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17章 诸王们!(1/2)

帝都的夏风轻轻吹拂,一路掠过河谷平原,带着蝉鸣与焦热来到西安府。

西安府是秦王封地。

封建社会不断发展,已经有了严格的封爵等级制度,嫡长子是太子,秦王就是嫡次子。

李章也是如此,作为嫡次子,他倍受庆帝宠爱,待他成年后更是将西北的大片土地封给了他作为藩国。

关中地区一直是富庶繁华之地,但由于桓朝炀帝的折腾,加上连年战乱,导致关中百业凋零、百姓生活困难。

李章就藩后,庆帝多次嘱托他要善待百姓,与民休息。

显然,李章听进去了庆帝的嘱托教导,在对待百姓的方面,做得还算是差强人意。

而作为一名主君,就有些过于残暴了。

“大王,我大庆自有礼制,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您身为一代藩王,怎能用五爪龙床此等僭越之物?!”

一名大臣跪伏在地上,苦口婆心地劝说着。

前方是一座做工精美的龙床,用料精美奢华,上面的雕刻更是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

龙床之上,坐着一名三十岁左右的青年。

他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嘴唇紧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

眉宇间隐约透露出几分刻薄与凌厉,眼角微微上扬,似乎总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李章语气不耐地回道:“一个龙床而已,本王乃是诸王之首,有什么僭越的?”

“正因为您是诸王之首,更要谨言慎行,为大庆诸多藩王作表率啊!”

大臣继续规劝道。

“够了!”

李章一把将手旁的香炉掀翻,香灰洒了大臣一身,“你这老狗,父皇让你来此,是辅佐本王的,不是来教训本王的!”

大臣不顾一身狼藉,起身不卑不亢地和李章对视:“臣身为秦王府属官,自有检举劝谏之责!”

“好好好!”

李章怒极反笑,“劝谏是吧?

来人!

割了他的舌头,本王倒要看看你没了喉舌,还拿什么劝谏!”

几个秦王府卫士如狼虎般扑上来,将那大臣捉住。

大臣怒骂不止,李章心中怒气更盛:“愣着做什么,给本王割了!”

卫士们不再犹豫,两人摁着那大臣手脚,另一人抽出一把匕首,三下两下就割下一根血淋淋的舌头。

大臣支支吾吾,痛得满地打滚,没过多久便流血过多,失去了呼吸。

李章身边的太监立刻摆了摆手:“扔出去,莫要污了大王的眼!”

卫士沉默着将那大臣拖走,一路留下长长的血迹。

“大王,此人区区一个小官,死了倒也无妨,就是怕他们家人去帝都闹,您看?”

太监谄媚地问向李章。

“就按以前那么办。”

李章漠然道。

“是。”

这种事情,秦王不是第一次做了。

李章在王府滥用私刑,折磨人的方法数不胜数,比如将宫人埋在雪里活活冻死、绑在树上饿死、用火烧死,看着不顺眼就割掉舌头、挖出眼睛......

这让王府中的宫女和下人个个战战兢兢,生怕性命不保,每日都活在恐惧之中。

按照大庆律令规定,藩王府邸的罪人要押解帝都审理治罪,但是李章害怕这些人到帝都后泄露自己的残暴行径,竟然直接将这些人全部灭口。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有人到京城去告状,他还专门安排亲信在必经之路上拦截,不肯返回者就地打死!

“报——”

门外传来卫士的喊声,“启禀大王,帝都有圣谕!”

李章做贼心虚,闻言顿时打了个寒颤。

但转念一想,自己刚刚处死大臣,哪怕是父皇也没有千里眼,不可能这么快知晓。

应该只是个巧合。

李章挥了挥手,那卫士立刻将信件递上。

翻开信件看下去,李章的表情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四万破十四万?

契丹可汗乞降?

这还是李彻那个废物吗?”

放下信件,李章的表情越来越阴郁。

大庆分封的诸王,不是哪个都如太子般愚蠢。

李章很清楚,自己虽然不在京城,但并非没有继位的机会。

太子是个又蠢又坏的残疾废物,那个位置就该是自己的!

可是,自己的弟弟们也太能干了,先有晋王和燕王,现在连不显山不露水的奉王都冒了头!

为什么非要和自己争?

他们怎么不去死?!

李章捏紧手中信纸,面无表情地将那道圣谕翻开。

随后表情变得更加微妙起来。

“诸王返京吗?”

李章愣了一下,薄薄的嘴唇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缕寒芒: “或许,是个好机会!”

。。。。。。

同样收到战报和圣谕的,还有晋王府。

与秦王府不同,晋王府并无骄奢淫逸之相,反而很节俭,甚至有些简陋。

晋王默默放下信件,眼中的焦虑和烦躁怎么都掩盖不住。

“先生,我那六弟也出息了。”

晋王声音温润地开口道,“本王只觉得,这条路越来越难走了。”

身旁的谋士开口道:“殿下莫忧,奉王虽有武勇,但他毕竟不是嫡子,继承大统的法理性先天不足。”

“更何况,他母妃乃是前朝新安公主,有桓朝皇室之血脉,陛下必然不会选他。”

晋王摇了摇头,面露苦涩:“我了解父皇,父皇乃是刚毅雄猜之主,所谓的法理束缚不了他的想法。”

谋士闻言,沉默不语。

片刻后,才缓缓开口道: “但您有河东世家的支持,还有晋商之资助,奉王身处蛮荒之地,又得罪了世家,对您而言不值一提。”

“更何况,大庆最精锐的骑兵在您麾下,如若事态真发展到了那一步,晋国铁骑未必不能长驱直下......”

面对谋士所说的悖逆之言,晋王并无任何反应,像是司空见惯一般: “先生所言有理,想要争夺那个位子,到底还是要靠实力。”

他的目光向王府外看去,穿过后门,便是一片辽阔的练兵场。

数千名身披重甲的骑兵在场中奔跑,巨大的铁蹄声如山崩般响彻。

如果说秦王之封号,都是留给嫡次子的。

那么晋王的封号,就是留给皇帝最宠爱的儿子。

大庆建国之初,具甲骑兵不过万人,而晋王麾下就足足有五千具甲骑,占了总数的一半。

除了庆帝的宠爱外,也离不开当地大族巨商的大力支持。

山西商业资本源远流长,矿产丰富,自先秦以来就是富得流油的宝地。

。。。。。。

如同碉堡一般的燕王府。

“哈哈哈。”

李霖抬手将杯中白酒一饮而尽,脸色通红,“六弟送的这酒真是够劲,入喉绵长,过瘾啊!”

燕王妃缓缓从室内走出,拿起酒壶帮李霖填满,柔声问道: “今日怎么有兴致喝酒,可是出了什么喜事?”

李霖笑眯眯道:“还不是老六那家伙,前几日派使节路过燕地,我就知道肯定有事,那使节嘴严得很,就是一字不说。”

“今日父皇传了战报和圣谕过来,我才知道,老六他竟然以少败多,大了个大胜仗!”

“这仗打得漂亮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