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正的香饽饽(1/2)
交流会上,最受欢迎的,并不是刚刚在国际影坛大放光彩的老谋子,也不是在锋锐影视站稳脚跟的导演和副导演们,而是一帮长相各异的中青年。
不少内地来的演员,还有幕后工作人员,一个个热情的围在这些其貌不扬的中青年身边,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就是同样备受关注的老谋子,还有失意的李联结,全都下意识向那边扫了几眼。
实在是,这些中青年太过面生,反正他们在内地的时候没有见过。
“这几位都是什么人?”
周野忙的妻子也很好奇,夫妻俩虽然没有凑过去,却也站在不远处频频观望。
“都是内地知名作家!”
周野忙的语气有些热切,羡慕道:“要说内地来港岛的所有文艺工作者里,他们是混得最好的!”
“港岛这边,也追捧大作家么?”
妻子很是好奇,不解道:“怎么没有听说过?”
“不是内地那些写传统严肃文学的作家!”
见妻子误会了,周野忙轻声解释道:“是通俗作家,或者说娱乐作家也成!”
“他们写的,大多以奇幻,武侠,功夫还有科幻等等类型为主,起码看起来相当爽快!”
“而不是内地的伤痕文学,不是一个概念!”
“就是港台有名的金庸和古龙类型?”
妻子反应过来,好奇道:“他们写的,在港岛这边很受欢迎么?”
“相当受欢迎!”
周野忙点头道:“主要是,港岛这边和内地对的评判标准不同,同时获利的方式也不同!”
见妻子好奇,他耐着性子解释道:“内地作家写严肃文学,有不少的相关奖项可以争取!”
“这些文学奖项,都是有内地政府背书,拥有相当不俗的公信力!”
“但凡写作有成,并且还能在文学奖项上有所斩获,不仅有荣誉加身,还能有不菲的稿费收入!”
“另外,还能在文联或者作协占据一席之地,拥有相当不俗的社会地位,可以说名利双收!”
“内地的文学主流就是严肃文学,通俗只能靠边站,没办法的事情!”
“可港岛这边,最是重视利益!”
“在这里写发表目的相当纯粹,就是为了赚钱,钱赚得越多越有名!”
“毕竟港岛是资本主义社会,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选择!”
“很显然,在港岛通俗才是主流,不然读者不可能为你写的付钱买单!”
妻子听得有些目瞪口呆,下意识道:“难道,港英政府对此就没有什么想法么?”
“呵呵,只要不是明着和港英政府对着干,他们才不会管你心中怎么想的!”
周野忙摇头道:“这些内地作家能够出现在这里,并且获得相当丰厚的稿酬和版权回报,都是托了亚视老板武锋的福!”
“当初,他重金去内地征稿,专门征求写得好的通俗,到现在已经涌现出了不少的通俗名家!”
“据说他们的作品,凡是能够在《旺角新闻》上面连载的,起码都有千字一百二十的稿酬标准!”
“一本通俗,字数都不少的!”
“也就是说,一本五十万字的通俗,单单稿费就有六万港币!”
“这么多?”
妻子吃了一惊,不信道:“那也太夸张了吧?”
“多么,一点都不多!”
周野忙摇头,苦笑道:“那还只是在报纸上连载的稿费,没有算上出书后的版税收入!”
“卖得越多,版税收入就越高!”
“听说,有些作家单单一本的版税收入,就有五十万以上的港币收入!”
“这还没有包括,将改编成漫画的版税收入!”
说到这里,脸上满满都是羡慕神色。
搞文字的家伙就是厉害!
内地的成名严肃文学作家,听说一本能赚好几千甚至好几万,妥妥的高收入范畴。
港岛这边的同行更夸张!
别看周野忙解释的时候,语气都没有多少变化。
那是他已经震惊过了,这才没多少反应。
可他刚刚听闻的时候,反应可比妻子要大得多了。
到了港岛,才知道钱的重要性。
几乎什么都要和钱挂钩,自然而然就影响到了他的思维,起码对于赚钱更加的积极有动力。
“就算如此,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受欢迎吧?”
妻子又不傻,很快从震惊情绪中回神,嘀咕道:“你看那几位,就差将谄媚挂额头上了!”
“哎,谁叫人家写的水平高呢!”
周野忙苦笑道:“我还没有说完,这些内地通俗作家的主要收入,还不是稿费以及版税收入!”
“那只是小头罢了,真正的大头在影视剧改编,以及游戏和动画改编费用上面!”
“但凡出名的精品,只要不是拍摄技术条件难以实现,基本上都会拍摄成电视剧或者电影!”
“因为有不小的书迷群体,所以精品改编的电视剧,只要不是拍得太烂,收视率一般都不会太低。”
“若是改编制作成电影,票房成绩都有一定的保障!”
“也是如此,在港岛这边一般改编影视剧的费用,都不会太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
“还有漫画改编权,听说这个的改编费用倒是不高,十万港币已经顶天了!”
“真正的收入大头,还在游戏改编上面。”
“听说,某几部精品改编的街机游戏大火,事后游戏公司那边全都增补改编费用到百万港币级别!”
“百,百万港币的改编费用?”
这下,妻子真的震惊了,这个数字太过惊人。
“自然是真的!”
周野忙羡慕道:“也是如此,但凡在港岛写出名的内地作家,都是有钱的主!”
这才多长时间,已经有不少内地通俗作家,都在港岛这边购买了房产,而且还是所谓的千尺豪宅。
“听你这么说,能在港岛这边写成名的内地作家,应该没多少人吧?”
妻子羡慕得紧,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她在港岛这边,也待了好几天,对这里也不是初来时那么陌生了,起码知道不少基本情况。
有钱大晒,真不是说着玩的。
“你说错了,在港岛这边通过写通俗成名的内地作家数量,相当之多!”
周野忙的回答出乎意料:“《旺角新闻》作为港岛的一流报纸,有一半的功劳都是报纸上连载的精品,报社方面给钱自然相当大方!”
“我可是听说,内地不少作家通过给港岛这边的《旺角新闻》还有《月刊》供搞,轻轻松松就成为了万元户,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
“这个,我好像也听说过!”
妻子琢磨片刻笑道:“据说,刚开始只有各地文联成员给港岛的报纸杂志写作供稿,后来干脆就放开了限制,只要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都可以投稿!”
“好像有不少学校老师,还有办公室文员有空闲的时候写作投稿,有部分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赚了不少钱,只是以往没有太过在意罢了!”
这事儿,在内地引起的轰动,可是一直持续到眼下还没有彻底平息下来。
毕竟,武锋手下的报纸和杂志,给的实在太多了。
特别是,一位位非作协成员,通过写的方式赚了大钱的事儿经常发生,对于周围人的刺激效果极大。
周野忙并不知道,为了帮助更多的写作爱好者,或者说应对越来越多的投稿,武锋都在内地设立了相关的杂志出版。
以更低的买断价格,千字十块到千字五十的水准,吸纳有一定水准,却还不足以在港岛的报纸杂志上连载的,帮助不少兼职作家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也是如此,虽然眼下内地传统严肃文学,还有伤痕文学依旧是主流,但是通俗文学也逐渐开始起势。
在《旺角新闻》和《月刊》,还有内地所办杂志的引导下,各种类通俗纷纷涌现,将内地的通俗市场给拉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