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10章 见证物种多样性(2/3)

先把楼下的这些闹事儿的人解决掉要紧。

要怪,就怪他们作家出版社当初布置任务的时候没想明白,这才让他们这会儿这么被动。

“唉,这个江弦,写火就算了,怎么办一本刊物也能火成这样?”

姚笑愚嘀咕着说。

翠花胡同6号院子。

“同志,还是你们的信。”

邮递员将一大袋子信递到朱伟面前,笑了笑:“这些都是,你们这杂志办的真火,这两天我净往你们这儿跑了。”

“可不是么。”

朱伟叹了口气。

这两天他一会儿出来收一堆信。

这哪是当编辑?

这是当力工啊!

“回头可得跟江主编说说,咱们得弄一收发室,不然我都没空审稿子了。”

朱伟带着一袋子信回到办公室,朝着坐在椅子上的郑渊洁说。

嘴上在埋怨,心里其实还是挺高兴的。

这两天铺天盖地的读者来信透露着一个信息: 他们《人民文摘》火了!

这两天郑渊洁也不忙活他那《童话大王》了,没事儿就过来朱伟这儿看读者们的来信。

“这几天收着有一千封没有?”

郑渊洁问。

“有了吧,肯定有一千封了。”

朱伟说,“我这儿都快搁不下了,这还没个一千封?”

“我觉得也有了。”

郑渊洁望着四周,感叹道:“创刊号就收着这么多信,我觉着主编以后得再找一院子,专门放读者们的信,不然恐怕是真放不下。”

“专门弄一院子放信?”

朱伟笑出了声,“老郑,真不愧是童话作家,你也是真敢想,买房子放信这么奢侈的事都能想的出来。”

“.”

郑渊洁不语,只是低头拆信,他手上这封有点厚度,是一名工人同志寄来的,并不是单纯的参与抽奖,而是一封表扬信: “同志你好,我是SY市机械厂的一名普通钳工,今天特意从厂里借了信纸信封,想和你们说说心里话。”

“我是前天在厂阅览室偶然翻到了《人民文摘》,本想着就随便翻翻,没想到这一看就放不下手。”

“午休时我捧着杂志坐在车床边上读,连食堂打饭的铃声都没听见,还是车间主任拍我肩膀才反应过来,还叫他笑话我‘书虫钻了铁疙瘩’!”

“午休读不完,下班后我把杂志藏在工具箱里带回家,夜里就着十五瓦灯泡读了一遍又一遍。”

“我特喜欢那个讲袁先生的故事,没想到还有农民一样每天钻在田间地头里的科学家。”

“现在这刊物已经在车间里悄悄传开了,工友们都抢着借阅,宣传科李干事还抄录了刊物里的诗贴在黑板报上。”

“一本杂志能让大伙儿在机床轰鸣中听见诗吟,实在是了不起。”

“最后,希望你们能多登些科学家的奋斗故事,我们工人建设‘四化’正需要这种精神头。”

“另外,如果能增加点浅显的科技知识栏目就更好了,大伙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都想进步一下。”

“再提个小建议:字印得再大点行不?

老张他们几个老师傅看小字费劲呢。”

“——此致敬礼!”

郑渊洁美滋滋的读完这封来自工人同志的表扬信,又看见信纸末尾用蓝黑钢笔工整的补了一句: “另附半市斤粮票,望收下这份心意,给编辑同志买杯茶水润润嗓。”

果然,一看信封里头,合合适适的半市斤粮票。

“读者朋友们也太热情了!”

拿着粮票,初入编辑一行的郑渊洁,被读者们的这份热情感动的眼眶都有些湿热。

感受到读者们的鼓励,他感觉自己继续办刊物都充满动力了!

“有人不?

有人不?”

听着院儿门口又有人嚷嚷,朱伟叹一口气,“得,肯定是又有读者来信了。”

“来了!”

他答应一声,大步来到门口,这才发现不是邮递员,是几个20出头的年轻人。

“你们这儿就是《人民文摘》的编辑部啊。”

“是啊。”

朱伟点点头,“你们几位有事儿么?”

“没事儿。”

几个年轻人笑了笑,“我们就是来问问你,能不能给我们送几辆自行车啊?”

“送?”

“你们杂志后面不是说送自行车么?”

另一个小年轻嚷嚷道。

“.”

朱伟无语,“我们那是抽奖,从答出题目的读者里头抽一个人出来,你们想要就回去写信给我们,有几率能抽着你。”

“写信?

写个屁啊。”

一个年轻人一副泼皮模样,“我们都到这儿来了,他们写信的哪有我们真诚啊,您干脆就给我们得了。”

“就是啊。”

“给我们吧。”

其他人跟着吵吵。

朱伟有点生气,“你们这不是耍无赖么?”

“怎么着啊?”

那年轻人自带一种二逼青年味道,“你说谁无赖呢?”

“就是啊,怎么还骂人呢?

你们编辑部也太不友好了。”

“Tui!

敢诋毁我们劳动人民,信不信给你们大门砸了。”

“你们敢!”

朱伟一个文化人,哪对付得了这帮顽主,气的青筋直跳。

一个个头不高的男人撸了撸袖子,“嘿,今天要么把自行车交出来,要么我们.”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只见一位身着制服的警察叔叔走了过来。

“都干啥呢?

你们是什么人?

都堵在这儿干什么?”

“.

我们。”

几个年轻人秒怂,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

丁睿诚嘴上怒喝,心里庆幸。

丁睿诚是翠花胡同所属派出所的所长。

区里治安科那边的领导,特意叮嘱过他,要他特别关照翠花胡同6号院子这一片。

特别关照的原因也很简单。

这院子是江弦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