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97章 颁奖典礼来了(2/3)

谁不是文学爱好者过来的。

“刚才三位同志说湛容老师的自然和王蒙老师的复杂晦涩。

我们其实可以这样理解:王蒙老师的作品其实是实验性质的,带着浓重的西方色彩,他在意识流流动的过程中融入了更多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哲思。

而湛容老师的《人到中年》,则有种将西方叙述技巧本土化的味道,更有自己擅长的东西。

这一点其实无关高下,是个人风格的问题。”

程开颜笑了笑,解释起来。

“原来是这样......

那同志你觉得哪种类型适合学习呢?”

湘南作家显然是个想进步的,听了这一番分析,就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肚子里有墨水,不是那种常见的夸夸其谈的文学青年。

“湛容老师的吧,湛容老师对意识流很有她自己的理解。

我个人将其称之为病理性意识流。

程开颜想了想回答道。

“病理性?”

三人相看一眼,都有些惊讶。

“病理性意识流?

这个词概括的真好啊!”

年轻编辑惊呼起来,夸赞道。

“能仔细说说吗?

同志?”

就连刚才还有些轻视程开颜的白作家也郑重起来。

“湛容老师很巧妙的运用了心肌梗塞并发脑缺氧后,昏迷引发的梦境,幻觉,记忆碎片等等。

这些都是医学上的生理象,成为意识流的叙事依据。

同时通过医疗器械具象化意识流流动的过程。

比如:从女主角看到手术钳的反光,画面流动到冬季托儿所玻璃上的冰花,又流动到女儿冻僵微红的手指……………”

程开颜点点头,继续分析着。

一边说一边瞅了眼湘南老哥,他很有学习的劲头啊,不过那个瘦瘦的作家就有点吃老本的意味了。

“原来是这样......

真妙啊,倚靠视觉......

哦不,准确来说是依靠五感的手法流动意识也太妙了了。”

胡作家沉思道。

“这么一说的确很适合学习啊!”

此时众人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样,显然已经信了一大半。

“不用过于迷信西方技巧,化用技巧,扎根自己的故事即可。

程开颜又加了一句。

几人因为意识流而结缘,聊了一会儿。

“小程同志,你是京城的作家还是跟着哪个出版社一起来的啊?”

厉编辑好奇的问,来参加颁奖的杂志社除了编辑之外,有时候还会带一些有天赋的作家来见见世面,拓宽人脉。

“京城的,我自个儿过来的。”

程开颜笑着解释道,这么说倒也没错。

“哦哦本地的啊。”

三人相视一眼,是自己过来看热闹的啊。

“那这样吧,一会儿小同志你跟我们一起进去吧,我带你进去看看。”

湘南的作家爽朗一笑,热情的邀请。

“再看看吧,我找朋友,实在没找到就跟你们......”

程开颜话还没说完,身后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找你半天呢!

你躲在这儿干嘛呢?

怕被人围住看热闹啊?”

一个年轻女同志的声音传来。

程开颜回头一看,面露惊喜:“陈姗姗?!

你也来了,好久不见了啊!”

“好久不见!

我怎么就不能来了?”

“走走走,杨主编和王蒙老师张光年老师他们在一起呢。”

陈姗姗咧嘴一笑,虽说只是一面之缘,但眼前这个家伙给她留下的印象真的很深刻。

去年过年还一起打过牌,看过表演,吃过饭呢。

应该算是朋友了。

“这是?”

胡作家挠了挠头,看来小程不用他们带了。

“我朋友,我跟他们进去就好,一会儿里面见。”

程开颜简单介绍了下,随后和三人挥手告别,跟着陈姗姗转身离开了。

“他们要去王蒙老师和张光年老师那儿?”

白作家好奇的问道,看向程开颜二人背影有些羡慕。

那可是《人民文学》的主编,还有全国都闻名的大作家王蒙老师。

“应该是跟着去见见文坛前辈,毕竟小程是个挺有天赋的年轻人。”

胡作家解释了下。

不过厉编辑却低头沉思起来,自语道:“这个女同志好像是江城《芳草》杂志社的编辑,前天我们主编还和他们一起吃过饭,我还有印象。

“对了她叫什么来着?”

厉编辑忽然问。

“好像是陈姗姗吧?”

胡作家解释道。

“陈姗姗?

我想起来,她就是《芳草》的编辑啊,难怪能认识王蒙老师他们。

这个陈姗姗真是好运啊,看程开颜老师的第一部纯文学作品就被她发掘到了。”

厉编辑眼神很是羡慕的说,发掘一部经典的作品,是能够让他的编辑都为此受益的。

“是啊,话说程开颜老师今年有五部作品入围吧?

太吓人了。”

胡作家感慨道,据说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还挺想跟这个文学界赫赫有名的大才子聊聊呢。

“等等......

程开颜?

程?”

白作家忽然有些惊疑不定的自语道。

“怎么了?”

二人好奇的问。

“没什么,应该是我想多了。”

白作家摇摇头,说起来刚才的年轻人应该和这个陈姗姗应该是亲戚之类的吧,一个姓来着。

另一边。

程开颜也终于在在陈姗姗的带领下找到了大部队。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