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青春少年事业红(2/3)
这一次《假死都不行》是龙岩的重点项目,他们本身实力不差的,就算没有思琦她们做宣传,也不影响。”
刘毕戈:“借你吉言啊,唉,我现在是真的有点紧张,《假死都不行》在荷西电影节的反馈,有点两极分化,让我好久都没有睡好了。”
“那是因为大家对你的期待很高,毕竟你的处女作就是《暮春》。”
陆严河说,“既然当初做《假死都不行》的时候,就已经把这部电影定位成商业向,肯定是免不了面临这样的问题的。”
刘毕戈:“行吧,对了,下个月《假死都不行》提前放映,你有空来吗?”
“肯定来的,你提前把邀请函送过来,告诉我日子。”
陆严河说,“我下个月也不在组里,时间会协调好的。”
“行。”
刘毕戈笑。
“你做完《假死都不行》的上映之后,后面应该要做《龙门客栈》了吧?”
“对。”
刘毕戈说,“终于要开始做了。
其实前期已经做了不少准备了,勘景、分镜、演员…拍摄方案都做了两版了。
不过我现在没有心思想《龙门客栈》的事情了,我现在的精力全部都放在《假死都不行》上面。”
“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随时联系我。”
陆严河说。
“嗯。”
刘毕戈点头,“回头我回玉明了,约你和思琦出来吃饭,我还得好好当面跟她道谢。”
“啊?
道谢?”
“她没有接《假死都不行》的单,但回头就跟我约了一篇‘导演手札’的专栏稿,说发到《跳起来》的七月刊上。”
刘毕戈笑,“这也是变相在给我做宣传,我知道。”
在人情世故这方面,陆严河觉得,他身边的人都比他会多了。
《跳起来》一期杂志的销量,包括电子版在内,大约在三十五万左右。
更不用说,每一期《跳起来》的内容,都会根据不同子渠道、旗下自媒体的需求,做多种方面的推广和再发布。
这不是那种硬广似的推销,而是比软文更软文的“植入”
。
一部电影,两千万的票房,只需要五十万人次的购票。
《跳起来》给刘毕戈这一次“导演手札”
的专栏,紧急加塞七月刊,价值几何,懂行的人,心里有数。
如果说以前的电影市场是市场本身不大,上映期间的影片,彼此之间都是竞争者。
现在的电影市场,最大的问题是观众不愿意走进电影院看电影了。
这是一个“话题性”
三个字变得前所未有重要的时代。
现在讨论电影的人,变少了。
陈思琦的这个做法,倒是给了陆严河一个启发。
做投资,支持年轻电影人,这固然重要。
把电影人的力量集合起来,聚沙成塔,唤起观众们对电影的关注、讨论,这同样重要。
观众嫌弃电影难看,觉得甚至不如现在的很多网剧有意思,电影方因为投资大、风险大,不敢打创意牌,畏手畏脚,也委屈。
能不能把一切都摊开,放到桌面上去展开聊?
陆严河脑海中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不是靠着他穿越者的“金手指”
带来的想法,而是他自己这些年来,对这个行业的思考和疑惑凝练之下,突然冒出来的想法—— 都在说,做对谈,做导演对谈,演员对谈,等等。
这些都是行业内的对谈,那电影人和观众的对谈呢?
把观众那些犀利的质疑、问题,抛到电影人的面前,OK,你想怎么回应?
陆严河第一时间把这个想法发给了陈思琦。
陈思琦:你想用这个办法来做《情书》的宣传?
陆严河:不,《情书》和《假死都不行》不用,这都是在上映前备受市场看好的电影,用不着这一招,但是那些前期宣传声量怎么都做不起来的电影,是不是可以用这种挑衅式的提问和回答,来得到关注度?
既然在这个网络时代,好像只有话题对立能够引发大规模的讨论,那把它用到不被市场和观众看好、但是经过我们判断又有一定可看性的电影上呢?
陈思琦:我明白了,这个有意思,我让他们去琢磨一下,以后找合适的项目试验一下。
陆严河:好。
他本来还想问,既然你都跟刘毕戈约七月刊的导演手札了,为什么你不跟我约八月刊的导演手札?
七夕档就在八月份啊。
《情书》在七夕档上映啊。
犹豫了两秒,陆严河还是没有问。
他觉得没有必要问。
陈思琦在这方面是绝对不会遗漏他的。
陈思琦一定有她自己的安排。
“八月刊不能让严河要做导演手札。”
陈思琦回了陆严河的消息以后,抬起头,她在开会,正在跟琳玉他们沟通八月刊的内容,“严河本来就是《跳起来》的主编,只是后面他的名字不挂在杂志封面上了,但是,每一期的版权页上,他的名字都依然在主编那一栏。
王婆卖瓜之嫌容易遭人话柄,我想要让章若之来以一个高中生的口吻,写自己主演《情书》的故事。”
琳玉、白雨和周木恺三人互相看了一眼。
“这个也可以。”
琳玉点头,“但是,章若之的文字功底怎么样?
她能写吗?”
“她的高考估分在650分往上,又是文科学生,问题不大的。”
陈思琦说,“这对《跳起来》而言,也更有帮助,《跳起来》跟严河的关系,大家都知道了,可对于一部电影的女主角,一个从来不被人知道、横空出世的女主角,大家是更好奇、更觉得新鲜的,《跳起来》的这个专栏,是独家,可以把看了电影对她产生好感和兴趣的人,都吸引过来,购买这一期杂志。”
琳玉点头。
白雨说:“但是,根据我们的读者调查,其实有很多读者都在反映,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严河写的专栏了,很多读者都在呼吁严河继续写专栏。”
陈思琦想了想,说:“专栏是专栏的事情,琳玉,你去跟严河约一下专栏吧,看看他有没有时间,有没有想写的,严河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写专栏了。”
琳玉点头。
开完杂志的会,琳玉他们几个人出去,马上有另一拨人进来,开《你好吗?
我很好》这个节目的会。
辛子杏也来了。
“子杏姐!”
陈思琦开心地站起来,去跟辛子杏拥抱,亲热地寒暄,“之前休息得怎么样?”
“《演员的诞生》做完以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去度了个假,舒坦多了,你也要找机会让自己去度假,别一直忙,人不是机器。”
辛子杏说,“我给你带了一箱咖啡豆过来,是我自己在巴西那边带回来的。”
陈思琦:“谢谢子杏姐,有你真好。”
她像个树懒一样挂在辛子杏的身上,一点不因为旁边有很多她的下属而收敛。
辛子杏拍拍她。
“等会儿晚上你有空吗?
我们一起吃饭,现在已经下午四点了。”
辛子杏问。
陈思琦憋嘴,说:“抱歉,我晚上跟政府那边的人约了一起吃晚饭,电影节的事情,有很多需要他们支持协调的。”
辛子杏点头:“行,没事,那我们回头再约。”
“你可以陪我一起去吗?”
陈思琦却问。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