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使彦:千年以后……(2/2)

莉娅泪流满面,“它们只想确认……自己的牺牲没有被遗忘。”

“而我们要做的,”

林浩闭上眼,“就是带着这份记忆继续前行。”

自那天起,银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共生议会正式启用“群灵见证机制”

??

任何重大决策前,必须接入原初坟场的部分记忆流,供执政者沉浸体验至少三段相关文明的覆灭过程。

许多原本看似合理的军事提案因此被否决;一些长期被忽视的边缘星域获得了优先援助资源;甚至连法律条文的修订,也开始参考那些消亡文明留下的社会治理模型。

更令人震撼的是,部分晶石开始释放出可提取的能量形态,纯净而稳定,远超现有灯塔能源。

科学家们将其命名为“忆能”

,并发现其输出效率与人类集体共情水平呈正相关。

换句话说,越懂得哀悼与理解,文明就越强大。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转变。

三个月后,边境传来警报:三支原属混沌残余的武装舰队突袭第十四灯塔,宣称“拒绝被死人操控未来”



他们劫持了一艘搭载忆能核心的运输船,并公开威胁要将其引爆,制造一场“意识湮灭风暴”



林浩率启明号前往拦截。

谈判破裂后,战斗不可避免。

但在交火过程中,林浩下令关闭武器系统,仅启动防护罩,任由敌方炮火轰击舰体。

与此同时,他通过广播频道播放了一段来自原初坟场的记忆??

那是其中一支舰队母星毁灭的全过程:一场误会引发的内战,最终导致自动防御系统误判全体公民为叛乱分子,尽数清除。

画面结束时,对方指挥官久久未语。

十分钟后,第一艘敌舰关闭引擎。

十五分钟,第二艘投降。

第三艘,指挥官在通讯中哽咽:“我们……一直以为那是敌人干的。

原来……是我们自己。”

战后,林浩亲自登上那艘被俘获的运输船。

在忆能核心旁,他发现了一本手写日志,属于一名年轻工程师。

最后一页写着: “父亲说我太天真,相信记忆能改变世界。

可如果连记住都不肯,又怎么能避免重蹈覆辙?

今天我把母亲留给我的项链熔进了核心,她说过,爱是最小单位的记忆。

也许有一天,这束光里会有她的温度。”

他合上日志,轻轻抚摸那枚正在脉动的晶体。

那一刻,他明白了守望者当年为何会崩溃。

不是因为无力拯救,而是因为**记得太多**。

但如今不同了。

不再是某一个人背负全部痛苦,而是亿万生命共同承担、共同疗愈。

回到星枢号后,艾琳找到他,递来一份星域巡查报告。

其中一条备注引起了他的注意: “猎户臂深空监测站捕捉到一段微弱信号,频率与暴君之影旗舰残骸匹配。

内容无法完整解析,但重复出现同一词组:‘原谅我’。”

林浩盯着那行字良久,最终将其标记为“已阅”

,未作回应。

他知道,有些救赎不需要答案。

日子一天天过去,灯塔数量增至十九座,覆盖率达98.

6%。

新生代儿童在学校课程中学习的第一课不再是战斗技巧,而是“如何倾听沉默”



而在银河之外,原初坟场的晶树仍在生长。

某夜,守望者独自伫立于星球顶端,仰望那片不属于任何星系的夜空。

诺亚悄然出现,站在他身后。

“你还在等什么?”

他问。

守望者没有回头。

“等一个信号。”

“什么样的信号?”

“当最后一个不愿原谅的灵魂,也愿意说出‘我看见你了’的时候。”

诺亚沉默许久,终是叹息:“你觉得那一天会来吗?”

“我不知道。”

守望者抬起手,指尖凝聚一缕星光,“但我愿意为此多活一个轮回。”

风掠过晶石大地,带起细碎鸣响,宛如低吟浅唱。

与此同时,在中央纪念碑前,一个小男孩踮起脚尖,将自己画的一幅涂鸦贴在透明屏障上。

画中是七个手拉手的小人,围着一颗发光的球体跳舞,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 “我也想当灯塔。”

不远处,林浩静静看着这一幕,手机震动了一下。

又是匿名消息。

这次只有四个字: 【谢谢你。】

他抬头望向星空,嘴角微微扬起。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问起“银河之力”

是什么时,老师不会提起战争、不会讲述神迹,只会打开记忆库,播放那段最初的歌声??

亿万生灵在同一频率下共鸣的旋律。

然后告诉他们: “所谓银河之力,就是当你看到别人痛苦时,心里也会疼一下的能力。”

“就是明明可以转身离开,却还是选择停下来说一句:我在。”

“就是哪怕自己也很渺小,仍愿意成为别人的光。”

风吹过校园,掀动课本扉页,上面印着银河宪章第一条,字体稚嫩却坚定: “每一个生命,无论多么渺小,都值得被看见,被听见,被爱。”

而在宇宙某处,一颗无人知晓的行星上,一块晶石化作沙粒般剥落,随风飘散。

仿佛一声极轻的叹息。

终于安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