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35章 把江弦给我“请”出去!(2/3)

“是江弦同志吧。”

“这是阮副台长,阮若琳。”

黄一鹤介绍道。

“阮若琳?”

江弦对她有印象,这位副台长原本是江西作协里的理事,后来调任到了央视。

《红楼梦》《西游记》《末代皇帝》都是这位主持拍摄的。

说的《末代皇帝》是电视剧版,陈道明主演的那个,不是尊龙拍的那个。

“我刚才听着江弦同志在讨论.

陈冲?”

阮若琳挑了挑眉,“这件事,我之前就听黄导和我汇报过了,怎么?

江弦同志是对陈冲有什么意见?”

“意见谈不上,我就是希望央视能慎重一点儿,仔细想想后果。”

江弦语气冰冷。

“后果?”

阮若琳笑了笑,“陈冲呢,去国外留学多年,很久没出现在银幕上了,我想,今年如果她能登场,对观众们来说应该会是个惊喜。”

说完,她又轻咳一声,低声道: “至于朱琳同志,今年还是先专心拍摄《红楼梦》,日后总有机会在台上亮相的,就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因为这种事情三番五次的跑来提意见了。”

江弦无语。

“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阻挠陈冲上春晚,在央视这些人的眼里,原因竟然成了朱琳?!

“行了,这里乱糟糟的,江弦同志还是早些回去吧。”

阮若琳开口道。

“.”

江弦这哪还听不懂阮若琳的言外之意。

这是下了逐客令,要“请”

他出去了。

“行,那我就告辞了。”

他冷笑一声,也不愿意多留,既然央视固执己见,那他还多管什么闲事儿。

“小徐。”

“主编。”

“把刚才给你的东西给我。”

“.”

徐晨辉一愣,马上想到江弦话里的意思,把春晚入场券从口袋里取出来交过去。

江弦把券递到黄一鹤手上,“黄导,天气太冷,这晚会,我就不去看了。”

“哎呀,江弦同志,这.”

不等黄一鹤再说什么,江弦转身离开筹备组,徐晨辉见状,有些生气的瞪了众人一眼,紧随着江弦出去。

“这个干部也太气人了。”

“牛什么牛?”

“您给他们面子,给他们提意见,还说这种话出来!”

江弦笑着点上一支烟,“老话不是说过么?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他们非要这样搞,那就由他们去吧。”

“您去哪儿?”

“回家吧。”

“哎。”

徐晨辉答应一声,伏尔加开往景山东胡同的院子。

年关将近,胡同里尤其热闹,到处都是耸动的人群。

这会儿车辆的劣势就体现了出来,车子开不快,旁边儿围了一群看稀罕的小孩儿,徐晨辉不得已,只好摇下窗户,呵斥扒车窗的皮猴们: “起开点儿!

蹭掉块漆把你们家户口本卖了都赔不起!”

街道干部侯逸晨眼疾手快,三步并两步,两步并一大步,飞奔过来,上去就给几个熊孩子屁股上一人来了一脚。

“滚犊子!”

“反了你们了!”

委员会可是叮嘱过,这是他们街道的大作家的车!

要十二分小心的保护起来!

把熊孩子都赶走,这才一脸恭敬朝着车窗里面笑笑,“您回来了。”

“嗯。”

江弦点点头,感觉自己牛叉的跟李达康似得。

也不是他故意摆架子,实在是身份到这儿了,干啥都无形中有了架子。

“唉,难怪权力的滋味儿让人着迷。”

“我竟然也渐渐沉沦其中了。”

春晚的事儿江弦没太挂在心上。

也不需要他出手报复什么。

等陈冲春晚亮相,阮若琳她们自然会为今天的决定后悔。

他好不容易休息几天,钻进书房琢磨起此前以灵感【大学生】

和【音乐】

所合成的那篇。

这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又特殊的地位。

因为的原作者,不是一位纯粹的作家,而是一个音乐人。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文坛还是寻根文学的地盘,而随着这位音乐人的横空出世,文坛刮起强劲的旋风,一个本是学音乐的人引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的产生。

甚至在很多评论家眼中,他们都认为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现代派。

此外,这篇对于改开来说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若干年后被官方收录进入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



江弦在写东西,可在徐晨辉看来,事情不是这个样子的。

“嫂子,江哥他被央视的人给气着了。”

徐晨辉小声给朱琳透露。

“怎么了?”

朱琳疑惑,还有人能气着江弦?

这可真是够牛的。

反正迄今为止,她还没见过江弦能在谁身上吃亏。

“可气人了,我今儿不是和江哥一块儿去春晚筹备组了么”

徐晨辉快速的把事情讲了一遍。

朱琳把事情听完。

别说江弦生气了,她都有点儿生气。

“央视怎么这样?!”

“这都什么人啊。”

徐晨辉点头,“就是啊,反正我今年是肯定不看这春晚了,让他们自个儿办去吧。”

说罢,又叮嘱道: “嫂子,你们可记着,除夕晚上也别看春晚了,今天这事儿闹得这么不痛快,别往江哥一看着直播,心里面又添了堵。”

“知道了小徐,你费心了。”

“没事儿,应该的。”

有了徐晨辉的这次透露,江弦和央视春晚筹备组那边儿闹了矛盾还被“请”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