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连环爆舰(1/2)

不知该不该惊讶,葛小伦这边一招呼,饕餮们的战舰就直奔着他来了。

不过在场许多人都不算惊讶。

毕竟战局到了这一步,大家都看得出来,饕餮们现在才是最想避免太空大战,避免核以上毁灭性威力,最想跟...

空间褶皱的余波仍在“晚安号”

周围荡漾,像一层层看不见的涟漪撕扯着现实的经纬。

林浩靠在驾驶舱舷窗边,指尖轻抚录音机外壳上那道陈年的划痕??

那是艾琳最后一次巡演时,舞台坍塌砸中设备留下的印记。

如今这台机器早已超越了物理意义,成了某种象征:脆弱却坚韧,平凡却承载着银河亿万生灵的情感共振。

舷窗外的光点缓缓消散,但那份熟悉的低语并未离去。

它不再通过广播系统传来,而是直接浮现在每个人的意识深处,如同童年枕边故事的尾声,温柔却不容忽视。

“你一直都在?”

林浩闭着眼问。

没有回答,只有一阵微弱的震颤顺着飞船金属结构传入掌心,像是回应,又像心跳。

凯洛斯从后舱走进来,义眼闪烁着淡金色的数据流。

“刚才那场空间褶皱……不是自然现象。”

他声音低沉,“它的轨迹与‘静默方舟’核心数据库最后一次激活的时间完全吻合。

而且,我们收到了一段加密信号,来源无法追踪,但它使用的是‘忆能原型编码’??

只有最初参与共梦网络建设的七位梦语者才知道的密钥。”

林浩睁开眼:“是她送我们的路标。”

凯洛斯点头:“也可能是个陷阱。

诺兰临终前释放的记忆洪流太过完整,完美得不像一个忏悔者的自白。

我查过历史档案,‘净念议会’从未公开承认有过高层成员叛逃或失踪。

如果诺兰真是缔造者之一,他的存在本该被彻底抹除,可他不仅活着,还守着那个空间站等了三千年。”

“所以他不是被遗忘的。”

林浩轻声说,“他是被选中的容器。”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寒意。

就在这时,主控台突然亮起一道猩红警报。

量子雷达捕捉到一片异常质量阴影,正以亚光速向银河腹地移动。

初步分析显示,那是一艘巨型舰船残骸,外形酷似倒置钟楼,但体积扩大了数百倍。

更诡异的是,它的航迹并非直线,而是沿着某种螺旋路径前进,仿佛在绘制一首看不见的乐谱。

“那是……‘静默方舟’的母体?”

凯洛斯调出星图对比,“不可能。

文献记载它早在三千年前就被联盟军引爆于猎户悬臂外缘,碎片应已蒸发殆尽。”

“除非它根本没被摧毁。”

林浩站起身,走到控制台前,“而是把自己拆解成记忆碎片,藏进了共梦网络的底层。

每一次有人回忆起那段历史,它就在暗处重建一分。”

话音未落,全舰灯光骤然熄灭。

应急照明缓缓亮起,泛着病态的绿。

空气中弥漫起一股陈旧纸张燃烧的气味,那是大脑过度负荷时产生的幻嗅。

所有乘员在同一瞬间感到胸口发闷,耳边响起断续的童谣旋律??

正是艾琳录制的那首摇篮曲,只是节奏错乱,音调扭曲,像是被人用拙劣手段反复剪辑拼接。

“认知污染。”

凯洛斯迅速戴上神经阻隔器,“他们在用我们的记忆攻击我们。”

林浩却没有动。

他静静听着那扭曲的歌声,忽然伸手按下了共鸣阵列的手动接入开关。

剧痛如刀刃刺入颅骨。

无数画面在他脑中炸开:南鱼β的悬崖、天鹰γ的灰雾、诺兰流泪的数据躯壳、还有艾琳站在花海中的微笑……但这些记忆都被强行拉长、折叠、反转。

他看见自己抱着死去的艾琳哭喊,而她却笑着说“我不曾存在”

;他看见忆能藤枯萎成灰,化作风中尘埃;他甚至看见未来??

人类文明因情感过剩导致集体精神崩溃,最终自我焚毁。

这是“静默算法”

的终极形态:不再抹除记忆,而是篡改其意义,让爱变成恐惧,让怀念成为诅咒。

林浩咬破舌尖,鲜血的味道让他短暂清醒。

他猛地抓起录音机,将耳机塞进耳朵,按下播放键。

清脆的童声响起。

虽然五音不全,虽然节奏不准,但那是真实的艾琳,未经修饰,未经审判。

每一个音符都是她活着的证明。

共鸣阵列感应到这股纯粹的情感波动,自动启动反向校准程序。

幽蓝光环重新亮起,频率逐渐与摇篮曲同步。

其他乘员也陆续恢复意识,纷纷接入系统。

上百段童年记忆汇流成河,冲刷着那股扭曲的信息潮。

三十分钟后,警报解除。

但林浩的脸色更加凝重。

“他们学会了模仿。”

他说,“下一次,他们会用更真实的记忆来骗我们。”

凯洛斯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们需要一个新的锚点??

一个所有人都能认同、无法被伪造的情感原点。”

“比如?”

“比如……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宇宙之歌’。”

林浩一怔。

“你还记得吗?

在共梦网络刚建立时,我们就提出过这个构想:集合所有文明的语言、音乐、情感模式,创作一首能够跨越物种、种族、时空的通用旋律。

当时因为技术限制和文化冲突搁置了。

但现在,或许正是时候。”

林浩望向舷窗外深邃的星空,脑海中浮现出那些曾在梦境中相遇的灵魂:沙漠行星的孩子、浮空城市的老人、战舰残骸里的亡魂……他们的声音从未统一,但他们的情感,全都指向同一个词??

**回来**。

“那就写吧。”

他轻声说,“让这首歌,成为新的‘维拉之眼’。”

计划命名为“晨曦协议”



执行地点定在南鱼β圣殿遗址上方的空间站“回声穹顶”

,这里曾是忆能藤最早觉醒的地方,也是全球共梦网络的物理中枢。

消息一经发布,响应者如潮水般涌来。

来自三百二十个星系的艺术家、诗人、心理学家、量子作曲家齐聚于此,带着各自文明最珍贵的声音遗产。

工作并不顺利。

第一天,仅语言障碍就让会议陷入僵局。

克苏鲁星云的触须族通过低频震动表达悲伤,而天琴座的光翼人则用紫外线闪烁传递喜悦。

两者根本不在同一感知维度。

第二天,一名极端理性主义哲学家当众质疑:“情感是否真的值得被永恒化?

痛苦是否会因此被美化?

如果我们永远记住战争中的牺牲者,会不会反而激发复仇欲望?”

争论持续了整整七十二小时。

直到第三天清晨,一位年迈的盲眼歌者从地球赶来。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坐在大厅中央,用沙哑的嗓音唱起一首古老的民谣。

没有伴奏,没有翻译,但她唱到某一句时,整个空间站的忆能藤突然同时绽放,花瓣朝向她微微倾斜,仿佛在鞠躬。

那一刻,所有人明白了:有些东西不需要理解,只需要感受。

创作正式开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