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310章 “女中魁首戴凤莲”(2/2)

8万字,勉强算得上是一部长篇。

注意,还有一部叫《红高粱家族》,那是莫言后来写的以《红高粱》为首篇的系列,字数更多,内容也更多。

至于江弦这次合成的,就只有《红高粱》这一篇。

“江弦,看来这回你又要给文坛带来一次更大的震撼了。”

王濛笑着说。

“王老师,您过奖了。”

江弦自谦说。

“丰腴、鲜活、生生不息、挺拔坚韧、野性自由。”

王濛掰着手指头,感叹道:“这个戴凤莲写的有魅力,凡是高粱生长的的品格品性,这个女人身上都有。”

说罢,他拍了拍江弦肩膀。

“你这篇真好,你写到了一种堪称顶尖的高度,看好的时候感觉是很明显的,打到我的劲儿贯穿了全篇。”

王濛的这番褒奖说的都是心里实话,在今天这场研讨会上,更进一步了解《红高粱》这篇以后,他可以下定论的说,江弦的文学水平已经又踏上了一个新的层次、新的高度。

他问:“你这篇写了多久?”

“大概14天吧。”

江弦回答说。

“14天?!”

王濛一脸的不可思议的看着江弦。

特妈的,写东西这么快?!

王濛不知道,江弦这个14天已经很慢了,原作者莫言写《红高粱》只用了一个星期。

平均一天一万多字,这个速度连网文作家都得流泪,写文学的作家得喊这玩意儿是妖孽。

不过这还不算莫言最吓人的记录。

最吓人的是他写《丰乳肥臀》这部50万字的只用了43天。

什么概念呢?

《白鹿原》也是一部50万字的长篇,而作者陈忠实写《白鹿原》花费了整整6年。

后来余华曾经说过,莫言的这部《丰乳肥臀》一发出去,骂声一片,都说你这43天写了50万字,你写什么呢?

你肯定是瞎写。

莫言一听害怕了,赶紧编了个借口,跟人家说:“我构思就花了40年。”

实际上,什么构思了40年,就只用了43天。

“江弦,还有件事情。”

王濛拉着江弦,去到一个僻静的角落。

“王老师,有什么事儿啊?”

王濛严肃道:“前段时间,光未然同志找我谈了几个小时的话。”

“光老找您?”

江弦精神一振,隐约猜到什么,不过没有说破,静静等着王濛自己讲。

“光老认为,《人民文学》的办刊质量在下降,他说看了82年第四期上的十一篇短篇,认为《人民文学》到了一个该改版的时候了,这个刊物生命力不够强了。”

“《人民文学》质量下降.”

这一点,江弦觉得是《人民文学》这部刊物始终存在的问题。

虽然顶着皇家刊物的皇冠,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人民文学》注定是束手束脚,在选稿上不能像《收获》《十月》这些杂志一样百花齐放。

“光老身兼中作协党组书记之职,不过他觉得自己工作繁忙,加上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兼任主编不是长久之计。”

王濛抽出支烟递给江弦,“他和我提出,想邀请我主持《人民文学》。”

“哟,这是大事儿啊!”

江弦激动起来。

“光老想调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蒋子龙同志。”

“哎呦,有你们二位,那《人民文学》岂不是如虎添翼,质量一期超过一期。”

江弦放着彩虹屁,不过心里明镜一样知道,最后只有王濛被调了过去,蒋子龙借调事没有成功,天津那边并不放他。

理由呢,光未然日记里也写过,因为周洋的事情,天津要给他摆脸色。

“害,我还没决定去不去。”

王濛笑了笑。

他很清楚,如果去主持《人民文学》这部刊物,未来很难再继续他的创作事业。

“去啊。”

江弦诚恳的说,“王濛老师,您的编辑才能,在《京城文学》的时候我就能看出来了,有你主持《京城文学》,这部刊物的面貌都和以前不同了。”

“那是大家共同的功劳。”

王濛笑着自谦一句,随后看向江弦,“光老不光提了调我去《人民文学》担任主编的事情,他还提出,想对《人民文学》的编委会进行重组。”

“重组编委会?

这可是一件大事儿。”

“嗯,光老这次的决心很大。”

王濛点头道:“重组编委会,我接手《人民文学》也会顺利一些。

毕竟我在《人民文学》没有什么熟人,要做工作,恐怕很难以施展开,或者说要熟悉一段时间以后,工作才能做的顺利一点。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身边要有几个熟悉的同志。”

说着,他看向江弦,眼神炙热。

“江弦,你愿不愿意跟我一块儿调去《人民文学》?”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