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这个夏天有得忙了(3/4)
这部电影在流媒体点播、DVD租赁等方面的收入,长尾效应非常强。
它虽然在院线票房上没有带来《小鬼当家》和《活埋》这样的收入,但在其他版权方面,一点不逊色。
这也是为什么灵河推出的《大海啊我呸》,没有名导、名编剧和名演员,仍然在荷西电影节短短几天时间里,就卖了13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权。
灵河已经用几部完全不一样题材的电影,证明了他们制作电影在商业上的实力。
他们也相信,《大海啊我呸》能够为他们带来不小的收益——相对于本身就不够高昂的成本来说,更是如此。
当陆严河离开荷西的时候,《大海啊我呸》又成功销售了2个国家的发行权,虽然都是小国,加起来只有13万美金的价格—— 但还是那句话,对于《大海啊我呸》这样的小成本电影来说,蚊子再小也是肉,薄利多销。
陆严河给陈寅发消息,说,《大海啊我呸》这样的小成本电影可以多做。
确确实实,以灵河现在跟海外片商的合作关系,只要片子好,灵河不用担心数百万制作成本的电影无法回本。
这给了他们灵河去做这种新人新作的底气。
陈寅也给陆严河发来了一个方案。
原来,陈寅对灵河接下来有一个中长期规划。
陈寅希望能够在灵河打造《活埋》这样的惊悚系列,每年都推出一部像《活埋》这种的概念惊悚片,既没有神魔鬼怪,让它可以在国内上映,又可以做成一个灵河的品牌。
对此,陈寅准备联合《跳起来》杂志和叶脉网一起,每年举行一次“惊悚类/剧本大奖”
,面向全世界的创作者做主题征稿,每年决出金奖、银奖和铜奖,奖金分别为30万、20万、10万,并同时提供一份价值30100万元的电影改编授权合同。
陆严河看到陈寅提出的这个策划,非常满意,十分认可。
终于,陈寅也开始从公司内部管理的日常事务中跳出来,开始为灵河开疆拓土了。
而且,陆严河很认同这种方式。
好故事在民间,好的创意故事更是如此。
像《活埋》这样的高概念惊悚片,重点就是创意。
几个人想出来的创意,跟一个大赛选出来的创意,是决然不一样的。
同时,陈寅还为陆严河提供了三个电影剧本过来,说这三个电影剧本,是最近半年试稿和选稿中,最出色的,每一个剧本都有非常好的点子和想法,他希望陆严河能够出任出品人和制片人,亲自监督,为这三个剧本保驾护航。
说白了,就是需要陆严河的名头,来为这三个电影坐镇。
陆严河在回国的飞机上,正好可以读这三个剧本。
陆严河一口气读完了三个剧本。
陈寅宣传来的剧本,真的非常符合灵河现阶段的路线。
全部都是可以用低成本制作出来的电影。
第一个剧本,讲的是一群的学生,在游学入住一个别墅的晚上,意外在这座别墅里发现了一个尸体,而凶手还在别墅之中。
第二个剧本,讲的是一个在玉明工作的二十八岁男人,突然接到消息,自己的父亲因车祸意外去世,他着急地和自己的女朋友一起返乡,却在葬礼上发现自己父亲的尸体竟然是被人用刀捅死的。
第三个剧本,讲的是一个孩子,夏天回到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居住,在一个停电的夜晚,和邻居家的另一个小孩上山冒险,在山中迷路,携手开始真正冒险的故事。
就如陈寅所说,这三个剧本的故事,本身的主题就是那种概念式的。
这样的电影,基本上一句话简介摆出来,就会吸引不少片商的注意。
但是,这一类电影,也很容易虎头蛇尾——烂尾。
陆严河认认真真地把这几个剧本看完之后,给陈寅发消息,说行。
确确实实,陈寅这大半年来,挖到了一些好故事。
陈寅对这三个剧本的计划是,除了第三个剧本,第一个和第二个剧本,都要请到一个一线演员来演,哪怕一个一线演员的片酬需要300万500万,也值得。
陈寅说:“一个知名度足够的一线演员,加上一个好剧本、好班底,就能够获得撬动票房的杠杆。”
陆严河觉得陈寅说得很对。
除了最后一部电影,陈寅对于第一个剧本和第二个剧本都提出了10001500万区间的制作预算,宣传预算另说。
陆严河觉得没有问题。
这几个剧本,肯定比《大海啊我呸》在海外的价格要卖得更好一点。
题材摆在这里。
有了陆严河的同意,陈寅马上就去筹备了。
陆严河想了想,给陈寅说:第一个剧本,带队女老师的角色,可以问一下江玉倩、王静或者是于孟令;第二个剧本,男主角的角色,可以问问黄楷任、李跃峰。
陈寅马上说好。
陈寅又问:第三个剧本,是不是可以请黄峰来演?
陆严河说:黄峰他现在还有时间拍别的戏吗?
陈寅说:如果黄峰不能演的话,我们就只能面向全国试镜小演员了。
陆严河:可以,其他的电影本身也有很多需要试镜的角色。
陈寅:是的,这几个项目的制作经费要控制在10001500万之间,如果要用到一线演员,其他的角色就只能找片酬低一点的演员了。
陆严河:嗯。
陆严河一直非常认同明星对于一个项目的作用,但是,他不认为每一个项目都要用全明星阵容。
像这种高概念的片子,更是如此。
这种片子,除非你真的拍得特别好,不然,它其实很难变成主流,票房的平均值就在13亿之间。
即使你找来四五个知名演员,一样也是这样的票房。
市场就这么大。
所以,用一个一线演员来打开这个电影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差不多够了,再加其他的知名演员,每一个都至少几十万的片酬,加起来花了不少钱,作用和意义却不大,实属没有必要。
当然,如果你请不来价值五百万片酬以上的演员,也可以用一些100300万片酬区间的准一线演员,去打造一个看上去还比较星光熠熠的阵容。
陈寅对这三个项目的思路,完全执行了陆严河对于灵河现阶段的定位。
有了陆严河的同意,陈寅马上去给这三个剧本备案立项。
这一备案,动作就瞒不住了。
灵河同时要筹备三部新电影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演艺圈。
一时间,打听消息的人蜂拥而至。
陈寅也不客气,直接放出消息,这三部电影的制作经费都很少,除了一番,其他角色的片酬预算都不超过二十万元。
消息一放出来,来打听的人就少多了。
倒是仍然有很多人在打听,一番角色是不是定了人。
陈寅则直言,会优先从跟灵河合作过的演员中选择,至于是谁,没说。
陆严河才刚从机场回到孜园桥,李跃峰的电话就欢欣雀跃地打了过来。
“你真的够朋友!”
听到李跃峰这么兴奋的声音,陆严河就知道,他肯定是已经收到消息了。
“你别高兴得太早了,剧本不是我写的,也不是多大的制作。”
陆严河说,“只是剧本还不错,角色又比较适合你,所以就让他们先问问你,你想不想演。”
“我还想个屁啊,就你这百分之百的点石成金率,还是一番主角,我脑子进水了才不演。”
李跃峰说,“就是你们给的片酬忒少了,才四百万片酬,我演其他的电影,至少翻个倍。”
四百万?
陆严河马上就明白了过来,陈寅这估计是先抛出一个数字,回头有涨的空间,方便谈判。
“小制作嘛,稳中求胜。”
陆严河说,“整个电影的制作预算也才10001500万。”
李跃峰说:“行吧,这可是你第一次给我递主角戏的本子,你给我开再低的片酬我也得接,但是我会跟你证明的,我一定值得更高的片酬。”
陆严河:“我…算了。”
他本来想说,400万的片酬其实也不低了。
放在当下这样一个电影市场,除了站在金字塔尖的、屈指可数的那几个演员,很多演员都叫不上价了。
能给李跃峰开一线演员的片酬价格,还是因为他这几年确实够红。
李跃峰说:“行了行了,你别为难了,我跟我经纪人那边做工作,不让他跟你们讨价还价。”
“别,我也不希望你们吃亏,但预算就这个预算。”
陆严河说,“但你可以选择用部分片酬充当投资,回头享受收益分红。”
李跃峰倒吸一口冷气。
“是整部电影的收益分红吗?”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