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412章 斗音的发展与Tiktok的海外挑战(2/2)

但他不在乎。

在这个人人都追求速成的时代,总得有人站出来证明:真正的演员,是靠一场场戏、一页页笔记、一次次崩溃与重建,熬出来的。

一周后,美团股价迎来新一轮上涨,陈秀借此套现部分股份,注入新成立的“星轨文化”

,作为《内娱整顿计划》的独立运营主体。

此举彻底切断了外界对其“靠资本操控舆论”

的质疑??

节目资金来源透明,股东名单公开,连审计机构都是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轮换派驻。

而在内部会议上,陈秀首次公布了节目首发阵容。

第一期主题:《天价片酬背后的空心偶像》 调查对象:顶流男星陆辰,单部剧片酬2.

4亿,近三年无代表作。

证据链:税务异常、工作室洗钱路径、剧组工作人员录音、未公开试镜视频对比。

第二期主题:《数据造假产业链》 揭露平台刷量机制、水军公司报价单、营销号分成模式。

关键证人:某头部MCN前技术主管,愿匿名出镜作证。

第三期主题:《潜规则围猎场》 聚焦新人女演员被迫陪酒、签约阴阳合同、经纪公司抽成高达80%等行业暗疮。

线索来源:一位匿名受害者的三年日记扫描件。

会议室一片死寂。

助理小声问:“这些内容……真的能播吗?

广电那边恐怕通不过。”

“所以我们要做两版。”

陈秀淡淡道,“一版送审,温和改良;另一版放在海外平台同步上线,全球直播。

我相信,世界人民对中国娱乐圈的好奇,不会亚于我们对好莱坞的兴趣。”

散会后,孟字义打来电话:“秀哥儿,我听说你要拿陆辰开刀?”

“怎么,心疼了?”

他笑。

“才不是!”

她急道,“我是担心……他是我妈最喜欢的演员,她要是知道了,肯定觉得你针对她。”

陈秀一怔。

原来孟母一直是陆辰的铁杆粉丝,家里贴满海报,朋友圈天天转发他的动态。

“那你妈知道他私底下是什么样吗?”

陈秀轻声问,“去年有个新人去找他试戏,结果被要求凌晨三点去酒店‘读剧本’。

女孩拒绝后,第二天就被列入行业黑名单,再也没接到过工作。”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

“……我相信你。”

孟字义终于开口,“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就该让他付出代价。

哪怕我妈恨我,我也站你这边。”

那一刻,陈秀感到胸口一阵温热。

他想起多年前第一次见她时的样子??

怯生生的小姑娘,连自我介绍都说不利索。

如今,她不仅能独当一面接演历史正剧,更能在亲情与正义之间做出抉择。

她真的长大了。

一个月后,《内娱整顿计划》开机仪式在京郊影视基地举行。

没有红毯,没有明星站台,只有一面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拉开,上面写着一行血红色大字: **“这里没有偶像,只有真相。”

** 现场百余名记者屏息凝神,直播观看人数瞬间突破三千万。

陈秀站在镜头前,身穿黑色风衣,目光如刃:“过去十年,我们习惯了用热度衡量一切。

谁热搜多,谁就是赢家;谁粉丝凶,谁就不可碰。

可我们忘了,艺术的本质是真诚,行业的根基是公平。”

“从今天起,我要让那些躲在光环背后的蛀虫,暴露在阳光之下。

我不怕得罪人,因为我身后站着千千万万渴望看到好作品的观众。”

“这不仅仅是一档节目,这是一场革命。”

掌声如雷。

当晚,陆辰工作室发布声明,称将起诉节目组“诽谤”

、“侵犯名誉权”



与此同时,多家流量明星的粉丝开始组织大规模举报,企图让节目未播先夭折。

但陈秀早有准备。

他在个人微博放出一段长达十二分钟的视频,全程无剪辑,记录了调查团队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追踪资金流向,如何获取内部邮件截图,如何验证录音真实性。

每一个证据节点,都有第三方公证机构盖章认证。

视频末尾,他直视镜头:“我可以现在就停手,也可以永远沉默。

但请问各位??

你们还想再看十年烂剧吗?

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学表演,不是靠天赋,而是靠陪睡吗?”

这一问,如惊雷炸响。

舆论瞬间反转。

#支持内娱整顿#成为全民话题,连央视新闻都在专题节目中引用了陈秀的话:“当资本过度干预创作,艺术就成了奢侈品,而人民失去了表达的权利。”

三天后,广电总局下发文件:《关于加强综艺节目社会监督功能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具有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型综艺形态”

,并指定《内娱整顿计划》为试点项目。

胜利的天平,开始倾斜。

然而,就在陈秀以为大局已定时,一封匿名邮件悄然抵达他的办公系统。

附件是一段加密视频。

他输入密码,画面亮起??

竟是他自己与王撕葱在一次私人饭局上的对话片段。

虽然声音模糊,但唇语分析显示,他曾说过一句:“只要能成事,手段无所谓干净与否。”

发布时间标注为两年前。

陈秀瞳孔猛然收缩。

他知道,这是何家终于出手了。

他们不急于否定节目,而是等待这一刻??

在他最辉煌的时候,把他塑造成另一个“伪君子”



风暴,真正降临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