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 开机(3/4)

但这部剧仍然跟李治百之前主演的戏一样,面临着主要是女性观众的特点。

这是好事,但对李治百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戏路,让他自己的演员之路走得更远,有限制。

当然,不管怎么说,至少李治百又拿出了一部热播剧。

在第一集零贴片广告之后,第二集就直接空降六个贴片广告,四个在片头贴,两个在片中贴,力破之前黑子们的攻击。

而除了《瓦舍》在剧集市场的火爆,电影市场,纪缈主演的青春爱情话题之作《十年前的你和十年后的我》在前期热度很高的情况下,首周末只拿到2100万元的票房,与业内预估相去甚远,在次周工作日更是暴跌,日票房有200多万的成绩,预计最终票房难以过五千万,让人唏嘘不已。

相反,程石砚主演的动作喜剧《33天》稳定发挥,上映一周就拿下了5.

4亿的票房,预估最终票房仍然能够过10亿。

这也让业内对他明年春节要上映的《甲壳虫计划2》更有信心了。

程石砚的票房号召力仍然不减。

而除了这两部华语电影,其他的华语电影在六月份几乎没有多大的声量。

票房也大多表现平平,没有出现什么黑马。

相反,一部美国的动画片《流浪狗温迪》在国内零宣发的情况下,狂揽6亿票房,让人侧目。

这几部电影的表现,也影响着后面要上映的电影。

贾龙主演、陆严河编剧的电影《人在囧途》定档7月12日,周四上映。

郁江编剧、郎侠主演的电影《星星上的花》定档8月14日七夕节上映。

王重导演、陈碧舸和黄楷任主演、陆严河编剧的《胭脂扣》定档9月中秋档上映。

除此之外,还有好几部重量级电影都接连定档。

暑期档作为票房重仓档期,是国内除了春节档以外,票房最大的档期,而且,持续时间之长,是国内之最。

陆严河的《情书》剧组,就在这个即将揭开帷幕的暑期档,开始正儿八经地在江芝扎营了。

陆严河考完最后一门考试才去。

夏天已经来了。

陆严河从飞机上下来的时候,就感觉一股热浪迎面而来。

明明中间架了一座廊桥,但在开了冷气和机场和机舱之间,热浪仍然滚滚。

罗宇钟已经带着赵昱珩把剧组的拍摄计划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又把各个部门的工作方案都过了一遍,就是为了在陆严河来的时候,电影拍摄的准备工作基本框架已经搭好。

剧组一定要有罗宇钟这样的老牌导演坐镇,剧组的工作人员才不敢糊弄。

否则,别人看陆严河是新导演,未必不会生起糊弄之心。

这个时候,江芝已经进入到了一年之中最好看的时候。

阳光灿烂,整个城市都被笼罩在金色的阳光或者是绿色的树荫里,仿佛动画片里常见的那种小城夏天,在酷暑时分,举着一根冰棒,躺在开着风扇或者冷气的凉席上,慢悠悠地乘凉。

《情书》来江芝拍摄的消息,已经被很多人都知道了。

毕竟,陆严河没有来的这些天,《情书》剧组已经来了好几拨人,踩点的踩点,搭景的搭景,动静颇大,想不被人知道也不可能。

夏天要拍摄的场景并不算多。

也正好让陆严河可以熟悉情况。

夏天的戏,基本上都是年轻时候的戏份,陈碧舸都不用出现。

可是,陆严河没想到,陈碧舸竟然还是来了。

她说,反正她也没有接别的戏,现在暂时没有别的工作,可以过来看看,顺便也是来看一看,演自己高中时候的女孩子是谁。

“还有,你都官宣了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是我,要是我不出现在江芝的话,你就不怕那些媒体记者做一些不好的猜测?”

陈碧舸笑着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那位神秘女主角可能就只能曝光了。”

陆严河没想到,陈碧舸会考虑这么多。

因为这部戏而汇聚到江芝的人,是一点不少。

连带着好些粉丝为了看自己喜欢的明星一眼,也都来了。

《情书》剧组在江芝是直接包了两个客栈,用来给剧组住。

陆严河他们也没有催。

他们准备先拍其他戏份,包括一些空镜。

因为陆严河是第一次做导演,他也是真的不懂自己该怎么做。

之前也没有太仔细地观察过,一个导演在一部戏里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事情。

给演员讲戏肯定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幸好,他们预留了充足的时间,可以跟各个部门的人坐在一起开会讨论拍摄方案,讨论分镜,进行试拍。

而试拍的片段,全是由陆严河自己来试演。

其中,对这部电影来说,最关键的几场戏,几乎都发生在图书馆。

这部戏就放在章若之所就读的江芝高中进行拍摄。

有何云澜协调,又有自己学校的学生参演,学校也答应得很爽快。

幸好,高中的图书馆一般而言,都没有太使用——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基本上也很少有学生会去图书馆了。

他在图书馆的二楼找到了一个非常适合的屋子,用来拍摄《情书》里怀井树两个人在图书馆的片段。

陆严河就站在窗户前面,让摄影师给他试拍了一段。

刘毕戈也在。

摄影师拍了一条以后,陆严河还没有看,刘毕戈就先说不行了。

“你这镜头太偶像剧了。”

刘毕戈自己接掌了摄影机,亲自掌镜。

因为只是试拍,所以,没有铺摄影机移动的轨道,也没有做任何打光上的设计。

但是刘毕戈却直接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构设出了一段运镜。

从书架后面去拍缝隙里透露出来的那个身影,模拟一个人的视角,有些微的移动、试探,甚至藏着几分小心翼翼的羞怯,然后,再慢慢地将镜头推出去。

刘毕戈就把摄影机扛在自己的肩膀上。

他慢慢地从书架后面走出来,走到陆严河的正面,迎着窗外洒进来的阳光。

陆严河的身形蒙着一层光翳。

“镜头一定不能太平铺直述,要有它本身的语言。”

刘毕戈对摄影师说,“尤其是《情书》这部电影,你得想想看,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一幕又拍的是什么。

不是只有导演和演员需要看剧本,就算是干技术活儿的也一样要琢磨剧本,吃透了一场戏要拍成什么样子,你手里的技术一样能说话的,别干行活儿。”

摄影师很年轻,叫武周,是之前刘毕戈拍摄《暮春》的时候,摄影团队里的一员。

这一次,武周也是被刘毕戈亲自带过来的摄影团队之一。

陆严河跟他们一起看了一下回放。

没有做后期,也没有改光,刘毕戈拍摄的这一段,只有大约二十秒左右,但是,就如他所说的那样,都不用任何的台词和旁白,就能从这样一个运镜视角的变化,呈现出这个镜头要表现出的情绪。

暗恋的、小心翼翼地、偷偷观察的情绪。

刘毕戈又对陆严河说:“我的判断应该没错吧?

你是不是想要这样的拍摄效果。”

校长专门请教工食堂给他们做了一顿饭,表示对他们的欢迎。

“哎呀,特别欢迎你来我们这里拍戏。”

校长看到陆严河,眼睛都在发光,“真希望今年我们学校高三的学生里,能有孩子成为你的学弟学妹。”

陆严河:“一定会有的。”

他对校长说。

校长:“唉,我们学校的师资力量没有其他地方强,孩子们也难啊,希望你们来我们这里拍摄这部电影,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好运气。”

陆严河哭笑不得。

吃过午饭,陆严河要上洗手间,但是洗手间全满,他只好到附近去找其他的洗手间。

走廊拐角处,有两个男人站在那儿抽烟,没注意到陆严河从后面过来了。

“陆严河做导演,拍个戏,刘毕戈给他做摄影师,罗宇钟帮他做部门管理,陈碧舸来给他做主演,呵呵,也是没谁了。”

“怎么了?”

“我就是觉得,这个世界有时候真的挺不公平的。”

“不公平?”

“每个人的起点都不一样,我们想要做导演,从场务开始干起,辛辛苦苦地干了十几年,看不到任何机会,但是陆严河这样的明星想要做导演,所有人都在帮他。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