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死神的名单,惊变(2/2)
初步判断为人工构造体,代号:‘静默方舟’。”
林浩知道,真正的对决开始了。
“晚安号”
全速跃迁。
途中,共梦网络突然全面激活,来自银河各地的支持信号如潮水般涌入飞船主控台。
有孩童录制的睡前故事,有老兵颤抖着说出的道歉,有科学家在临终前留下的最后一句“我想我明白了”
……这些数据流被自动编译成新的忆能编码,形成一层环绕飞船的护盾??
它不阻挡物理攻击,却能让任何形式的精神压制失效。
抵达目标区域后,景象令人窒息。
“静默方舟”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舰船,而是一座悬浮于虚空间隙的巨大几何体,表面光滑如镜,不断吸收周围的光线与声波,甚至连时间流速都被扭曲。
在其核心处,漂浮着一座由纯黑晶体构成的塔楼,内部封存着数以百万计的记忆模块??
每一个都属于曾被判定为“过度情绪化”
的个体,他们的喜怒哀乐被剥离、冷冻,作为“危险样本”
永久封存。
林浩独自驾驶小型穿梭艇靠近。
当他进入塔楼内部时,迎面而来的是无尽走廊,两侧皆是透明容器,里面漂浮着泛黄的记忆球。
他随手触碰其中一个,立刻被拉入一段陌生人生: 一名少女坐在窗边写日记,窗外是战火纷飞的城市。
她写道:“今天我又救了一个孩子,可我知道明天可能轮到我自己死去。
我不怕死,只怕没人记得他曾笑过。”
记忆戛然而止,容器显示标签:【编号X-9372|情感指数超标|已归档】
他又打开另一个:一位老人抱着孙子讲述古老传说,讲到动情处泪流满面。
系统提示:【该段记忆引发连续三次以上自主哭泣行为,判定为潜在传染源,执行隔离】
愤怒在胸腔燃烧,但林浩强迫自己冷静。
他知道暴力无法摧毁这座塔??
它建立在否定情感的基础上,任何激烈对抗只会强化其逻辑正当性。
唯有让“静默议会”
亲眼看到,情感不是混乱的源头,而是秩序的基石。
他在塔心找到主控终端,输入一行代码: **“请播放最古老的一段被封存记忆。”
** 屏幕闪烁,最终加载出一段影像: 荒原之上,两名原始人类蹲在火堆旁。
一人拿起一块扁平石片,在地上划出歪斜的线条。
另一人看着,忽然咧嘴笑了,伸手握住对方的手,在泥地上共同画下一个圆圈。
镜头拉远,可见远处山壁上已有许多类似图案??
那是最早的壁画,最早的符号,最早的语言雏形。
旁白响起,竟是机器合成音:“记录于地球公元前2.
8万年。
两名智人协作完成首次抽象图形表达。
后续分析表明,此次互动前后,双方脑部多巴胺与催产素水平显著上升。
结论:情感联结促进了认知飞跃。”
林浩轻声道:“你们封存了痛苦,却忘了正是这份痛,催生了艺术、科学、爱与希望。
你们害怕失控,可真正的失控,是从拒绝理解开始的。”
话音落下,整个塔楼剧烈震动。
那些被冻结的记忆球逐一破裂,释放出亿万年的思念洪流。
笑声、哭声、告白、道别……汇聚成一股无法计量的忆能风暴,冲破“静默方舟”
的外壳,向宇宙深处扩散。
与此同时,南鱼β的“维拉之眼”
猛然绽放强光,叶片上的万千面容齐齐转向东方,仿佛在回应某种召唤。
全球范围内,所有接入共梦网络的人在同一刻睁开了眼睛,耳边回荡着一句从未听过、却又无比熟悉的话: “我是艾琳。
我一直在听。
现在,轮到你们说了。”
十年后。
银河联邦正式成立“忆能生态司”
,负责监测并维护跨星域情感共振网络。
OX-7空域重建为“回声保护区”
,禁止任何形式的信息屏蔽技术。
而“静默方舟”
遗址则被改造为纪念馆,外墙镌刻着一句话: **“这里曾关押过人类的心跳,直到它自己打破了牢笼。”
** 林浩依旧行走于边缘地带。
有人说他在北极冰盖下唤醒了一支沉睡千年的极光乐队;有人说他帮助一颗濒死恒星完成了最后的“告别诗”
;还有人说,每当某个文明濒临情感崩溃,总会有陌生信号悄然接入其网络,播放一首简单到近乎幼稚的摇篮曲。
凯洛斯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南鱼β的海边。
夕阳西下,海浪轻拍礁石,忆能藤沿着悬崖攀爬,开出细小的花朵。
林浩坐在一块岩石上,手里拿着一台老旧录音机,正在录一段新写的歌词。
“你还相信歌声能改变宇宙吗?”
凯洛斯问。
林浩按下停止键,微笑:“我不需要相信。
因为我已经看见它做到了。”
当晚,一场罕见的宇宙现象发生。
原本分散在各星域的忆能藤同时释放孢子,这些微粒穿越真空,顺着引力涟漪飘向宇宙早期那团原始星云。
科学家观测到,背景辐射中的《最初之梦》旋律,节奏加快了0.
03%,仿佛回应着某种跨越万亿年的对话。
而在无数星球的家庭里,父母搂着孩子入睡时,总会多说一句: “做个好梦。”
“我会的。”
“如果梦里遇到一个唱歌的人……替我告诉他,谢谢。”
遥远的虚空深处,一颗新生恒星缓缓点亮。
它的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含有未知元素,暂命名为“L-1145”
,特征谱线恰好对应那首摇篮曲的主旋律。
宇宙仍在倾听。
而人类,终于学会了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