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传诏破愁云(1/2)
官署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刚才的喜悦荡然无存,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和压抑的悲凉。
二十两银子!
对于这些刚刚过上好日子的工匠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孙元化看着痛苦绝望的刘铁锤,心中如同被重锤击中,充满了愧疚和无力感。
他身为火器厂主事,虽是朝廷命官,但俸禄微薄,且他痴迷铸炮,平日里有点闲钱都用来购买图纸、材料或是接济困难的工匠了,此刻囊中羞涩,根本拿不出二十两银子。
他张了张嘴,想安慰几句,喉咙却像被堵住一样。
一个念头如同毒蛇般钻入他的脑海:都是因为自己,因为自己之前与那些泰西传教士走得太近,惹了陛下不快!
所以这次立下如此大功,陛下才没有立刻赏赐!
现在害得刘铁锤的孩子无钱医治……这岂不是自己的罪过?
孙元化脸色苍白,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官袍的下摆,心中充满了自责和痛苦。
他看着刘铁锤那佝偻的背影,老人已经默默地转过身,走到角落,拿起一块抹布,开始用力地擦拭着旁边一架新炮的炮身。
他的动作僵硬而沉重,仿佛要将所有的绝望和痛苦都揉进那冰冷的金属里。
那沉默的背影,仿佛在无声地哀叹:这或许就是孩子的命吧…… 一时之间,整个官署笼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诡异平静中,只有刘铁锤那压抑的、几乎听不见的啜泣声和抹布摩擦金属的沙沙声。
就在这沉重的气氛几乎要将人压垮时—— “孙大人!
孙大人!”
一个书吏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打破了死寂, “宫里来人了!
是来传旨的!
人已到门口了!”
话音刚落,只见一位身着青色宦官服饰、面容清秀的年轻公公,在内侍的簇拥下,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
他身后还跟着几名健壮的力士,抬着几个沉甸甸的红漆木箱。
年轻公公一进门,眼神就扫过官署内神色各异、甚至有些惊慌的众人,最后精准地落在孙元化身上。
他脸上立刻堆起极为热络、甚至带着几分讨好的笑容,快走几步上前,微微躬身,语气亲热又不失恭敬: “哎哟,孙大人!
您可让咱家好找!
恭喜孙大人!
贺喜孙大人!
陛下有旨意给您和火器厂的诸位功臣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身旁小内侍捧着的锦盒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卷明黄的绢帛,动作带着一种庄重的仪式感。
展开绢帛,他清了清嗓子,脸上笑容更盛,朗声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国家兴邦,赖有贤能。
南海子大明火器厂主事孙元化,督率匠役,锐意革新,研“铁模铸炮法”
与“铁芯铜壁铸炮法”
,技艺精绝,裨益社稷。
兹特擢尔为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正五品,赏银元一千枚。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一旁呆立的工匠们,声音依旧清晰洪亮: 工匠刘铁锤、王大力、张栓子、李老根、赵石头、陈水生,技艺娴熟,勤谨有功。
各赏银元二百枚,各晋工匠等级一级,赐官军器局主事衔,从九品。
其余火器厂在册工匠、学徒,各赏银元十枚,以彰嘉勉。
钦此。
宣旨声落,整个官署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懵了!
巨大的惊喜如同惊雷般在他们脑中炸开!
“孙大人,接旨吧!”
年轻公公含笑提醒道,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孙元化猛地回过神来,一股巨大的暖流冲散了之前的阴霾和愧疚,他连忙整理衣冠,深深躬身下拜:“臣孙元化,领旨谢恩!
吾皇万岁!
万岁!
万万岁!”
他身后的工匠们,如梦初醒,呼啦啦跪倒一片,激动地叩首高呼:“谢陛下隆恩!
吾皇万岁!
万岁!
万万岁!”
声音震得官署嗡嗡作响。
而刘铁锤,这位刚刚还在绝望中擦拭炮身的老匠人,此刻如同被施了定身法。
他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瞪得溜圆,死死地盯着那宣旨的公公,又看向那装着银元的箱子,嘴唇剧烈地哆嗦着,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二……二百枚银元?
……从九品……主事?”
他喃喃自语,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
突然,他像是被巨大的力量击中,猛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紫禁城的方向,用尽全身力气,带着哭腔嘶声喊道: “皇爷万岁!
皇爷万岁啊!
俺……俺当官了?!
俺家大壮……俺家大壮有救了啊——!”
喊声在官署内回荡,充满了劫后余生的狂喜和无尽的感激涕零,泪水如同决堤般从他布满沟壑的脸上滚滚而下,砸在冰冷的地面上。
那年轻公公看着眼前激动感恩的场面,脸上笑容更盛,显然很满意这效果。
他待众人情绪稍平,才走到孙元化面前,笑容可掬地拱手道:“孙大人,恭喜高升!
陛下对您可是寄予厚望啊!”
孙元化连忙再次躬身,感激道:“多谢公公!
有劳公公辛苦跑这一趟!
还请公公代下官叩谢陛下天恩!
下官定当鞠躬尽瘁,不负陛下厚望!”
那年轻公公见孙元化如此郑重,连忙侧身避开,不敢受他的礼,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和谦卑,连声道: “哎哟!
孙大人您这是折煞咱家了!
您可是陛下钦点的肱骨重臣,咱家不过是跑个腿传个话,当不得您如此!
当不得!
当不得!”
他顿了顿,又压低声音,带着一丝亲近:“陛下还特意让咱家带句话给您:‘孙卿,朕对你寄予厚望,望卿再接再厉,勿负朕心。
’”
孙元化闻言,心中更是激荡,再次深深一揖:“臣孙元化,谨记陛下教诲!
粉身碎骨,难报万一!”
年轻公公满意地点点头:“孙大人忠心可嘉,咱家定当回禀陛下。
旨意已宣,咱家就不多叨扰了,孙大人留步!”
官署内,众人依旧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
刘铁锤颤抖着双手,小心翼翼地将那沉甸甸的两百枚银元收入怀中,又紧紧攥着那枚象征从九品主事的腰牌,老泪纵横,一遍遍摩挲着上面的纹路。
孙元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眼前一张张激动、感激、充满希望的脸庞。
他心中那沉重的阴霾早已被这浩荡的皇恩彻底驱散,只剩下满腔的感激与报效君王的决心。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却异常坚定: “诸位!
皇恩浩荡,吾等当铭记于心!
今日之赏赐与擢升,乃陛下对我等技艺与辛劳之肯定!
然铸炮强军、护卫海疆之大业,方兴未艾!
望诸位戒骄戒躁,精研技艺,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