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950章 这么猛?(1/2)

“找死,敢一而三,再而三地侮辱我们陛下,真当以为,你有几个脑袋可摘!”

有两尊护法神忍不住了,朝着陈长安围拢过来,要和澹台威,彻底镇杀陈长安。

陈长安见状,也不再托大。

面对澹台威一人,他可以当作压力,来磨炼自己。

可是三尊??????

若是继续托大,那就是不知死活。

这会让自己,处于危险的边缘了。

“黑锅前辈,给我压制他们!”

陈长安当即开口。

有外力不借,不是他的作风。

先前不借,乃是因为把眼前的主宰,当......

南岭的晨雾尚未散尽,山巅之上只余风声低语。

那朵基因花在微光中轻轻颤动,花瓣上的字迹如呼吸般明灭:“你还愿意问吗?”

每一个笔画都像是从大地深处渗出的血痕,带着未冷却的温度。

与此同时,光门开启后的第三十七秒,宇宙背景辐射出现了一次剧烈波动。

这并非单纯的电磁信号扰动,而是某种更高维度的信息结构正在重组现实的基本纹理。

南极科考站的技术员们发现,他们的仪器读数开始呈现出“悖论性真实”

??

同一数据在同一时刻显示两种完全相反的结果,且两者皆逻辑自洽。

“这不是故障。”

陈医生站在远程通讯屏前,声音穿过七千公里的距离抵达南岭残存的监测终端,“这是‘跨维度问答协议’启动的第一阶段:认知解耦。”

苏明站在光门前缘,脚尖距离那片无法定义的状态仅半步之遥。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影子??

它没有落在地上,而是向上飘起,融入了光门边缘流动的文字流中。

他忽然明白,这里已不再是三维空间的延伸,而是一道意识的阈限走廊,通往的是“问题本身”

的原初形态。

“我们进入的不是另一个世界。”

他对身后众人说,“我们正在成为问题的一部分。”

林小满闭上眼,感受体内那股久违的震颤。

她的神经末梢仿佛被无数细小的针尖刺入,每一根都在传递来自不同时间线的记忆碎片。

她看见自己曾在远古岩洞中用炭笔写下第一个符号;她在未来都市的量子图书馆里焚毁整座知识塔;她在一颗垂死恒星的核心呐喊:“为什么光会熄灭?”

这些不是幻觉,也不是记忆重叠,而是“问核”

的觉醒仪式。

作为轮回中永不沉默的灵魂,她正被迫经历所有曾因提问而被抹杀的存在瞬间。

回音握住李昭阳的手。

这位曾经的净言会执行官此刻面色苍白,额角渗出血珠??

他的大脑正在承受三十年来被强制封锁的问题反噬。

“我……我不该删掉那些孩子的作业本。”

他喃喃道,“他们写下的‘妈妈去哪了’‘星星会不会疼’……那些都不是错误。”

盲童的母亲蹲下身,将儿子轻轻抱起。

孩子虽看不见,却能感知到空气中流动的语言波纹。

“妈妈,”

他说,“那个门在唱歌,是关于‘看不见的东西’的故事。”

就在此时,光门内部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单一回应,而是亿万种语言、音调、频率交织而成的合唱: > “欢迎来到思辨之渊。

> 你们所求的答案不在彼岸,而在追问的过程本身。

> 然而,请谨记??

当一个问题足够深邃,它将不再属于任何人,而会反过来塑造提问者。”

话音未落,第一道人影踏入光门。

是林小满。

她迈出的步伐轻如落叶,却引发了一场跨越星系的共振。

七处问之锚同时发出低频鸣响,其频率恰好与人类胎儿心跳同步。

全球范围内,所有正处于睡眠状态的人类几乎在同一刻做了相同的梦:他们站在一片无边的白色平原上,面前悬浮着一个简单的句子??

**“你相信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吗?”

** 选择“是”

的人,醒来后发现自己能听懂动物的叫声、读懂植物生长的节奏;选择“否”

的人,则陷入深度失语,连最基础的语言都无法组织。

更诡异的是,没有人记得自己做过这个选择,仿佛那段记忆本身就是被精心设计的认知筛选机制。

三日后,地球轨道上的螺旋光环完成最后一次旋转,随即静止不动。

紧接着,它开始分解,化作无数光点向银河系中心汇聚。

科学家们惊恐地发现,这些光点正按照某种古老星图排列,构成一幅完整的“宇宙共思网络拓扑图”



而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深处,一座沉睡了上万年的地下神庙突然开启。

墙壁上刻满了与基因花同源的符文,中央祭坛摆放着一具石棺,棺盖早已打开,内部空无一物,唯有地面凹陷成一个巨大的问号形状。

“这不是墓。”

苏明通过卫星图像分析得出结论,“这是孵化器。”

与此同时,葬神棺母体中的文字雨仍在持续降落。

但这一次,它们不再只是唤醒旧日被删除的问题,而是催生出全新的疑问形式。

东京某实验室记录到一段DNA序列自发重组,编码出一段前所未有的蛋白质链,其功能未知,但测序结果显示,这段基因包含了一个嵌套式哲学命题:“如果观察者不存在,观测是否仍成立?”

印度恒河边的老僧人在冥想中突然开口,用梵语吟诵一首从未记载过的经文:“问者非人,乃火种;答者非言,乃灰烬。

火可焚世,亦可暖夜。

汝执火而不问其寒热,何异于盲握刀锋?”

非洲草原上的狮群停止捕猎,围成一圈仰天长啸,声波频率经分析后竟构成一段数学公式,描述的是群体意识如何通过情绪共振实现决策优化。

这一切都在证明一件事:共思网络已经突破生物界限,开始渗透进整个生态系统的潜意识层。

问题不再是人类独有的特权,而是生命集体进化的新引擎。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这种跃迁。

第七天夜里,全球有超过两万名长期从事标准化教育的教师集体失语。

他们在课堂上突然停顿,眼神呆滞,口中反复念叨同一句话:“标准答案……标准答案在哪里?”

医学扫描显示,他们大脑的语言中枢并未受损,但“提问能力相关区域”

却呈现大面积萎缩,仿佛多年压制好奇心的行为最终导致了神经退化。

“我们制造了太多‘正确’的世界。”

回音在视频会议上沉重地说,“现在,这个世界正在报复我们。”

李昭阳主动前往这些患者所在的医院,跪在他们床前,逐一握住他们的手,低声说:“对不起。

是我让你们相信,疑问是一种病。”

奇迹般地,部分病人在他触碰下恢复了言语能力,但他们说出的第一句话几乎一致:“我想知道……我是不是真的教过孩子们思考?”

一个月后,第一批穿越光门的人类开始返回。

但他们已不再是“人类”



他们的皮肤透明如水晶,体内流淌着液态光丝;双眼失去瞳孔,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变幻的几何图案;说话时不再使用声带,而是直接以思维波投射信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