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杨家坳的困难户
“孙领导,不知道您对保姆的人选有什么要求,还有,这个工钱是怎么算的。”
“老支书,我那边不是住在机关大院里,而是一个独门小院子。”
“要求呢,老实勤快、手脚干净,不乱说话就行。
当然,要会做饭菜,也不用多讲究,能做个家常菜就好。”
“至于待遇嘛,不是都说36元万岁嘛,咱们就按36元一个月算。”
“另外阿姨可以跟我们家一起吃,有一个单独的房间,一个礼拜休一天。”
“还有就是,如果生病我们家出钱医,另外,算工龄,一年加两元。”
“就这些,您看行不行?”
那可太行了,甚至远远超出了杨支书的预期。
杨支书可不是没见识的,现在国家工厂招工,学徒进厂第一年也才17块8毛4分。
三年学徒后成为正式工,也就36块到顶了。
这位孙领导每个月给36块,那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虽然当保姆没有定量没有票,但人家不是管吃么。
附近村子里也有人家在城里当保姆,他还打听过,工资都是30左右,而且管住不管吃。
毕竟城里人定量有限,也管不起,保姆一般都是吃自己的。
孙领导家就光包吃这一条,哪怕每个月工资再降一些都有人抢着干。
孙志伟开出的价码确实高于一般的保姆行情,但他们家也真不缺那点定量。
他昨天去了一趟鬼市,就带回了米面各500斤。
还有家里4个人都有定量,就算加一个保姆都再敞开来吃,也够吃一年了。
以后他还会定期回来补充库存,不会饿着家里人。
“孙领导,您确定这么好的待遇么?
这可是超过平均标准了。”
老支书还是有点不敢相信,他必须确定好了,不然介绍了人过去却没有这么多,那他还得贴钱。
“老支书,是必须达到我的要求才行,如果是偷奸耍滑,手脚不干净的我可不要。”
“那不能,我办事您放心,保证人规规矩矩,咱们队里可以作保。”
“成,那您就给我介绍一位吧。
咱们回去试一个月,合适就留下,不合适您就帮忙再换一位。”
“这样好,鞋子合不合脚总要穿几天才知道,这没问题,我会提前说清楚。”
“孙同志,走,我这就带你去找人。”
杨支书端起烟袋子就要往外走。
孙志伟赶紧给他拦住:“等等,老支书,您先别忙。”
“您介绍的人能不能先给我说说情况,这个,最好年龄别太小。”
“这保姆也不是什么好职业,我也希望找个能长期干的。
咱也不能耽误队里年轻人的前程不是。”
杨支书闻言,想了想才又坐下:“那我就说几个,您看看行不行?”
“我现在有三个人选,一个是村东头的杨桂花,32岁,早年嫁到外面,结果前几年男人在遭灾的时候没了。”
“因为没有儿子,不受婆家待见。
她就回了村里一个人带着两个闺女单过。
小闺女6岁,大闺女9岁,大的已经可以挣工分了。”
孙志伟一听就知道,这个明显不行。
他要是请了人回去,那两个女孩子怎么办,丢家里不管了?
那在村里还不被欺负死。
还有一个就是,支书没说杨桂花娘家的情况。
这个想想也知道没有什么好情况,出嫁的女儿被退回娘家,还带了两个拖油瓶,哪里会受娘家兄弟待见。
父母估计也没好脸色,不然她就应该住在娘家,而不是带着两个女儿单过。
支书等了一会,看到孙志伟没表态,心中暗暗叹息,只能继续介绍下一个。
“第二个人选也是个寡妇,叫王秀珍,今年35岁。”
“她男人是个当兵的,69年的时候在北边没的,留下一儿一女,大丫头15岁,小儿子9岁,家里还有公公婆婆。”
得,这又是一个困难户,一个壮劳力带4个拖油瓶。
不过这个还算好,家里有老人可以照顾孩子,就算去城里当保姆也不用担心孩子没人照看。
不过这家也够倒霉的,69年北边一共也就牺牲了几十个人,偏偏被他们家摊上一个。
“不过支书,这是烈士家庭啊,有抚恤金的吧,每年应该还有给未成年子女的补贴,还有给妻子和老人的赡养费。”
听到孙志伟这么门清,支书只是叹了口气,托起烟杆子猛抽了一口。
看到支书的样子,孙志伟就知道里面有猫腻,不过支书应该不是参与者,这次介绍她们家估计也是想帮忙。
过了一会,支书嘴里才憋出一句话:“她男人还有个弟弟。”
明白了,这是两个老的见大儿子没了,指望着小儿子养老。
所以,大儿子的抚恤啊,补贴啊,估计都给小儿子了。
至于大儿子家的两个孩子,又没成年,哪里争的过,再加上老人偏袒,那日子过的可想而知。
而且这种事情在农村十分常见,老人的做法也不算错,连老支书也管不了。
怎么管呢?
老人指着小儿子养老,大儿子家的孤儿寡母也指望小儿子帮衬,他们家的小儿子就是一家之主。
不过,这事情具体是什么样的,还需要知道一些细节他才好判断。
“那个王秀珍的小叔子结婚了么?”
老支书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这个,但也老老实实的回答道:“结了,去年刚有了一个儿子。”
“那么王秀珍的两个孩子上学了么?”
“没有,怎么了?”
老支书还看没明白,孙志伟却已经听明白了。
那个小叔子不是个好的,算是苛待已故大哥的子女了。
孙志伟搞明白了情况,也没再问,而是让老支书继续介绍最后一个人选。
“最后一个人选叫李红霞,今年38岁,男人前些年受伤瘫痪在床,上面还有个婆婆。”
“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一个18一个14,两个儿子一个10岁一个8岁。”
好家伙,这家应该是几家中最困难的了,因为有个生病的男人,那就是个无底洞,每年吃药就能吃垮一个家。
全家就指着两个女人,就没有更多的进项了,这要是没个帮衬,能不能过得下去还真就不一定了。
孙志伟估计,下一步他们家应该就准备卖女儿了,卖了大女儿得一份彩礼,把日子撑过去,等待两个儿子成年。
如果还不够,等几年还有一个小女儿可以卖。
m.
llskw.
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