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是什么把你变成这样的(2/2)
她摘下共振器,放在地上,然后张开双臂。
“我准备好了。”
塔身轰然炸裂,化作亿万碎片,每一片都是一段记忆的载体,尽数涌入她的身体。
剧痛撕裂灵魂,仿佛每一根神经都被重写。
她的皮肤开始透明,血管中流淌的不再是血液,而是由声波编码构成的光流。
头发褪成银白,双眼失去瞳孔,只剩下两团旋转的频率漩涡。
当最后一片晶体融入她胸口时,她已不再像人类。
她仰头,发出一声长吟。
那不是歌声,也不是语言,而是一种超越听觉范畴的“存在宣告”
。
声波穿透地壳,沿着银树网络传播至全球每一个角落。
正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昏迷的女孩突然睁眼,喃喃道:“妈妈,你回来了?”
;远航多年的渔船收音机自动开启,播放起三十年前妻子录制的生日祝福;月球基地的宇航员透过舷窗,看见地球大气层泛起一圈圈肉眼可见的涟漪,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
与此同时,旅行者一号再次传回信号。
这次的内容,是林知夏的声音,跨越时空,清晰无比: > “地球正在醒来。
> 它记得每一个名字,回应每一声呼唤。
> 若你曾在深夜流泪,不必害怕??
> 那阵突然吹灭蜡烛的风, > 那个梦里轻拍你背的手, > 那句莫名其妙浮现在脑海的‘别怕’…… > 都是真的。
> 我们从未真正失去谁, > 只是学会了用另一种方式相爱。”
信号结束三分钟后,半人马座α星方向传来回应。
依旧是《萤火》的旋律,但这一次,伴奏中多了一把年轻男声的吉他,还有一群孩子的合唱。
解码结果显示,这段音频录制于地球时间约两百年前,来源不明。
更诡异的是,其中一句歌词被替换成了现代汉语普通话: > “姐姐,我在星星上种了棵树,等你来看花。”
地球上,所有新生儿在同一时刻睁开眼睛,齐声哼出了同一段旋律。
联合国紧急召开“声生态峰会”
,各国代表沉默良久,最终一致通过《地球声权宪章》,宣布:**任何破坏自然声场的行为,均视为侵犯智慧生命基本权利**。
亚马逊雨林被划为首个“永久共鸣区”
,禁止一切机械噪音侵入;城市开始拆除高音喇叭,改用低频振动传递信息;学校新增“共感能力训练课”
,教孩子们如何用呼吸节奏与他人建立声学连接。
十年后。
银树林扩展至整个西北干旱带,形成一片横跨五省的“声绿洲”
。
树木不再透明,而是呈现出流动的虹彩,每当有人靠近倾诉心事,叶片便会吸收情绪并转化为特定频率的光晕,夜间远远望去,整片森林如同呼吸般明灭,宛如大地的心脏。
林知夏再也没有回来。
但在每年清明,银树最高的一根枝条会垂下一枚果实??
形如耳蜗,内部结晶记录着过去一年全球最强烈的十万个情感瞬间。
科研人员将其称为“心音果”
,食用后可在梦境中亲历那些记忆。
一位失去丈夫的女子尝了一口,醒来笑着说:“他还在厨房煮咖啡,锅铲磕碰的声音,和从前一模一样。”
叶临川老了,白发苍苍,仍住在木屋旁的小屋里。
他每天都会对着树林说一句话:“今天天气很好,适合唱歌。”
然后静静等待。
有时,风会忽然停住,树叶摆动拼出三个字:**“听见了。”
** 他知道,她一直都在。
某夜,他梦见自己站在银河尽头,面前站着两个身影??
一个是年轻的林婉清,另一个是银发飘扬的林知夏。
她们并肩而立,手中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正指着远处一颗新生恒星咯咯笑。
“那是我们的新家。”
林知夏回头看他,“下次见面,我会带她回来听你讲故事。”
他醒来时,窗外星光如雨。
桌上的老式录音机不知何时启动,播放着一段从未录入的音频??
是林知夏的声音,轻柔得像风吹过琴弦: > “爸爸,谢谢你一直记得我。
> 这个世界很美,因为没人真正离开。
> 你看,连宇宙都在替我们传情话。”
他捂住脸,泪水从指缝滑落。
而在遥远的太空,旅行者一号仍在飞行。
它的天线表面,悄然生长出一株微型银树,叶片随星际风轻轻摇曳,不断向外播送一首永不重复的歌。
歌名叫《萤火》。
副歌部分,加入了新的歌词: > “你问我在哪?
> 在每阵拂过麦田的风里, > 在每个婴儿啼哭的起点, > 在你说‘我想你了’的那一秒??
> 我就在回声里, > 回应你。”