家,每天都在现场抠字眼儿,场记甚至会把每个人实际说的台词在现场用打字机再打出来。

“哎呦,这也太难了。”

大导学了一会儿就汗流浃背,给江弦侃起别的东西。

“瞧瞧人家老外拍戏,气派!

太气派了!

我就没见过这么牛逼的。”

“您可能不知道,他们在北影院儿里架了口直径两米的大锅,每天就熬布料、染色,给衣服做旧。

我刚看了一眼,别说演员了,连片场的乞丐衣服都做得跟真乞丐似得。”

“我操,我操,太牛逼了。”

陈皑鸽一个劲儿地念叨着。

江弦一脸不屑。

乞丐牛逼?

那是你还没看到主演的呢!

这电影的主演衣服华丽到什么程度呢?

当年电影刚一拍完,剧组就在罗马办起了服装展。

考究,华丽。

最夸张的就是慈禧身上那件儿,多达50磅重,且衣服上所有刺绣都由蜡先雕刻,然后铸铝,最后再镀金。

这场慈禧的戏也很快开拍。

就在北影厂最大的摄影棚。

江弦到片场去的时候吓了一跳。

他也在北影厂呆过,知道这间摄影棚有多大。

足足17000平米!

可这会儿,17000平米的空间被贝托鲁奇摆的满满登登。

走进场景中,先见到的是竖立在墙边上一座座的佛龛像,一个个呲牙咧嘴,青面獠牙,场地中间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龙床,上面雕刻着象征皇权的黄龙饰物,做工相当精细 “这也太西方猎奇视角了.”

江弦无语。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