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电影圈里的大事情(3/3)
“所以我才能活到现在。”
陈秀站起身,“考虑好了给我答复。
三天内。”
他转身离去,背影挺拔如松。
洛妍望着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同一时间,公司会议室。
孟字义坐在角落,双手紧握,掌心全是汗。
他面前是陈秀、杨蜜、魏讽三人,桌上摆着一份厚厚的资料??
是他近三年所有作品的数据分析报告。
“你说想谈谈你的发展问题?”
陈秀开门见山。
“是。”
孟字义深吸一口气,“我想知道,为什么这几次重要项目都没有我的份。”
陈秀示意杨蜜打开投影。
屏幕上出现一张图表:观众好感度、角色记忆点、社交媒体讨论热度、演技评分…… “你看这里。”
陈秀指着一条持续平缓的曲线,“你的各项指标都很稳定,但始终在中游徘徊。
没有爆款,也没有塌房。
问题是,这种‘安全牌’型演员,在资源争夺战中是最容易被淘汰的。”
“我可以尝试不同类型!”
孟字义急切道,“喜剧、反派、边缘人物,我都愿意试!”
“愿意不代表能胜任。”
魏讽插话,“上次试镜《暗流》反派,你念台词像朗诵诗。”
孟字义脸色涨红。
“但我给你一次机会。”
陈秀忽然说道,“下个月我们要拍《唐探》先导短片,用来测试市场反应。
里面有个关键配角??
精神病院医生,戏份不多,但极具张力。
你要能拿下它,正式剧集里就有你一席之地。”
“真的?”
孟字义猛地抬头。
“前提是你能在两周内完成心理状态研究,并通过即兴表演考核。”
陈秀目光锐利,“这不是施舍,是挑战。
敢不敢接?”
“我接!”
孟字义斩钉截铁。
会议结束,孟字义冲出会议室,直奔图书馆查阅心理学资料。
他开始每天去医院精神科旁听讲座,记录患者语言模式,模仿他们的微表情。
他甚至剪短头发,故意几天不修边幅,只为贴近角色气质。
而在另一端,田昕薇已在训练场挥汗如雨。
她不仅要练打戏,还要学习粤语方言,因为剧中部分场景设定在香港。
她每天凌晨五点起床晨跑,晚上十点还在对镜子练习哭戏。
周野也没闲着。
他报名参加了表演工作坊,主动向老戏骨请教,还偷偷录下自己每一场戏反复回看改进。
他曾半夜给魏讽发消息:“你说我是不是不适合这条路?
总觉得差那么一口气。”
魏讽回复:“差的不是天赋,是信念。
等你哪天不再问自己适不适合,而是非演不可的时候,你就成了。”
日子一天天推进,《唐探》筹备进入关键阶段。
某夜,陈秀独自加班至凌晨,办公室只剩他一人。
手机震动,是一条匿名短信: 【小心洛妍。
她和境外资本有联系,目的不止于复出。】
陈秀盯着屏幕许久,最终删掉信息,打开电脑加密文档,输入一行字: 【启动B计划:代号“破晓”。】
他合上电脑,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
风暴尚未到来,但他早已布好棋局。
他知道,这场关于权力、利益与理想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而他所追求的,从来不只是财务自由??
而是真正掌控自己命运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