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杨正山积攒底蕴和人脉(1/2)
“祖父,杨家也要争夺天下的野心!”
郭子乔看完两封信件之后,抬头看向郭英。
郭英面带凝重之色,“是啊,杨家这个时候出兵,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
“你有什么想法?”
郭英对杨家的了解也不是很多,当年杨正山在京都的时候,他在云岭镇,所以他是没有见过杨正山的。
他对杨家的了解大多是道听途说。
郭子乔手握信件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片刻,又看了看曲少宫的信件。
“杨师可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
他说的杨师就是指杨正山,杨正山当年执掌演武阁,演武阁很多弟子都喜欢称他为杨师。
他们这些演武阁弟子算不上杨正山的弟子,但与杨正山也有师徒名分。
而郭子乔当年也多次被杨正山指点过,所以他对杨正山还是很尊重的。
但是如今天下局势涉及到郭家的未来,就算是他对杨正山有些师徒情谊,也不会让这份情谊影响到自己的决意。
因此此时他考虑的不是与杨正山的情谊,而是杨正山和杨家的实力。
“祖父应该也知道,孙儿这一身本事都是跟杨师学的,说实话,面对杨师,孙儿心里一点底气也没有!
“ 郭子乔有些沉闷的摇摇头。
他的本事可不只是这一身修为,还包含他练兵的能力,以及他对军政事务的理解和处理方式。
杨正山所写的《三十六计》和《练兵纪实》,他都学的十分通透。
当初杨正山在演武阁,也不只指点弟子的修炼,同样也会在练兵和兵法上指点弟子。
而如今郭子乔在云岭镇练兵的方法和方式,就跟杨正山的练兵之法一脉相承。
郭英轻敲着桌面,淡淡的说道:“现在说这些还过早,我们短时间内不会跟杨家碰到一起!”
“可是曲家不容小觑,我们现在不会跟杨家碰上,但会跟曲家碰上!”
郭子乔道。
杨家还远在京都,可曲家就在他们眼前。
他们已经开始攻占南云省,而一旦他们占据了南云省全境,那就不可避免的与曲家碰上。
到时候是战是和,必须要做出决意。
郭英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郭子乔又说道:“祖父,陈恒昌的拉拢我们肯定不能同意,陈恒昌依仗的是神阳教,那些邪教徒根本不值得信任。”
郭英点点头。
郭子乔继续说道:“大梁王也不值得我们投靠,别看大梁王现在声势不小,但流寇就是流寇,他们根本不值得我们臣服!”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两条路,一自立为王,争夺天下,二与曲家一起投靠杨家!”
“自立为王,我们的缺陷很明显,云岭镇本就偏居一隅,想要争霸天下困难重重,更不要说我们还要防备南方的诸多异族势力!”
“除非我们能占据巴蜀之地,否则我们根本没有争霸天下的机会!”
他们现在出兵南云的目标不是占据南云,而是想要攻占巴蜀。
无论是从人口上还是从资源上,云岭镇和南云省都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势力争夺天下,唯有占据了巴蜀,郭家才有争夺天下的资格。
可是他们想要攻占巴蜀也不容易,先不说旁边还有曲家虎视眈眈,单说巴蜀现在已经被三股叛军占据,他们要把这三股叛军一一打服才行。
“至于投靠杨家!”
郭子乔停顿了一下,“杨家不会像陈恒昌那样大方,即给我们国公之位,又给我们封地。”
“杨家顶多就给我们一个侯爵,差不多跟以前一样。”
杨家有自己的底蕴,附属家族众多,人脉关系繁杂,如果杨家得到了天下,自然是杨家以前那些附属家族跟着鸡犬升天。
而他们郭家,最多只能保住原本的位置,甚至以后还要低调做人,免得被满朝新贵排挤。
郭英点点头,认同郭子乔的想法。
“所以我们如何选择?”
郭子乔幽幽的叹出一口气,他其实也想争夺天下,可是郭家的缺陷太明显了。
偏居一隅,底蕴不足,资源短缺,人口和兵力都远远不及其他势力。
杨家在重山镇也是偏居一隅,但是杨家的底蕴却十分深厚。
杨家除了重山镇还有辽东,麾下兵强马壮,粮草充足。
更重要的杨家的人脉。
不说杨家的那些姻亲,就说杨正山曾经指点过的演武阁弟子。
“我们其实没有选择!
只有杨家一条路可走!”
郭子乔有些无奈的说道。
郭英凝望着郭子乔,“你就这么没有信心?”
郭子乔道:“祖父,你忽略了一点,杨师如今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别的地方不说,就说咱们云岭镇,有不少将领武官就曾受过杨师的指点之恩!”
“不与杨家对上还好,一旦与杨家对上,难保他们不会投靠杨家!”
杨正山执掌演武阁没几年,而且后面那两年他也很少去演武阁。
可是演武阁最兴盛的那几年都是杨正山在演武阁的那几年。
二十年过去了,当初那些演武阁弟子如今都在四十岁上下,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那不是几个,几十个弟子,而是将近三千弟子。
这么多弟子或许不会心甘情愿的去给杨家卖命,但是他们随时都可以跑去投靠杨家,甚至临阵倒戈。
有曾经的师徒情谊在,这些曾经的演武阁弟子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的投靠杨家。
而除了杨正山指点过的演武阁弟子外,后来那些演武阁弟子也是可以尊称为杨正山一声杨师。
这便是杨正山曾经积累的人脉和威望,也是杨家的底蕴。
郭英沉默了少许,说道:“罢了,我先等等再说吧!”
现在就让他投向杨家,他心有不甘,所以他打算再观察一下局势变化,若杨家真有称霸天下的实力,等杨家拿下京都之后,他再投向杨家也不迟。
“那我们还要继续向南云省进军吗?”
郭子乔跟郭英的心思差不多,也觉得该等等再做选择,但是南云省那边的战事不能一直拖着,必须尽快做出决意。
郭英想了想,正准备说继续进军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一道禀报声。
“祖父,巴蜀那边传来消息,太平军在五天前攻破渝州府,黑虎王在阵前被斩杀!”
郭英神色微变,说道:“进来!”
书房们被推开,一个长相跟郭子乔非常像的中年汉子走了进来。
此人是郭英的长孙郭子恒,也就是郭子乔的大哥。
“大哥!”
郭子乔喊了一声。
郭子恒对他微微颔首,尔后继续对郭英说道:“祖父,现在太平军已经南下,意图很明显,他们想要继续灭掉九天王,一统巴蜀!”
“太平王、黑虎王、九天王不都已经投靠了大梁了吗?
他们为何还要互相攻伐?”
郭英皱了皱眉头,问道。
郭子恒微微摇头,“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太平军突然对黑虎王发动了进攻,在黑虎王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渝州城就被攻破了!”
郭子乔沉吟了一下,说道:“那个什么太平王显然并不是真心投靠大梁,可能他只是与大梁虚与委蛇罢了!”
郭子恒又道:“九天王应该不是太平王的对手,如果不出意外,用不了多久,太平王就能一统巴蜀!”
“祖父,我们要不要联合九天王阻击太平军!”
他们的目标就是巴蜀,而现在太平军有一统巴蜀的姿态,那太平军就是他们的敌人。
为了阻止太平军一统巴蜀,他们拉拢九天王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郭英和郭子乔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本来他们面带的局势就困难重重,现在又冒出一个太平军有一统巴蜀的架势,他们面对的局势将会更加艰难。
这让他们都觉得无比的棘手。
“不用了,给你父亲和二叔传信,让他停止进军,就地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