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老馬,别多管闲事(2/3)
观看人数在十分钟内突破百万。
直播开始前,技术团队完成了最终部署。
摄像头采用军规级防篡改设备,网络链路全程加密,后台实时监测异常行为。
冷吧换下礼服,穿上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和黑色长裤,素颜出镜,只涂了淡淡唇色。
“我不想靠妆容转移注意力。”
她说,“我想让他们看清楚我的眼睛。”
镜头亮起那一刻,弹幕瞬间爆炸。
【她真的来了!!】
【求别哭,我们都信你!!】
【这眼神太稳了,AI做不到这种压迫感】
【楼上+1,AI再厉害也只是模仿,她是有灵魂的】
冷吧深吸一口气,开口第一句便是:“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已经在怀疑,坐在这里的到底是不是我本人。
所以我不讲故事,不诉苦,也不求原谅。
我只想回答一个问题??
你们想问我的任何问题,随机抽,现场答。”
系统随即开启观众提问通道,AI算法自动过滤攻击性言论,并打乱顺序抽取。
第一个问题是:“你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冷吧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高中时候偷吃辣条被班主任抓到,罚抄《出师表》三遍。
但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卫龙大面筋,蘸可乐吃,至今没改。”
弹幕哗然。
【卧槽这是冷知识!!
我追了八年不知道!!】
【可乐+辣条??
这搭配绝了】
【AI根本不会编这种又土又真实的细节】
第二个问题:“你演过的角色里,哪一个最像你自己?”
她沉默了几秒,声音低了下来:“《孤城》里的林晚。
她表面冷静理智,其实一直在害怕被抛弃。
我也是。
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外婆长大,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必须拼命证明价值。
直到现在,我还是会在半夜醒来,反复检查有没有人还在乎我。”
直播间安静了几秒,随后涌进无数条弹幕。
【破防了】
【姐姐你也太敢说了】
【原来光鲜背后是这样的心酸】
第三个问题是个刁钻的:“如果你真是冷吧,那你左肩上的疤痕是怎么来的?”
全场屏息。
冷吧缓缓卷起左边袖子,露出一道长约五厘米的淡白色疤痕。
“十八岁拍动作戏,威亚断裂,摔在铁架上。
当时导演说继续拍,我没吭声,打了封闭针完成当天戏份。
后来感染高烧三天,医生骂我不要命。”
她平静地说,“这个伤,剧组医疗记录可查,保险公司也有备案。”
魏讽在一旁听着,心口像被重锤击中。
他从未听她提起过这段往事。
直播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共回答四十七个随机问题,涵盖童年经历、职业选择、感情观、饮食习惯乃至对AI伦理的看法。
每一次回答都带着独一无二的生命质感,无法复制,难以伪造。
结束时,观看人数定格在**1287万**,创下“星火平台”
历史峰值。
更关键的是,舆情开始逆转。
#冷吧直播回应# 登上热搜榜首,且清一色正面评价。
主流媒体纷纷转载报道,《新京报》发文称:“一次关于人性与科技边界的公开对话”
。
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短评:“当技术可以模仿一切,唯有真实不可替代。”
与此同时,警方通报进展:已锁定两名涉嫌传播非法合成视频的嫌疑人,均为某境外MCN机构员工,其服务器位于菲律宾马尼拉,资金流向指向一家注册于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
线索再次中断。
但魏讽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
第二天清晨,他独自来到大唐总部顶层的“智能文娱实验室”
。
这里戒备森严,需虹膜+声纹双重验证方可进入。
他调出昨日被滥用的AI模型日志,发现一段异常训练轨迹:该模型曾在凌晨两点零三分进行长达四小时的隐蔽学习,输入样本包括冷吧近三年公开影像、采访音频、社交媒体发言,甚至还有她私下参加品牌活动时未发布的花絮片段。
“这些数据……不该存在。”
魏讽喃喃道。
就在这时,陈秀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查到了。”
她说,“那些花絮视频,来源于去年某次商业合作的赠品U盘。
主办方声称是‘纪念礼包’,实际内置微型窃录程序,能自动上传用户本地存储的关联文件。”
“也就是说,”
魏讽眼神渐冷,“他们早就盯上她了。
这不是临时起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认知战。”
“目的呢?”
陈秀反问,“毁掉冷吧?
打击大唐声誉?
还是……测试AI换脸技术的社会承受力?”
两人对视,都不约而同想到一个人??
田昕薇口中那个“七十天后要来华国的人”
。
“OpenAI那边最新消息,”
陈秀低声道,“原定访华代表团中,新增了一位神秘顾问,代号‘Project L’。
据内部线报,此人主导过美国国防部多个认知作战项目,擅长利用社交媒体引爆群体极化。”
魏讽冷笑:“所以他们是拿冷吧当试验品?
用一场娱乐圈丑闻,检验AI造假在中国社会的扩散效率?”
“不止。”
陈秀打开平板,展示一张卫星地图截图,“过去一周,国内至少有六家民营科技公司提交了类似AI换脸的技术专利申请。
时间点惊人一致??
全在昨晚事件爆发后。”
“有人在趁机布局。”
魏讽眯起眼,“等我们陷入危机,他们就能以‘维护清朗网络’为由,推动行业监管收紧,顺便收割市场份额。”
“所以我们必须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