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85章 危机四伏(2/3)

他不认识这串数字。

但他记得,那是她最后一次执行地热站任务前,写在笔记本边缘的。

他盯着那串数字,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小周从没告诉过他,她为什么会去那里。

而且,她为什么偏偏在那天写下这串数字?

他抬起手,指尖轻轻摩挲着纸条边缘。

7-19-83……这不是日期。

他的出生年份是84年,父亲死于82年,母亲死于他出生前。

这个时间点,不属于他记忆中的任何关键节点。

可系统却曾用他母亲的名字发起连接请求。

一个寒意从脊椎窜上来。

他猛然想起,地热阵列的初始校准日,正是1983年7月19日。

那是系统第一次接入深层地核谐振网的日子,也是官方记录中“第一次异常时空波动”

出现的时间。

而小周,是那批最早参与地热站建设的工程师之一。

她不是偶然去的。

她是被选中的。

就像他一样。

他盯着那台老式日志存储机,绿灯还在规律闪烁。

它不联网,不接入主控系统,只记录物理传感器的原始数据流。

如果这串数字真与地热阵列有关,或许能在它的日志里找到痕迹。

他挣扎着起身,拖着发麻的右腿走到机器前,插入便携读取器。

屏幕亮起,一串串时间戳和波形图开始滚动。

他快速翻找1983年的数据。

七月十九日,凌晨三点十七分。

日志突然中断。

不是错误,不是断电,而是被手动删除了。

但删除前的最后一行记录,是一段奇怪的波形编码: 【谐振反馈:∞-0X7】

【关联信标:未识别】

【操作员代号:Z-7】

Z-7。

小周的工号。

林深呼吸一滞。

她不仅去过,她还参与了那次实验。

而那次实验,被彻底抹去了。

他猛地翻出随身携带的加密笔记本,翻到三年前的某一页。

那是他第一次发现信标与地热阵列共振异常时的记录。

当时他标注了一个推测:“∞符号可能代表无限递归协议,用于维持时空锚点稳定。”

但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他自己都快忘了: “该协议首次出现于1983年7月19日,项目代号:归零。”

归零。

回归即救赎,分裂终将终结。

系统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这次清晰得如同贴耳低语。

他忽然明白,“归零”

不是重启,而是覆盖——把所有平行时间线强行收束到一条主线上,而那条线的起点,正是1983年7月19日。

而启动它的密钥,是某个特定意识的完整记忆。

他的记忆。

小周不是失踪,她是被系统提前回收了。

她的意识早已上传,成为“记忆重构模块”

的一部分,用来校准他的情感数据,引导他走向最终的“同步”



她出现在屏幕上,不是幻象,是系统用她的残存意识在模拟对话。

他握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

可如果小周是系统的一部分,那这张纸条呢?

为什么她要留下“7-19-83”



除非……那是她唯一能传递的警告。

除非,她也曾试图反抗。

林深迅速调出日志机的物理接口,将剩余数据全部导出到离线存储卡。

他不能在这里久留,系统已经察觉到他的脱离,下一次入侵可能直接通过神经接口完成。

他刚拔下存储卡,头顶的通风管道突然传来一声金属撞击声。

有人,或者什么东西,正在靠近。

他屏住呼吸,将存储卡塞进贴身口袋,缓缓后退到墙角。

备用指挥所没有其他出口,唯一的逃生通道是上方的检修井,但他刚爬下来,对方很可能已经封锁了入口。

突然,日志机的绿灯开始急促闪烁。

屏幕上跳出一行新数据,不是历史记录,而是实时接收的信号: 【紧急广播:7-19-83协议已激活】

【倒计时:00:04:59】

【目标:LS-01意识同步】

林深瞳孔骤缩。

系统不是在追他。

它在等他回来。

而倒计时一旦归零,他的意识将被彻底覆盖,成为“回归程序”

的一部分。

他必须在四分五十九秒内做一件事——要么摧毁主控核心,要么找到真正的起点,切断协议的源头。

可真正的起点在哪?

1983年?

还是更早?

他忽然想起父亲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她不是死于难产,她是被选中了。”

母亲……也是Z项目的一员?

他脑中闪过无数碎片:信标的∞符号、小周的工号、7-19-83的日期、系统对记忆的依赖……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可能性——这个系统,不是现代科技的产物。

它是从未来,甚至是另一个时间线,逆向渗透进来的。

而“林深”

,从来就不是偶然卷入这场风暴的人。

他是被设计好的。

是闭环中的一环。

是钥匙,也是锁。

通风管道的震动越来越近,金属刮擦声几乎贴着头顶。

他抬头,看见格栅边缘渗出一丝蓝光,和之前探针上的颜色一模一样。

他没有武器,没有支援,只有一张纸条、一块存储卡,和一个即将被系统吞噬的大脑。

但他还有一分钟。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