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人小鬼大,小鬼当家(2/4)
“我怎么感觉这个节目会爆?”
陆严河说,“但是,前提是,你们可能从哪里征集这些故事?”
陈思琦:“子杏姐的团队已经开始通过他们的渠道去征集相关的故事了,当然,我们还会面向全国做公开征集,这本身也是《情书》宣传的一环。
但是,这个节目,我们打算在《情书》上映的两周之前再开始播,在《情书》上映之前,只播两集,两个暗恋故事,以免让观众产生疲劳,这些节奏,我们会做好把控,你不用担心。”
陆严河:“这个节目的想法……我可以想象到,只要找到的人和故事够好,这个节目会引发怎样的关注和讨论了。”
陈思琦笑。
“但是人还挺难找的,所以,我们也没有一个定数,一定要做多少期,找到几个故事,就做几期。
当事人形象要好看,要满足大家对年少暗恋那个人的美好回忆,要有遗憾、有比较特殊的、打动人的故事,我们争取能找到三个这样的故事吧。”
陈思琦说。
陆严河深吸一口气。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刚刚我还跟你说,我觉得《情书》的票房可能没办法高到哪去,但听你说了你这个宣传方式以后,我忽然觉得,电影票房,可能真的会爆。”
陈思琦:“灵河给我们支付了八位数的宣传费,我们怎么着也得拿出一点看家本事来。”
她脸上是得意的笑。
“而且,这个节目还能顺便再赚一笔版权费。”
陈思琦说,“这个节目,我们已经跟北极光视频和冰原视频初步沟通过了,节目会在这两个平台一起播。”
这样的节目,没有明星艺人,制作成本其实会非常低,反而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节目,需要再对节目本身做宣传。
陈思琦说:“你们拿了上千万的宣传费来找我们做电影宣传,我们又得再拿其中一大笔,去做节目宣传,但是,我们都觉得,这个节目跟电影宣传的方向适配度很高,值得做。”
陆严河:“我也觉得,我光是听你说这个节目的创意,我都觉得值得做。”
从来没有节目这么做过。
- 陆严河的行程忽然一下子就忙了起来。
一是《情书》的前期宣传素材准备—— 录访谈节目,拍摄杂志,跟陈碧舸和刚刚结束了高考的章若之合体录制各种宣传素材,等等。
二是影评人国际电影节的筹备—— 陆严河虽然不用做具体的工作,可很多重要人物的联系,都需要他亲自对接,包括之前说要来的荷西电影节主席。
三是《老友记》第二季的剧本和《鱿鱼游戏》第二季的剧本。
这两个剧本,陆严河前者写得顺利,只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人物和剧情其实都有非常清晰的原作,而后者……陆严河却不得不自己开始原创了,本来,陆严河真的很想放弃《鱿鱼游戏》第二季的,他有自知之明,他又不是一个真的天才编剧,不过是一个有着“金手指”
的穿越者,可是,Maxine和北极光视频都非常强烈地希望开发《鱿鱼游戏》第二季,陆严河自己也想尝试着,在前人的基础上,自己有没有能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写一个续集故事了。
…… 陆严河忙着这些事情的时候,陈梓妍这边也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消息。
之前拍摄《热带雨林》的时候,陆严河提出要跟黄峰签约。
黄峰的母亲黄凤莲提出,希望他们能够帮忙安排,让黄峰可以回中国读书,接受教育。
陈梓妍后面一直在忙这件事,研究政策,找人、找关系,跑前跑后,总算帮黄峰联系到了一所可以接收他的国际学校。
几番沟通下来,黄凤莲终于答应,让黄峰跟拾火签约,成为拾火的一名外籍客户。
黄凤莲带着黄峰来玉明,陈梓妍安排人忙前忙后的为他们找房子、租房子,大到各种材料的办理,小到洗漱用品的准备,等等,一应俱全。
没有办法,黄峰的情况特殊,陈梓妍也只能多操心一点。
卢庆珍都笑言:“签了一个小孩,你这忙前忙后,都快给他当妈了。”
陈梓妍说:“那有什么办法。”
“我倒是真的有点迫不及待想要看看《热带雨季》这部电影,看看这个小男孩的演技有多好了,值得你们这么大动干戈地把他签下来。”
卢庆珍笑言。
“晚上你没事的话,跟我们一起吃饭吧?”
陈梓妍说,“严河请他们母子俩吃饭,以后黄峰就是我们公司的艺人了,你也认识一下。”
卢庆珍点头,说好。
- 下午五点,陆严河的闹钟响起,他才如梦初醒一般,转了转脖子。
一下午他都坐在笔记本电脑前面敲字。
很痛苦。
写《老友记》第二季有多顺利,写《鱿鱼游戏》第二季就有多痛苦。
他也做了一个决定。
如果自己要开金手指,就必须一路开到底,像《鱿鱼游戏》这种只开了个开头、没有续集给他接着开的,他以后都不弄了。
陆严河起身去照了照镜子,给自己找了顶棒球帽戴上,又戴上墨镜。
大热天的,他不想戴口罩了。
邹东已经在楼下等他。
后座左边放着待会儿要送给黄峰的礼物。
这是邹东去帮他买的。
“东哥,这个应该不是什么限量版之类的吧?”
陆严河问。
这是一个书包,里面有各种黄峰后面会用到的文具。
因为邹东去的是“百星”
,陆严河代言的品牌,陆严河才多问了一句。
邹东:“他们一开始想要拿限量版给我,我给换掉了,你不是说了吗?
普通实用就好。”
陆严河点头:“他虽然读的是国际学校,但他是拾火的签约演员,也跟我一起演了电影,以国内媒体挖情报的速度,他学校的同学以及家长都会知道他的来历,所以,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
邹东点头。
陆严河问:“东哥,小玉是不是也要上初中了?”
邹东点头,说:“今年升初中。”
“上哪儿?”
“你的母校,十三中的初中部。”
邹东笑着说。
“喔——”
陆严河马上笑了,“我的小学弟啊。”
邹东说:“比较幸运,比录取分数线高了三分。”
看来邹玉参加的是十三中的招生考试。
能够通过招考进入十三中,成绩肯定是很好的。
陆严河笑着说:“这得好好庆祝一下吧?”
邹东脸上扬起笑意,说:“我跟他妈妈商量过了,后面会找个日子一起给他庆祝一下的。”
陆严河点头:“我这边在国内,不用你一直陪着,你不用顾虑我这边,偶尔请一两天假,可以协调过来的。”
邹东点头颔首,却没应声。
在这方面,他对自己的职业道德一直有很高的要求。
即使陆严河这么说了,不是真的非请假不可的原因,他是不会请假的。
尤其是在陆严河有工作的时候。
在这一点上,如果说汪彪是非常热爱这份工作,做得如鱼得水、甘之如饴,邹东则是对自己有着教条一般的职业要求,殊途同归,让陆严河从来不用在面对他们两个人的时候,思考所谓的“御下”
应该怎么做。
相反,正因为他们始终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了自己的职责,从不逾矩,反而让陆严河希望他们能够更进一步。
就像把汪彪从助理升职,开始做他的执行经纪人。
- 成功让黄峰来到国内读书,让黄凤莲对陆严河和陈梓妍两个人多了几分感激之色。
陈梓妍说过,黄凤莲跟很多已经移民很久的华裔不一样,她大概是因为小时候在中国生活过,所以,她自己一直有一个想要回国的想法。
只是因为家庭、婚姻、孩子和工作等等原因,这个想法,始终无法成行。
而有了孩子以后,她在当地最大的羁绊就成了孩子。
有了孩子,再想要从一个国家搬到另一个国家,要面对的、要处理的问题更多。
尤其是一个单亲妈妈。
陆严河虽然只跟黄凤莲简单地打过交道,跟她和黄峰更是只相处了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
但陆严河还挺欣赏黄凤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