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89章 林老师,你怎么能这样?(1/2)

会议室很大,主席台的屏幕上显示着一行红字:欢迎国家文物局吴司长一行莅临我市指导。

蒋承应进了会议室,市政府的副秘书长忙迎了上去。

“市长!”

蒋承应点点头,坐进主席台。

刚刚落座,他觉得有些不对劲,左右扫了一圈。

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想起来了… 蒋承应指了指桌子:“名牌呢?”

“市长,我昨天沟通了两次,吴司长的秘书说,今天来参会的司领导和专家还不确定,一直没给名单。

早上又问了一次,依旧说是不确定,所以我们就没摆…”

蒋承应琢磨了一下,再没说什么。

上级领导不摆名牌,接待单位也不好单独摆,那索性都不摆。

他只是奇怪:今天开的是协调会,主要领导、各组负责人肯定都要到场,基本不会出现谁能来谁不能来的情况。

正思忖间,门口传来一阵动静,郑铭带着秘书进了门。

蒋承应打断念头,迎了上去:“郑局长…”

打了声招呼,两人聊了一阵,秘书小声提醒:“局长,还有一刻钟,吴司长和各位专家应该出宾馆了。”

郑铭看了看表:“应该快到了,老蒋,咱们下去接一下!”

两辆奥迪,一辆考斯特,但没人坐轿车,全都上了中巴。

司机关上车门,一群人往外看了看:宾馆门口,王齐志不停的挥手。

吴晖和吕呈龙一脸狐疑:“小林,你老师什么情况?”

昨天早上才在西京分开,但天还没黑,他又追到了运城。

说是闲着没事,来看看林思成淘到了什么宝贝。

就两本日本皇室收藏过的乐谱,要论价值,也就和林思成在拍卖会上捡到的那两幅画差不多,没必要让王齐志亲自跑一趟。

两人都怀疑,王齐志是不是怕他们护不好林思成,给学生站台来了。

但让他进组,他又不进,让他参会,王齐志也不去?

林思成实话实说:“我怕东西放宾馆不安全,也不好保管,就打电话安排人开车来取。

但老师不放心,就亲自来了…”

“你老师也是真闲!”

吴晖调侃了一句,“我以为他要参会,害的政府办公室连铭牌都没来得及印。”

“不知道也好!”

吕呈龙跟着笑,“省的难受!”

孙嘉木瞄了一眼林思成,暗暗一叹:何止是难受?

这些人里面,数他了解的最清楚,所以很明白:等待会见了林思成,当地的领导会有多懵。

按照原计划,林思成至少也是此次考古指挥部副总监,或是协助孙嘉木发掘遗址,或是协助吕呈龙研究文物,更或是两边都协助。

其实不管是以哪种名义,项目组现场负责人都是他,孙嘉木和吕呈龙不过是挂个名,把把关。

但文研院的铁器项目年底就要审验,最迟赶在十一,必须发布阶段性的成果报告。

马副院长怕出意外,双方沟通了一下,林思成答应,只要文研院有需求,他随时能去京城。

由此,这他个副总肯定就当不成了,只是和其他专家一样,挂了个技术指导的衔。

自然而然,他的名字就不会出现在负责人、主要专家那一栏。

不过实际负责人还是他:因为不管是发掘还是研究,依旧是用的原班人马:黄智峰、秦涛(修复中心研究员)、田杰、高章义。

既便如此,也不至于让当地领导蒙在鼓里,但好巧不巧,被王齐志捣乱了一下。

本来要参加昨晚上欢迎晚宴的林思成,最终连面都没露。

乃至于今天开会,所有人的名牌都没印。

所以,地方至今都还不知道,专家组里有林思成。

可想而知,待会的那个场面?

转着念头,车队进了政府大院。

林思成本想跟在最后面,但吴晖抓住他的胳膊,半开玩笑:“杀人不过头点地,早晚都是一刀,早挨早了!”

林思成无奈,跟在两人身后。

看到吴晖和孙嘉木,郑铭和蒋承应的脸上堆起笑。

看到吕呈龙,两人笑容更盛。

能惊动故宫的的专家,可见国家文物局对河津窑的重视程度?

由此可知,河津窑遗址的价值?

但随即,两人怔住:这是谁,林思成?

他为什么会在车里…哦不,他为什么会来开会?

不怪两人惊讶:因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林思成都不可能出现在国家文局的专家组里。

诧异间,专家们陆陆续续下了车,两人忙迎了上去。

昨晚上一块吃过饭,都不陌生,只是简单寒暄了一下。

吴晖又介绍林思成:“蒋市长,郑局长,这是小林,现在是技术组的指导顾问,你们也认识!”

何止是认识?

没林思成,文物局的指导组到不了这里。

久经历练,两人的城府都不差,虽然惊的不要不要的,不知道林思成怎么进的组,这个指导顾问又指导的是什么,但依旧笑着伸出了手。

“林老师,又见面了!”

“两位领导好!”

林思成笑的很热情,态度也很谦恭,伸出双手,“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看到这一幕,孙嘉木突然想起一块喝酒,王齐志喝醉后说过的一番话:孙处长,我这个学生比我强,能端得住事,也能沉得住气。

不像我,毛毛燥燥,一点就炸,什么事都显在脸上。

仔细再看,真就从林思成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不自然。

就好像,眼前这两位从来没有卸过磨,杀过驴,林思成仿佛把所有的不愉快全忘了一样。

再想想这两个月以来,林思成干了些什么,孙嘉木的眼皮就止不住的跳:两位领导,不知道稍后的会上,等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以后,还能不能笑的出来?

暗暗猜忖,一行人进了会议室。

主会议桌坐满了一半,全是市、县两级政府和省文物局各部门的负责人。

有省文物局科技处的任新波任处长,有省文研中心陶瓷所的姚建新姚主任,更有河津市的领导,并市(县)政府的谈秘书长。

下面人更多,市、县两级文化、文物部门的干部来了好多。

看领导进了门,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随即,会场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但拍着拍着,任新波突的一愣:这谁,林思成?

他以为是没戴眼镜,可能眼花了,下意识转过头。

谈武坐在他旁边,比他还懵:两只手悬在半空,一脸迷茫。

再看另一边的姚建新,跟见了鬼一样的,眼球外突,双眼发直。

没错,就是林思成。

但他为什么会在专家团里,位置还这么靠前?

再数数:第一位吴司长,第二位吕所长,第三位孙处长,他排第四位。

包括落座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排的。

林思成后面,副处长、主任、知名专家跟了一大堆。

意思就是,他也是项目组负责人之一?

但他一个陕西人,组织关系在西北大学,沾不上国家文物局的半点边,是怎么混进专家指导组的?

再着,昨晚上的欢迎宴,他为什么没出现?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但凡是认识林思成的,脑子里像是搅成了浆糊。

随后,会议开始。

郑铭、蒋承应例行致词,又介绍了一下指导团的领导。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