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三章六大国公(1/2)

重山关,一座很普通的民宅中。

卫岑大咧咧的坐在堂屋内,在他身前站着一个身材青色长衫的中年书生。

“大人,不是我不愿意帮忙,而是,而是~~”

中年书生支支吾吾的。

“我知道你想说这不是提督大人的命令,只是我的命令而已!”

卫岑面色平静的说道。

眼前这个中年书生也是秘武卫的人,秘武卫内部的人员分为很多种。

有常规的战斗军队,他们被称为缇骑。

有负责查案、刺探的人员,他们被称为暗探。

有专门负责刺杀的杀手,他们被称为血刃, 有专门负责守卫皇城的,他们被称为暗卫。

还有潜伏隐藏在暗地里的密探,他们被称为影子。

影子无处不在,秘武卫也无处不在。

卫岑的小队属于暗探,主要负责调查、刺探情报。

而眼前的中年书生就属于影子。

“大人不要为难小的了!”

中年书生苦着脸说道。

卫岑却是摇摇头,尔后他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你不必为难,这是提督大人的令牌,你是按照提督大人的命令行事!”

“事后我会向提督大人禀报!”

卫岑虽然只是一个百户,但他是吕华身边的亲信,在秘武卫镇北司有着不低的地位。

名义上,他不得私自动用影子,但他有吕华的令牌,有便宜行事的特权。

中年书生看着吕华手中的令牌,只能无奈的应道:“小的遵命!”

“嗯,事情办妥之后,我会给你报功!”

说罢,卫岑起身大步流星的离开了。

而中年书生愁眉苦脸的纠结了许久,卫岑让他办得事情真的很难办。

“哎!”

他最终叹息一声,也离开了院子,朝着总兵府的方向走去。

“陆先生!”

进入总兵府,不少碰到他的文吏和差役都恭恭敬敬的向他作揖行礼。

而他心不在焉的点头回应着。

很快,他就来到了总兵府大堂一侧的书房中。

书房中,梁储正伏案处理着公务,而陆先生轻车熟路的坐在了旁边的案桌上,不动声色的拿起案桌上的文书看起来。

没错,他就是梁储的文书,也是跟着梁储一起长大的书童。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秘武卫安插在梁储身边的影子。

此时,陆先生根本无心处理眼前的公文,满心满脑子都是卫岑给他的任务。

虽然他是秘武卫安插的影子,但实际上他跟在梁储身边三十多来,从未帮秘武卫执行过任何任务。

原因很简单,他的职责只是监视梁储,只要梁储没有异心,他就不需要执行其他任务。

就在陆先生还在纠结的时候,梁储突然抬起头来,“陆寿,你知道松州卫指挥同知谭景泰吗?”

陆寿骤然打了一激灵,“侯爷,为何提起此人?”

他心里有些慌,因为卫岑给他的任务就是帮谭景泰晋升为松州卫指挥使。

现在梁储突然提到了谭景泰,他忍不住多想起来。

是不是梁储发现了什么?

亦或者梁储早就知道他的身份了?

梁储没有发现陆寿的异常,只是看着手中的公文,微微皱着眉头说道:“王彬推荐谭景泰任松州卫指挥使!”

陆寿闻言,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同时他的思绪飞快的转动了。

机会,好机会啊!

他一直都在头疼自己该怎么提起此事,没想到王彬居然会推荐谭景泰。

“侯爷,谭景泰此人出身于蕲州卫左千户所,承平九年调入松州卫任指挥佥事,承平十六年升任指挥同知,此人在松州卫已有十七年!”

“十七年间,虽然没有立过大功,但也算勤勉,不过之前沙平川纸张松州卫,谭景泰此人不愿与沙平川同流合污,一直都在韬光养晦。”

陆寿徐徐说出谭景泰的履历。

作为梁储身边的文书,他对重山镇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有详细的了解,虽然以前没有特意关注过谭景泰,但也能大体上记住谭景泰的履历。

不过他显然是在往谭景泰脸上贴金。

什么勤勉,不过是碌碌无为罢了。

什么韬光养晦,也不过是沙平川看不上谭景泰而已。

说实话,谭景泰在松州卫就是个摆设,别说外人,就算是松州卫将士都很少有关注他的。

可是梁储听了陆寿的话之后,反而突然觉得这個谭景泰很适合松州卫指挥使这个位置。

松州卫因为沙平川牵扯了不少官员,此时整个松州卫都处于人心惶惶的状态。

虽然嘉城还有王彬这个参将坐镇,但是王彬毕竟不能一直在松州卫内坐镇,所以这个时候松州卫现在很需要一个老成稳重的人坐镇。

若是外人调任到松州卫,还需要一两个月才能摸清情况,反而谭景泰只要升迁,就能掌控松州卫的局势。

仔细想想,梁储愈发的觉得谭景泰很合适松州卫指挥使这个位置。

不过~ 随即他却皱起眉头来,从书桌下面拿出了一封信来。

看着信中的内容,他的眼眸微微眯起。

这封信来自京都,内容是给他推荐了一个人。

陆寿不知道信中的内容,但他能看出梁储的情绪变化。

刚才还好好的,现在却皱起了眉头,这显然是在为难。

“侯爷有什么为难的地方?”

梁储微微叹息一声,将信递给陆寿,“这是昌国公府的小公爷送来的信,他推荐了寿国公之孙王铮任松州卫指挥使!”

“寿国公之子!”

陆寿接过信件来,看了一遍。

大荣的现有的国公府就六个,分别是宁国公、荣国公、昌国公、安国公、兴国公和寿国公。

其中宁国公和荣国公是世袭罔替的一等国公,昌国公、安国公和兴国公是三等世袭国公。

寿国公比较特殊,当今寿国公乃是承平帝的外祖,十年前,太后薨毙,承平帝念及太后慈爱,封寿宁侯为寿国公,为不世三等国公!

简单来说,寿国公府属于外戚。

至于昌国公,其权势肯定不能与宁国公府相比,但也不容小觑。

一个松州卫指挥使的位置居然引出了两个国公府,梁储不头疼才怪。

陆寿看完信件之后,脑海中的思绪飞快的转动着。

他在想着卫岑的任务,也在猜测着梁储的心思。

梁储会畏惧昌国公和寿国公吗?

不会,因为梁储是个非常高傲的人,因为常平侯府是一个开国侯府。

虽然论爵位,常平侯府只是一个二等候府,可是常平侯府已经传承了三百多年。

什么宁国公,昌国公,也不过是百年勋贵而已,论传承,论底蕴,整个大荣所有的勋贵中,常平侯府是独一份。

梁储有高傲的资格和底气,只是他也不好直接无视两个国公府。

陆寿沉吟了稍许,说道:“侯爷,我觉得侯爷应该以大局为重!”

“这寿国公府的情况侯爷也应该听说过,若是让寿国公府的人去了松州卫,怕是以后这松州卫再也无法太平了!”

大局为重。

当今重山镇什么大局?

重振重山镇,灭掉东海胡族就是大局。

陆崇德和梁储这两年一直都在为此而努力。

而寿国公府在京都的名声可不好。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