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三一三章:父母是真爱,儿子是意外

“卧槽!好丑!!!”

陈大少从护士怀里接过陈安,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有点嫌弃。

没错,陈大少给儿子取名为陈安。

说什么生了儿子随妈姓,那纯属开玩笑。陈安毕竟是陈家长子,肯定要姓陈。...

灯光渐暗,首映厅内鸦雀无声。银幕上,《战斗天使:阿丽塔》的片头缓缓展开,机械齿轮咬合的声音伴随着低沉而富有节奏感的电子乐响起,仿佛将整个五道口购物中心都拉入了一个未来与废土交织的世界。

仙总靠在特制的宽大座椅里,一只手轻轻抚着隆起的腹部,另一只手被陈大少紧紧握在掌心。她微微侧头,看着身旁这个男人专注的侧脸??他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被人质疑只会玩票的富二代导演,而是用四年时间、一亿美金、无数个通宵打磨出这部中国影史里程碑式作品的男人。

“疼吗?”陈大少忽然低声问。

仙总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说哪?肚子?还是刚才上台的时候腿麻了?”

“我是说……你心里。”他转过头,目光认真,“我知道这部电影对你不一样。你是第一个演全CG角色的华语女演员,也是第一个以孕妇身份完成高强度动捕拍摄的主演。我不确定别人能不能懂这种坚持。”

她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是啊,谁能懂呢?

当初所有人都反对她参演,说一个怀孕三个月的女人去拍需要穿动捕服、做翻滚跳跃动作的科幻片简直是疯了。可她说服了医生,调整了训练计划,把每天的排练分成六段进行,甚至在孕中期时还亲自参与了三场高难度打戏的动作设计。

因为她知道,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商业大片。

这是属于他们这一代电影人的“登月计划”。

银幕上的阿丽塔睁开眼睛,那双由数百万多边形构成的眼眸中倒映出的是一个破败却生机勃勃的钢铁城。镜头推进,每一根金属管线、每一块锈蚀钢板的纹理都清晰可见,观众席传来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叹。

“这真的是国内做的?”有人喃喃自语。

“不是梦工厂?迪士尼?”

“连皮肤下的血管走向都能看清楚……”

坐在前排的喇裴康悄悄抹了把额头的汗。作为中影新任负责人,他本可以不来这场首映??毕竟前任华致茗都来了,他已经足够表明态度。但他坚持要来,因为他想亲眼看看,传说中的“天仙特效”到底有多强。

而现在,他明白了。

这不是模仿好莱坞,也不是堆钱堆出来的视觉奇观,这是一种建立在中国审美基础上的全新工业标准。街道两侧挂着褪色春联的赛博店铺,街头小贩用机械臂烤羊肉串,孩子们骑着改装过的电动滑板车穿梭于铁皮屋之间……这些细节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来自团队三年间走访重庆、武汉、深圳等地老旧城区的真实采风记录。

“原来……我们也能有自己的赛博中国。”他轻声说。

电影进入高潮段落,阿丽塔为救同伴孤身闯入黑市竞技场。一场长达十二分钟的一镜到底打斗戏引爆全场。拳脚碰撞产生的火花、每一次肌肉收缩带动的皮肤颤动、背景中人群惊呼时嘴型与声音的同步精度……所有技术难题都被踩在了脚下。

余梅护士注意到仙总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连忙俯身询问:“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出去休息一下?”

仙总摇头,眼中闪着光:“别打扰我,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看成片……我想看到底有没有辜负那些日子。”

那些日子??

去年冬天最冷的一个月,她在零下八度的摄影棚里穿着单薄动捕服完成水下逃生场景。因为孕期体温调节异常,她每十分钟就要进保温舱取暖一次,但每次出来又立刻回到冷水池中继续拍摄。工作人员哭着劝她停下,她却笑着说:“没事,宝宝也喜欢游泳。”

还有那次动作捕捉系统突然崩溃,技术人员束手无策。她躺在地上等修复的间隙,摸着肚子轻声哼歌,哄里面的宝宝入睡。陈大少蹲在旁边,握着她的手说:“要不放弃这段吧,换个方式拍。”

她反手捏了捏他的手指:“不行,这是我跟孩子的共同作品,不能打折。”

现在,一切都值了。

当最后一个镜头结束,字幕缓缓升起,全场寂静了几秒,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人站起来鼓掌,有人红了眼圈,更多人掏出手机疯狂拍照录像,想要留住这一刻的情绪。

舞台灯光重新亮起,主创团队再次登台。这一次,仙总没有坐着,而是由陈大少搀扶着慢慢站了起来。全场瞬间安静。

她挺着九个月的孕肚,站在聚光灯下,像一座温柔却不可撼动的山。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复出,冒着风险接这样一个项目。”她的声音不大,却通过麦克风传遍每个角落,“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我相信这个人。”

她看向陈大少,嘴角扬起一抹笑:“从我们相识那天起,他就一直在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创办天仙传媒,打造全产业链,投资国产动画,扶持青年导演……每一次选择,都被说是‘任性’、‘烧钱’、‘理想主义’。可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而是想告诉所有人:中国人,也能做出世界级的科幻电影。”

台下掌声如潮。

阿丽塔接过话筒,语气难得正经:“我知道网上还有很多质疑声,有人说这是拿钱砸出来的面子工程,有人说特效再好也是抄袭日漫美学。我想说的是??创新从来都不是凭空而来。我们尊重原著,但也注入了自己的灵魂。你们看到的每一个画面背后,都有超过三百名中国特效师连续加班四百天的成果。他们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很多人孩子出生都没陪在身边,只为让世界看见中国的视觉叙事能力。”

他顿了顿,环视全场:“所以,请不要再说什么‘国产特效不行’。行不行,是由我们自己拼出来的。”

台下一位年轻女孩悄悄擦掉眼泪,举起手中的应援牌,上面写着:“阿丽塔,你是我的光。”

这一幕被摄影师抓拍下来,后来成了微博热搜第一的图片。

发布会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场。仙总被护送回大巴房车,刚躺下没多久,就听见外面一阵骚动。

原来是华致茗执意要见她。

这位刚退休的老领导穿着旧式中山装,手里拎着一个木盒,脸上带着少见的严肃。

“我知道你现在需要休息,但我必须亲手把这个交给你。”他说。

盒子打开,是一枚雕刻精致的金属胸针,图案正是电影中阿丽塔佩戴的齿轮吊坠。

“这是我让人定制的纪念品,全球只有五枚。一枚给导演,一枚给特效总监,一枚给中影档案馆,一枚留给天仙博物馆……最后一枚,属于你。”

仙总怔住。

“你不仅是演员,更是这场变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未来的人研究这部电影时,不会只记得技术突破,还会记住一个怀着身孕仍坚持完成动捕表演的女人。你为中国女性创作者树立了一座碑。”

她鼻子一酸,哽咽着点头。

老人走后,陈大少走进车厢,看见她默默流泪,也不说话,只是轻轻抱住她。

“累了吧?”他问。

“不累。”她靠在他肩上,“我只是觉得,好像走完了一场很长的路。”

“还没完呢。”他笑了笑,“这才刚开始。”

三天后,《战斗天使:阿丽塔》正式公映。

首日票房破两亿,打破国产科幻开画纪录;IMDb评分8.7,烂番茄新鲜度92%;《好莱坞报道》称其“重新定义亚洲科幻美学”,BBC发文评价“这是继《卧虎藏龙》之后,中国文化输出的又一高峰”。

而在这一切喧嚣之外,某妇产医院VIP病房内,仙总正安静地等待分娩。

窗外阳光洒进来,照在床头那枚齿轮胸针上,折射出细碎光芒。

护士余梅轻声提醒:“宫缩频率已经加快了,可能今晚就会生。”

她点点头,拿起手机给陈大少发了条语音:“老公,我们的宝宝要来了。你说,该叫什么名字好?”

十分钟后,回复传来:“阿丽塔怎么样?”

她噗嗤一笑:“太中二了吧!而且人家是战斗天使,咱们宝宝得多能打才配得上这个名字?”

“那就叫……启明吧。”他又发来一条,“开启光明的意思。你看,妈妈是天仙,爸爸是阿丽塔世界的创造者,宝宝就是照亮未来的那颗星。”

她望着天花板,久久未语。

最终回了一句:“好,就叫启明。”

当晚十一点十七分,男孩顺利降生,体重七斤二两,哭声响亮。

产房外,陈大少双手颤抖地接过襁褓,看着那张皱巴巴的小脸,忽然落下泪来。

“儿子,欢迎来到这个世界。”他低声说,“这是一个比电影更真实、也更值得奋斗的地方。”

与此同时,远在美国的好莱坞某会议室里,詹姆斯?卡梅隆正在观看《战斗天使:阿丽塔》的完整版。

看完最后一个镜头,他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告诉福克斯,不要再翻拍这部漫画了。中国人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次日清晨,朝阳升起。

天仙传媒总部大楼顶楼,巨大的LED屏播放着一段剪辑视频:从最初的手绘概念图,到动捕拍摄花絮,再到最终成片对比。标题只有八个字:

**“梦想,从不曾遥远。”**

而在社交平台上,一条热评获得数十万点赞:

> “以前我们总说‘什么时候中国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 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