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要塞反击战(中)(1/2)
休息、用饭后,队员们又开始夜间的训练。
虽然还是白天的那一套,但有了晚上的实景,感觉就真实了很多。
队员们可以从各个角度体会到自己是否是隐蔽前行,是否避开了前面敌人的视线。
许三也是第一次训练士兵,虽然只有十几个人而已,但也感受颇深。
第二天,小组协同训练,主要是攻击前进的互相掩护,还是先讲理论,然后白天和黑夜的结合模式。
许三将十五人分为三个五人小组。
“每组三个主射汤姆逊,一人用步枪精确补枪,一人专门负责投弹和突击!
间距保持好!
组内一丈,组间六丈!
别扎堆!
鬼子一颗甜瓜手雷就能把你们一锅端!”
演练中,两个小组在一个十字路口犹豫不前,试图观察。
许三的暴脾气又来了。
“第二组!
第三组!”
许三沙哑的骂声立马就传了过来,“等什么呢?
等鬼子请你们吃席吗?!
一组!
火力压制左翼窗口!
不用怕浪费子弹!
我要的是子弹!
二组,给我快速通过!
通过后立刻建立掩护点!
三组跟上!
交替移动!
永远要有一组人的枪口在指着敌人可能出现的方向!”
手榴弹实弹训练的时侯,他看到战士拔出引信后立刻就扔,准头虽然很好,但冒烟了几秒才爆炸,便立即又开始他的喷枪模式。
“李大胆!
手榴弹烫手啊?!”
许三冲过去,“木柄手榴弹延时四到五秒!
心里默数‘一、二’再扔!
要让鬼子没时间捡起来扔回来!
记住,喊‘投弹’!
让队友知道你要干什么!
爆炸后三秒,趁他们聋着、晕着,冲锋枪手第一个给我冲进去!
横扫!
清理角落!
步枪手紧跟补枪!
动作要快!
要狠!”
第三天,针对马当要塞图纸的模拟攻坚。
许三亲自带着防守方,给进攻方设置了重重障碍。
一场演练后,许三对着垂头丧气的第三组开火。
“张大个!
你第一个冲进房间,像个门神似的杵在门口干嘛?!
给里面的鬼子当中心靶吗?!
‘切片’清理法白教了?!
沿着门轴,侧身切入!
枪口跟着眼睛动,扫描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角落!
门后!
桌子底下!
这才是清理房间!”
他指着摊开的要塞平面图,语气斩钉截铁。
“马当要塞不是平地,它有碉堡,有战壕,有地道!
正面强攻,有多少人死多少人!
我们的打法,是切割!
是渗透!
一组正面佯攻,吸引火力!
二组从侧翼坑道摸进去!
三组,给我找通风口,找排水渠,从他们想不到的地方钻进去!
狙击手!
你们的任务不是打普通小兵!
专打机枪手!
打军官!
打掉一个,比打死十个普通兵都有用!
开一枪,换一个地方!
绝不在同一个地方开第二枪!”
三天的特训,在许三不间断的怒吼、斥骂和精准到极点的纠正中飞速流逝。
战士们从最初的生疏、心疼弹药、习惯性采用旧战术,到后来逐渐变得败家、子弹喷洒、配合默契,懂得如何用暴烈的火力瞬间撕开假想敌的防线。
许三也偷偷的把留给自己备用的两千多发子弹补充了进去,他要战士们养成使用汤姆逊火力压制的习惯。
这次训练许三投入的精力也尤其的多,实弹演练花费了五千多发子弹,战士们也逐渐培养出了对汤姆逊使用的手感。
最后一场综合演练,是空枪的。
按许三的安排,这次是有防守配合的,他是唯一的裁判。
他参照马当要塞的平面图,对外围防守部分作了一个简化,然后让游击队其他队员在那些地方来阻击演习人员。
他要对这几天训练的结果做一个综合评估。
他不知道的是,新军有几位高层领导悄然来到现场观摩。
只见以孟团长和周文为首带领的十五人突击小队,如同暗夜中的鬼魅,利用阴影和噪音交替掩护,汤姆逊冲锋枪举起时便会传来许三的声音‘通过’、木质假手榴弹投过去的时候,也会有许三裁判的‘通过’声、期间一切都很安静,只有简洁的口令声在村庄中交错响起。
短短一刻钟,他们便以极小的“伤亡”
代价,彻底“肃清”
了所有模拟日军守军的防守点。
几位穿着普通士兵,跟在‘记录员’老方身后看着的新军领导非常震惊,他们都是打仗的行家,发现这样的特种战术,在某些局部战役中真的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这次他们反攻马当要塞,我的信心又足了一些。”
其中一个长官说道。
“不错,有了这种针对性的训练,伤亡率要减低很多。
咱们的队伍里,还是太缺少专业的军事人才啊!”
另一个感叹道。
演练结束,领导们偷偷撤退,老方过去紧紧握着许三的手,激动地道:“许长官,你这套打法,我全程记录了三天多,我虽然不是军事方面的行家,但也能看出它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