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有点早慧?(7600字更新!)(2/3)
李治百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你也好,玉倩姐也好,《失恋33天》上映前发生的这些事情,都不是你们想要发生的,我们也都解决了。”
陆严河说,“就等《失恋33天》上映了,相信我,这一定是一部很出色的电影。”
- “是的,《失恋33天》也定档了,在美国是明年的3月4日上映。”
在一个派对上,不少人都跟陆严河问起了这部电影,因为白天的时候,绿谷刚刚宣布了《失恋33天》的定档时间,打出来的Slogan则是“奥斯卡得主陆严河的最新编剧作品”
。
陆严河担任编剧的作品,要么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要么取得了奖项上的成功,无一败笔。
《失恋33天》自然备受关注。
更不用说,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是江玉倩。
《红眼航班》的成功,确实让江玉倩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电影演员。
一部由她担纲绝对主演的电影取得成功,远比她在三部担任镶边女主角的电影带来的加持要大。
这是陆严河跟江玉倩的再次合作。
满打满算,这已经是江玉倩第四次主演陆严河编剧的作品了。
从《鱿鱼游戏》这部大爆的剧集开始,到《电话》《红眼航班》和《失恋33天》,除了《电话》这部电影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特别瞩目的成功,《失恋33天》还没有上映,其他两次合作,那都是显著的成功的。
尤其是《红眼航班》,在犯罪题材的电影中,女性担任绝对主演来硬扛反派的,极为少见。
这部电影的观众口碑又很高,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片。
然而,很多人得知《失恋33天》就是一个爱情喜剧的题材之后,对这部电影的看好态度又瞬间转变,开始持保留意见了。
没别的,纯粹是因为爱情喜剧这个类型,挺难破除文化背景的差异的。
在男女关系、爱情尤其是性这些方面,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太大了。
无论是探讨的主题,还是男女之间的模式,都不是那么容易打得通的。
这背后的东西,不仅仅是爱情,还代表着不同文化基于此而呈现出来的价值观、文化观。
对此,陆严河却不太觉得是问题。
《失恋33天》这个故事,本身就发生在一个现代都市背景里,讲的是对男女关系、人际关系,对婚姻与择偶观的讨论。
在电影中都有不同的关系设置,来进行观念的碰撞。
而电影的最后,一如所有面向大众的爱情电影所选择的,选择的是真心与真爱—— 在这一点上,全球通用。
“这部电影确实也来自我身边很多朋友们真实的疑惑、困惑以及纠结。”
陆严河对很多人都是这么介绍的,“它不是一个纯粹的、单纯讲爱情的故事,这部电影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个人,他们对于人生、爱情、事业和生活的观念都是不一样的,而在这样一个故事之中,他们的这些观念会发生碰撞、矛盾、摩擦,有的能够和而不同,有的能够同而不和,但无论如何,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生活。”
陆严河很清楚,怎么说,能够调动起这些人对于这部电影的兴趣。
简而言之,这不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片,从剧本而言,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作者型剧本—— 而所谓的作者型剧本,其实也很好理解对应着作者型导演,这个故事,是带着非常多的“私货”
的。
这个“私货”
,来自创作者的人生,代表的是创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是他们理想中、或者说创作者视角中的一个世界。
而这样一说,感兴趣的人就自然多了。
好莱坞讲商业,不过,在奥斯卡却讲艺术的商业——商业回报不好的艺术,那是曲高和寡,不是他们的取向,但纯商业的东西,又不够艺术。
陆严河这样的电影人,是好莱坞最喜欢的。
又有格调,又能赚钱,面子、里子都有了,非常符合好莱坞“主旋律”
。
那《红眼航班》这样的电影故事,一看就是纯商业片,只能说陆严河会编一个好看的故事,但也不值得他们在艺术上多关注。
可是《失恋33天》就不一样了——陆严河自己都说了,他对于这个电影剧本的重点,是来自于他对于生活的思考。
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小妞电影了。
在奥斯卡的历史上,从《穿普拉达的女王》到《蕾切尔的婚礼》,从《朱诺》到《过往人生》,其实都因其电影中的“作者性”
——或者说,因电影中主角们做出的人生选择而体现出来的“作者性”
,并因这样的“作者性”
而掀起了社会议题般的讨论,从而脱颖而出,被学院关注。
陆严河倒是没有想过《失恋33天》这部电影可以去冲击颁奖季。
这部电影的商业性还是更高一点,尤其是结尾,那是一个典型的商业爱情电影的浪漫收尾—— 不过,用这样的包装,可以避免大家先入为主地将它定位成一个普通的、庸俗的小妞电影。
- 就在这个时候,索伦那边忽然传来了消息。
他们准备把《恋恋笔记本》放到明年夏天上映,大概是6月到7月的样子。
《恋恋笔记本》是陆严河跟索伦合作的第一部电影。
它的票房成绩自然有很多象征意义。
连索伦都不明白,为什么陆严河拿出来的第一部作品,竟然是一部爱情电影。
但是,现在索伦发现,《恋恋笔记本》都不是陆严河第一部爱情电影——还来了一部《失恋33天》。
索伦那边并没有看片。
只不过,他们也不太认为《失恋33天》能够取得多少票房成功,这是一部中国电影,主演就是亚裔面孔,美国人会对两个中国人的爱情电影感兴趣吗?
可是,眼下《定风一号》在颁奖季的强烈存在感,又让索伦的人无法直接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
这部电影,就是更匪夷所思了。
它现在在美国都快卖出3000万美元的票房了,简直不可思议。
这实在让人诧异,到现在好莱坞的公司们都没弄明白,这是为什么,最后只能归功于陆严河。
没错,因为这部电影是陆严河主演,所以,他的奇迹辐射到了这部电影上。
另一个悬念也出现了: 这部电影,不会让陆严河在短时间内就立即获得自己第三个奥斯卡表演奖项的提名吧?
放在一个月前,这都是根本不成立的问题。
因为没有人觉得这是有可能的事情。
电影方的公关策略都明显把重点押到了最佳男配角这个奖项的温生明身上。
可是,人人又都知道,《定风一号》如果成功到需要得到奥斯卡的褒奖,那陆严河做出的贡献,谁能忽视?
- “美国评论家选择奖,你没有获得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下个月,演员工会奖和英奥提名就要公布了。”
达伦·威尔逊对陆严河说,“现在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格局里,你被各大预测机构认为是‘第六人’。”
“第六人?”
陆严河有些疑惑。
达伦·威尔逊点头。
“意思是,正常情况下,获得提名的五个人里没有你,但如果有人出局,你就是那个会顶替进去的。”
达伦说道,“《定风一号》的票房到现在还持续地卖着,长线走得非常出色,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喜欢程度,远远超过其他最佳外语片的竞争者。”
最佳外语片这个单位,文艺片含量是非常足的。
跟注重商业表现的其他奥斯卡奖项不同,最佳外语片这个单位,往往是国际四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竞争。
所以,这个单元要说是否受关注,那也确实受关注,但对观众来说,却可能是陌生的、顶多是对名字熟悉一点,真正看过电影的人不多,因为那就不是他们的菜。
陆严河说:“刘毕戈拍的电影向来可看性很强,他非常在乎电影是否好看,包括《暮春》也是这样,那么文艺、说白了就是残酷青春的一个题材,被他拍得环环相扣,始终都有几个钩子在勾着观众往下看,像个悬疑片,节奏也好。”
《定风一号》也是这样,这都不能用“故事性很强”
来形容,而是“讲故事的节奏”
非常出色。
达伦·威尔逊说:“刘毕戈已经引起好莱坞好几家电影公司的注意,并被发出执导的邀请了,有一部大片都找到了他,想要请他执导,你知道吗?”
“什么大片?”
陆严河还真不清楚。
达伦说:“《月球军团》。”
陆严河露出惊讶之色,“这个系列!”
《月球军团》这个系列之于这个时空的好莱坞,有点类似于在平行时空的《星球大战》的地位。
这个已经拥有将近五十年历史的电影系列,在美国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怎么说了,这是一部全球票房如果只达到5、6亿美元会被视为失败了的电影系列。
夸张的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