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赵大人来了,百姓心就暖了(2/2)
赵安只是微微点头没有直接反驳,尔后吩咐各部将领到大帐议事。
半个时辰后,中军大帐内抚标及淮南绿营的十几名将领分列两旁,另有率一千总督标兵前来参战的几名督标军官。
赵安坐在主位上,手中端着个瓷碗。
这瓷碗是赵安无意得到的,当时就觉稀奇有趣,因为瓷碗底部刻的竟是“大明康熙年制”字样。
大明康熙年制?
这不杂种么?
但这瓷碗绝对不是赝品,因为赵安了解到还有大明乾隆年制款式呢。
原因肯定不是工匠心怀故明,而是大明两字在“外贸”市场的价值远高于大清。
同样的产品,印大明字样能卖一百文,印大清字样只能卖三十文。
巨额利润之下,当然得印大明字样了。
种种迹象表明,别说康熙了,就是现在的乾隆老太爷都默认这个荒唐年号的存在。
钱嘛,谁不喜欢。
何况又不是内销。
将领到齐后,赵安开门见山询问将领们意见。
“大人!”
一名满脸络腮胡的守备第一个出列,意见和汪参将一样都认为清军兵力占优,对付一个只有三四百人把守的小寨子没必要太过稳重。
赵安微微一笑,问这守备:“若让你率兵攻打需要多少兵力,几日可破?”
那守备昂首道:“给末将一千精兵,三日之内必破此寨!”
赵安点头道:“会折损多少士卒?”
“这个.”
那守备迟疑了一下,“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估计估计会折损两三百人。”
赵安未置可否,又看向其他将领:“诸位以为呢?”
抚标都司杜度忙上前一步道:“大人,末将以为张守备过于乐观,那黑岩寨地势险要,强攻恐怕损失更大,眼下盐匪与外界联络已被我军切断,末将以为只需将他们围住,用不了多久盐匪不战自溃,如此,何必强攻!”
一直跟着藩台大人的杜度显然知道藩台大人的心思,因而这是紧跟表态。
赵安起身走到帐中悬挂的地图前:“诸位可知,为何这黑岩寨的盐匪能够盘踞此地多年?”
见众人不语,继续道:“不是因为他们多么骁勇善战,而是因为他们熟悉地形,来去自如。我们大军一来他们就缩回寨中;我们一走,他们又出来活动.强攻此寨,我军官兵必然折损极大,若能攻取此寨倒也罢了,若攻不了我军士气必受影响。”
稍顿,“若本官没有猜错,想来那盐匪也是盼着官军强攻的。”
众将听后若有所思。
杜度忙配合道:“大人的意思是?”
“我们要做的不是强攻,而是让他们出不来!”
赵安手中竹鞭重重点在地图上,“我们要结呆寨,打硬仗!”
“结呆寨,打硬仗?”
众将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所谓结呆寨,就是不怕麻烦,不图省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打硬仗不是硬碰硬,而是打有把握的仗,打必胜的仗!”
赵安语气坚决,宿州之战严格意义上不算他亲自指挥的一场大战,这次剿匪才是,因而只许胜不许败。
那么,就绝不允许冒险主义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