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人与人(2/3)
从广告业务量就可以反推内容本身的受关注度。
“厉害了。”
陆严河点头。
陈思琦:“主要是我们跳起来的用户质量和广告转化率,远高于其他的平台用户,这一点在广告商的群体都是出了名的了。
感谢大家吧,愿意相信我们。”
陆严河:“时间这么紧张,这些天新增的广告投放都是经过筛选的吗?”
“当然了,十三家品牌全部都是已经做了很多年的知名品牌,之前也跟我们合作过的,没有一家新品牌能这么快在我们的渠道上架的。”
陈思琦说,“我们拒绝的广告投放始终比接受的更多,在质量把关这一点上,我们还是做得很到位的。”
“感觉现在广告收入已经成为跳起来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了。”
“确实也算,但最大头的还是内容收入。”
陈思琦说,“我们的杂志销售、电子版权收入以及各大渠道的会员订阅收入,其实也不少,包括版权运营收入——自从跳起来剧场宣布以后,我们代理运营的版权收入就迎来了很大的增长。”
陆严河问:“明天就是《少女奇遇记》的首播了吧?”
“是的。”
陈思琦点头,“从五月的第一个周日开始,每周播一部。”
陆严河问:“怎么也没有人让我转发宣传一下?”
“前期已经宣传了很多轮了,现在就是见真章的时候了,就不劳烦你了。”
陈思琦笑,“最关键的是,因为《少女奇遇记》其实跟你的关系不大,你没导没编剧也没参演,大家现在最怕的就是观众期待值过高,然后对这部戏感到失望。”
陆严河明白了陈思琦的意思,点点头。
事赶事的,全凑到了一块儿。
当然,也是好事。
彼此之间互相刷一刷热度,关注度都过来,成绩会更好。
- 第二天,《情书》的场刊分数出来了:3.
3分。
是到目前为止,主竞赛单元里面得分第二高的分数。
荷西电影节的场刊得分——是电影节官方邀请的电影媒体给电影打分之后,综合平均之下得出来的一个分数,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全世界各国媒体对这部电影的喜好程度。
而媒体分数,往往是跟观众趋同的那一个,对靠观众投票选出来得奖结果的荷西电影节来说,这个分数非常有参考意义。
几乎可以说,《情书》肯定是要拿奖了,就看最后拿什么奖了。
《情书》后面几天的放映,几乎一票难求。
可以说,《情书》的场刊分数一出来,各家公司的购买意愿空前高涨。
这个时候,绿谷电影公司的施密特·劳利忽然找过来,表示愿意以600万美元的价格拿下《情书》的北美发行权。
对于一部制作成本都不超过600万美元的电影来说,这个数字属实很有诚意了。
但与此同时,好几家美国电影公司都过来竞价了。
包括之前陆严河合作过的D19,也表示愿意出价500万美元来做《情书》在北美的发行。
根据万青青和宋姜那边得到的消息,大家虽然不太认为《情书》在北美能够获得很好的票房成绩,没法从院线票房把这笔发行费赚回来,但是,《情书》在家庭娱乐收入和流媒体版权收入上,会有非常好的表现。
D19也表示,如果陆严河愿意把《情书》的北美发行权给他们,那他们会同时再拿出七位数的公关经费,去为《情书》进行颁奖季的公关的。
《情书》在北美院线的票房,正常表现估计也就是两百万到三百万左右——这是一部国际四大电影节出身的非英语大火之作的票房平均表现。
陆严河他们自己也知道,指望《情书》在美国创下票房奇迹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如果《情书》在北美的颁奖季有好的表现的话,那票房就可以受到反哺。
“媒体确实都很喜欢《情书》,不过影评人们这一次的反应却没有媒体这边的好。”
徐天明说,“没有影评人们的支持,《情书》如果真的去冲击颁奖季,未必能有好的表现。
之前严河在《荣耀之路》的表现能够在北美颁奖季有一些提名的收获,就是因为影评人给力,让严河获得了一部分人的关注。”
陈梓妍也点头,“而且,《情书》本身的主题和文化背景,放在亚洲地区可能还能引起群体的情绪共鸣,在美国……我也不看好。”
万青青说:“在北美,《情书》这一类电影,一向是小众电影,影评人的反应不是特别热衷的话,确实很难引发特别大的关注。
在美国,媒体的好评率带给电影的转化实际上是没有影评人这个群体高的。”
之所以《情书》在影评人这个群体的反应没有那么高,就如陆严河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一样,它不够有深度。
它在情绪上做到了极致,但未必是影评人喜欢的那种风格。
用有的影评人的话来说,它虽然好看,但是太讨好观众了。
陆严河也想着昨天朱莉安娜的反应——她竟然认为《情书》是一部讲纯爱的电影。
确实还是存在理解上的隔阂。
他们选择《情书》这部电影的北美发行商,当然不是简单粗暴的“价高者得”
。
毕竟,这又不是买断。
《情书》这部电影在北美最后能够给灵河带来多少收益,还要看这家发行公司的发行能力,以及对《情书》的发行策略。
如果他们最后认为《情书》在北美颁奖季无法获得比较好的成绩,那D19提出的“北美颁奖季”
策略,就不足以成为打动他们的筹码。
- 刘毕戈和李治百、纪缈三个人准备出发前往首映礼的时候,龙岩影业的黄仲景和黄太闻枝贸也在他们身边。
闻枝贸笑着打趣刘毕戈:“如果这一次咱们《假死都不行》再抱一座大奖回去,我们给你开一个盛大的庆功会。”
刘毕戈笑了笑,点头。
李治百闻言,说:“黄太,你别光顾着给刘导开庆功会啊,你也给我开个,下次你再找我拍电影,我给你打个95折!”
他这是在故意耍混呢。
他很清楚,刘毕戈心里面其实已经有点抵触龙岩影业对他创作上的干预了。
开玩笑,刘毕戈要是再能拿座大奖,那还能让他们这么拿捏?
闻枝贸嗔怒地瞪了李治百一眼,“我什么时候亏待过你了。”
“那你还总是让我去演那个青春爱情片,我这一年来就没有见过比那个更狗血的剧情了。”
李治百直接吐槽。
闻枝贸无奈地说:“那可是前年销量最高的改编的剧本。”
“那要么是那个就写得狗血,要么是剧本改得烂,反正我不演。”
李治百直言不讳,“我要演了,得被人骂死。”
黄仲景笑了笑。
“你这小子的脾气,跟你爹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李治百下巴一抬,“可惜了,有我这样的脾气,却没有我这样的脸,估计追我妈老费劲儿了。”
黄仲景:“……”
闻枝贸:“你等着,看你爸知道你在背后这么编排他,他是什么反应?”
“他要是找我麻烦,我就告诉所有人你挑拨我跟我爸的父子关系。”
李治百才不怕黄仲景和闻枝贸。
他们两个人就算是影视行业的大佬,那别说他自己现在就是当红明星,他爸背后还能给他撑腰呢。
当初他跟周平安干成那个样子,周平安也一点阴招不敢出,还不是忌惮他的背景。
李治百对刘毕戈说:“刘导,要不你别待龙岩了,我让我爸给你开一家制作公司,专门服务你一个人,你就专门给我一个人拍戏。”
他故意说得这么猖狂,当然也是为了用最玩笑的话,给刘毕戈撑最没有实质损害的腰。
刘毕戈果然白了他一眼,说:“你自己玩去吧。”
嗯,刘毕戈不接他的话,看不上他的提议。
但是,李治百的话却是明白无误地当着黄仲景和闻枝贸的面讲清楚了一个事实:以刘毕戈现在的地位,以及他作为导演的能力,想要争夺刘毕戈的人多了去了。
站在李治百的角度,他确实不太明白,龙岩到底是在想什么,对刘毕戈这样一个可能一百个导演里也出不了一个的作者型导演,干涉得这么厉害。
当时在拍摄《假死都不行》的时候,现场是专门有一个龙岩派过来的监制在现场盯着所有的拍摄环节的。
不仅如此,甚至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光是李治百他知道的,就发生了好几次剪辑意见上的冲突。
刘毕戈对于电影想要呈现出来的样子,与龙岩他们想要的样子并不一样,双方爆发了好几次争吵。
而他们的争吵,也基本上都是基于商业上的考量。
龙岩希望《假死都不行》能够更商业一点,更喜剧一点,喜剧效果更鲜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