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3章 科技圈追星现场,折服(2/3)

张院士满意的拍着他的手背。

江倾刚要说话,李彦鸿迎面走上前,袖口还沾着沙拉酱。

“可算来了!再晚点糖醋鱼都要被那帮人抢光了。”

他说话间已经走上前揽住江倾肩膀,然后看向张院士。

“张老咱们先用餐,填饱肚子再说?”

“李总说的是。”

江倾赞同的点点头,飞机餐实在是太难吃,他现在饿的两眼发昏。

张院士欣然同意,三人被一众媒体记者和参会人员簇拥着走向餐厅。

大门开合的瞬间,能看到餐厅里突然站起一片人。

所有人齐刷刷转头,餐叉碰在瓷盘上的叮当声突然静止。

“各位吃好喝好!”

李彦鸿摆了摆手,揽着江倾肩膀推他往餐厅里面走。

“我们先”

靠门桌的女生突然举起酸奶瓶。

“能合个影吗?我是您中科大的学妹!”

这声呼喊像按下开关键,整个餐厅突然沸腾。

穿程序员标配格子衫的年轻人直接站上椅子,举着手机的手都在抖。

“江神看这里!”

“各位!各位!”

李彦鸿不得不提高声音。

“一点半钟准时让江博士上台,现在”

“就三十秒!”

一名戴眼镜的男生突然从文件袋抽出论文。

“江博士,您看这个卷积核参数”

江倾接过论文扫了两眼,从陈铎手中接过钢笔。

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整个瞬间餐厅安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出风口的嗡鸣。

“参数没问题,但你的激活函数.”

他边说边在空白处画了个三维坐标系。

“试试用双曲正切函数做二阶导。”

论文被传阅时,人群里响起成片的抽气声。

穿阿狸云文化衫的工程师突然拍了下大腿。

“我说模型怎么总过拟合!”

李彦鸿趁机把人推走,走远后还能听见后面的骚动。

他松了松领带面露苦笑。

“江总这排面比我当年上市敲钟还夸张。”

江倾抬眼看他。

“那得多谢李总把会议手册封面印得太显眼了。”

浅灰色封面上,“主讲人:江倾”的金色字样几乎占去半幅版面。

而且不论是网络上的热议,还是现场这声势浩大的场面,如果不是他李老板推波助澜,哪能有如此阵仗?

“哎呀,江博士一年多没在公开场合亮相,这难得露次脸,我肯定得给你好好造势嘛。”

李彦鸿笑呵呵解释,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条缝。

江倾不置可否的耸耸肩,也不辩驳。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最靠里的餐桌。

“要不要来碗小米粥?”

雷軍端着碗起身,笑容满面。

“我亲自熬的。”

“那我得来一碗。”

江倾笑着走向他,同时与桌边的一众熟悉面孔挨个打起了招呼。

陈天实打着哈欠起身,银色保险箱“哐当”一声压在桌面。

“江总先看这个!脉冲神经网络的混淆矩阵.”

“老陈你让不让人吃饭?”

寒武纪CTO抢过保险箱往腋下一夹。

“我家芯片工程师连续加班三天就为今天!”

众人哄笑间,角落忽然传来清脆的击掌声。

穿黑色西装的日裔学者摘下金丝眼镜,操着流利的中文看向江倾。

“没想到华夏的科技峰会像乡间大排档。”

餐厅的喧闹声突然安静了几个度。

“竹内先生对饮食文化也有研究?”

江倾微笑着从桌上捻起一颗冰荔枝,手指捏开果壳。

“京都的怀石料理讲究旬之味,其实原理和AI训练集筛选异曲同工。”

人群里爆发出低低的笑声。

中科院计算所所长笑着往寿司台一指。

“就像这金枪鱼大腹,搞深度学习的都明白数据纯净度的重要性。”

“但有些料理过分依赖本土食材。”

竹内将芥末挤成尖塔状。

“就像贵司的类脑芯片架构,至今没有海外落地案例。”

中央空调出风口的风扇悄然转向,一众人纷纷将目光集中到江倾身上。

“日本的硬盘还在用SHA1加密?”

江倾将荔枝核精准投入五米外的垃圾桶。

“上周筑波大学那篇脑机接口论文,用的就是我们无问科技开源的验证模型。”

现场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咳嗽声。

HW首席工程师突然开始剧烈咳嗽,水杯里的龙井茶泼湿了桌布。

阿里云首席架构师被鱼丸呛得满脸通红,却仍颤抖着手指在手机上疯狂打字。

雷軍陈天实等人互相交换着眼神,眼里均是露出不出意外的赞赏。

人群自动分开通道,江倾缓缓走到竹内面前。

“筑波团队在神经形态计算方向很有见解,期待年底东京峰会的脑科学分论坛。”

竹内的扑克脸终于松动,几次欲言又止后突然九十度鞠躬。

“请江博士务必预留二十分钟看下我们研究所的成果展示。”

这戏剧性转折让餐厅炸开锅。

雷軍拎着还剩半罐的小米粥溜达到人群中心,笑呵呵的开口。

“我说什么来着?学霸的世界没有鸿门宴,来来来,分粥分粥!”

趁着众人盛粥的空档,陈天实神秘兮兮摸出银色芯片凑近江倾。

“说正经的,这个月我们的脉冲”

“陈总打住!”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